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总结表格
篇一:企业所得税汇总备案表
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企业总分支机构信息备案表
使用说明
1.本表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XX年第57号)设置。
2.本表适用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办理信息备案或变更备案时使用。
3.总分机构类型:分类标准为总机构、分支机构、分总机构(注:在分支机构之下再设分支机构)。
4.分支机构层级:分类标准为二级、二级以下。
5.企业所得税预缴方式:备案机构为总机构的填写,分类标准为按实预缴、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月平均额预缴、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季平均额预缴。
6.就地分摊缴纳类型:二级分支机构填写,分类标准为就地预缴分支机构、不就地预缴分支机构。
7.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原因: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的2级分支机构填写。
分类标准为:(1)不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且在当地不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的产品售后服务、内部研发、仓储等汇总纳税企业内部辅助性的二级分支机构,不就地分摊缴
纳企业所得税;
(2)上年度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的,其二级分支机构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3)新设立的二级分支机构,设立当年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4)当年撤销的二级分支机构,自办理注销税务登记之日所属企业所得税预缴期间起,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8.各栏目填写规则:
(1)所有备案纳税人,均需填写“备案机构信息”;
(2)备案机构为总机构的,均需填写“下级分支机构信息”;
(3)备案机构为分支机构的,均需填写“总机构信息”,二级以下分支机构还需填写“上一级机构信息”;
(4)备案机构为分总机构的,均需填写“总机构信息”、“下级分支机构信息”,二级以下分支机构还需填写“上一级机构信息”。
9.纳税人除首次年度备案外,可只填写备案机构信息与需变更的信息,但应当在纳税人签章栏空白处做出简要说明。
篇二:企业所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归纳表
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归纳表:
企业不征税收入的相关知识点总结如下:
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归纳表:
篇三:企业所得税台帐模板
纳税人名称:企业所得税税前弥补亏损台账
填表说明:
1、本表“本年”填列20XX数据,第一年到第五年分别填20XX、20XX、20XX、20XX、20XX年数据 1、本表第1—11列取自《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四《弥补亏损明细表》;
2、第1—11列数据可直接复制自汇算清缴汇总软件纳税人申报信息;
3、第12列填写因税务稽查、日常检查、纳税审核、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等原因对纳税人以前年度亏损数据的调整情况;
4、第13列填写12列数据的调整依据,即文件号或者文书字轨号等。
注: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八条: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税前扣除管理台帐
2、第1行第9列:填写20XX年度及以前年度按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广告费、结转至20XX年度的金额。
3、第5列-第4列≥0,则第5列-第4列=第6列,反之,
则第6列填0。
4、第6列+第7列-第8列=第9列
5、如果第4列≥第5列,则第10列=第5列+第8列,如果第4列<第5列,则第10列=第4列
6、第2列取自对应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附表八第4行。
7、第4列取自对应年度的企为所得税年度申报表附表八第6行。
8、第5列取自对应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附表八第3行。
9、第7列取自对应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附表八第9行。
10、第8行取自对应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附表八第10行。
注: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企业在20XX年以前按照原政策规定已发生但尚未扣除的广告费,20XX年实行新税法后,其尚未扣除的余额,加上当年度新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后,按照新税法规定的比例计算扣除。
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管理台帐
2、第2列:填报纳税人20XX年底职工教育经费计提金额,为税收口径。
本年的第2列等于上年的第13列。
取自《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结转余额明细表》第2列。
3、第3列=第7-8-10列。
当年度第3列金额等于上年
度第12列金额。
4、第4列取自对应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附表三第22行第2列。
5、第6列=第4列*第5列。
6、第7列:取自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三第24行第1列。
6、第8列:取自《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结转余额明细表》第7列。
7、第9列=第10+11列。
8、第10列:取自《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结转余额明细表》第8列。
9、第11列:根据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第24行第4列分析填写。
10、第12列=第7-8-10列。
11、第13列=第2列-第8列。
注: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对于在20XX年以前已经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余额,20XX年及以后新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先从余额中冲减。
仍有余额的,留在以后年度继续使用。
职工福利费余额管理台账
纳税人名称:单位:元
2、第8列=第2列-第7列。
3、本年度第2列=上年度第8列
4、第3列取自对应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附表三
第22行第2列。
5、第5列=第3列*第4列。
注:职工福利费的余额认定及税务处理:企业在以前年度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增的应付福利费,由企业提供证明材料,可减少企业累计职工福利费余额。
企业20XX年以前按照规定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20XX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首先冲减上述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按新税法规定扣除;仍有余额的,继续留在以后年度使用。
企业20XX年以前节余的职工福利费,已在税前扣除,属于职工权益,如果改变用途的,应调整增加企业应纳税所得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