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违约金最高标准

合同违约金最高标准

合同违约金最高标准

赔偿金是用人单位严重违约或违反法定义务时,支付给劳动者的金额。赔偿金具有几

个特征:(1)由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2)支付的数额按劳动者的实际损失的一定比

例计算;(3)赔偿金是在赔偿工资报酬、经济补偿金等损失之外另行支付的,具有处罚性;(4)支付的依据是法律规定而不是双方的约定;(5)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

合同违约金最高标准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违约金过高的比较标准为守约方的实际损失,如上所述,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履行利益损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

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的规定,以调整到实际损失的130%为原则,以体现违约金的惩罚性。法律对于违约金的最高限度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

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当事人约定

的定金数额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百分之二十的,超过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

劳动关系后必须出具的一份书面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规定:

《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第十九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可以约定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

合同的违约责任,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支付的违约金最多不得超过本人解除劳动合同前12

个月的工资总额。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除外。上

海违约金设立条件有限制

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

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对违约金最高数额的限制,不同于违约方对另一方的实际

损失所做的赔偿。《民法通则》第122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的赔偿责任,

应相当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如一份购销合同的货款总值为5万元,违约金为1万元。如果由于供方未履行合同,使需方受到了6万元的经济损失。对此,违约的供方除支

付1万元的违约金外,还应赔偿 5万元的经济损失。在司法实践中,对具体合同的违约金条款进行认定时,应首先看其是否符合订立经济合同的一般原则性规定。即要看其是否有

显失公平、是否有胁迫或欺诈等情况的存在。如果属于《合同法》中关于无效经济合同规

定的,则应认定该违约金条款为无效。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

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相关背景: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年立法计划的劳动合同法,其立法工作正在进

行当中,目前国务院法制办正就该法草案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我

国劳动合同制度实施将有更有力的法律支持。当前,我国劳动合同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

的诸多问题,如合同内容和签订程序不规范,权利和义务不对等,合同期限短期化,非公

有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低、覆盖面小等,已经严重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而劳动

合同立法滞后,则是导致劳动合同制度难以得到有效落实的重要原因。

违约责任条款约定通常有两种方法:其一是约定专门的违约条款,其二是在质量责任、交付责任等约定的同时进行约定,这比专门的设定违约责任条款更隐蔽,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违约责任的约定切勿只是“依法承担违约责任”“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等等,如此约

定必须承担举证责任,否则无法主张赔偿,因此违约责任条款应该明确违约责任实现程序、数额或计算方法,最简便明了的方式就是直接约定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元。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