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方案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方案及防治措施

某某市绕城高速项目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活动方案暨治理项目和防治措施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活动方案前言为适应区交通运输事业大发展新形势,促进公路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强化市绕城高速项目(以下简称为:项目)质量管理,细化施工过程控制,推广成熟的施工工艺和先进工法,实行科学的管理和标准化的作业,着力解决质量通病问题,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根据《关于印发公路基本建设项目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交质监〔2009〕13号),结合市绕城高速项目工程实际,指挥部与总监办联合决定自2014年6月起开展质量通病治理工作,并制定本工作活动方案。

某某市绕城高速项目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活动方案为了确保项目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工程建设质量稳步提高,治理影响工程耐久性和结构安全性的质量问题或隐患。

一、工作目的通过开展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活动,进一步提高某某某项目各从业单位质量意识,进一步营造强化质量管理的氛围,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逐步消除常见的质量问题,提高工程耐久性,促进本项目工程质量整体水平,达到示范、精品工程。

二、工作目标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组织的工程质量检查及公路质监部门组织的半年和年度质量检查中,关键指标合格率达到100%,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达到85%以上,钢筋加工与安装检测合格率达到85%以上,其它指标检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主要原材料质量合格率达100%;工程交验一次合格率达100%;交工验收质量目标为合格(质量综合评定得分≧92分);竣工验收质量目标为优良工程。

三、组织机构为切实推动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指挥部和总监办联合成立项目质量通病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总监办副总监办公室,主任由副总监兼任,负责治理工作的组织管理。

三、治理重点1、钢筋加工安装主筋、箍筋间距合格率低,钢筋焊接质量不高。

2、混凝土模板制作和安装质量差,振捣和养护不规范,混凝土施工缝处理不规范。

桥涵混凝土表面裂缝超限,保护层厚度偏差大,蜂窝麻面及露筋,预埋件位置偏差大,外观粗糙。

3、沥青和水稳拌和设备老化,运转不正常,混合料油石比、水泥剂量、级配和含水量波动较大,拌和能力与摊铺能力不配套,摊铺不能连续作业。

路面各结构层层间控制不严格,透层油施工方法不当。

4、沥青混凝土路面泛油、车辙、横向开裂。

四、治理项目㈠、路基工程1、填挖结合部台阶设置不规范2、填料超粒径3、松铺厚度超标准4、挡墙墙面错台5、台背回填不规范㈡、桥涵工程1、钢筋加工及安装⑴钢筋受污染、浮锈严重⑵钢筋焊接质量差⑶钢筋间距合格率偏低⑷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偏低2、混凝土成品⑴混凝土成品表面出现裂缝、裂纹⑵混凝土成品施工缝明显⑶混凝土成品蜂窝、麻面⑷混凝土成品表面色泽差⑸墩柱竖直度差、轴线偏位3、桥梁上部构造⑴预应力波纹管定位不准确⑵负弯矩张拉槽位端面倾斜,周围混凝土不密实⑶梁顶板构造深度不足⑷梁体中横梁连接钢板或预留钢筋焊接质量差⑸橡胶支座与垫石或梁板底面不密贴⑹预留伸缩缝尺寸宽窄不均匀、不符合设计要求4、桥面系⑴护栏线型不顺直⑵护栏混凝土外观质量差㈢、路面工程质量通病1、水稳(底)基层⑴水稳混合料离析⑵水稳混合料含水量波动大⑶水稳混合料施工缝处平整度差2、沥青面层⑴封、粘层油撒布不均匀,层间结合差㈣、隧道工程质量通病1、开挖⑴超欠挖2、初期支护⑴喷射混凝土背后空洞⑵喷射混凝土平整度差3、防排水⑴墙脚纵向管堵塞、破损,排水不畅⑵防水板破损4、二次衬砌⑴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不严格⑵混凝土外观质量差五、治理工作阶段从2014年6月10日至2015年9月30日分三个阶段进行。

㈠、准备阶段(2014年6月10日~6月30日)各标段项目经理部应结合其工程特点和施工工艺、工法,根据本工作方案所制定的防治措施,查找质量通病的原因,制定可操作、针对性地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措施。

㈡、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7月1日~2015年9月30日)1、指挥部、总监办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检查和对驻地办、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检查,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水平。

2、指挥部、总监办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组织设计代表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设计问题,提出治理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

3、驻地办加强事前预控管理,提高预控能力,创新监控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加大施工过程原材料质量、各分项工程各工序的监理工作力度,做到重点盯防、严格旁站、及时检查、及时检测、准确签认。

4、各合同段树立质量第一、质量就是信誉、质量就是生命的大质量观,应以提高工程质量为重点,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对各个施工环节严格把关,采取管理、技术、工艺各方面措施,进行工程质量综合治理。

从原材料和细部入手,实施分项质量指标控制,严格按有关标准和规程,规范各班组及每个作业人员的质量行为,实现精细化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创新管理手段,努力开创适应于项目属地建设环境的新技术新工艺,使质量通病得到有效治理,质量水平有明显提高。

对质量通病的治理过程做好记录,组织做好技术交底、现场协调、现场检查、现场观摩、专题研讨、专题小结等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5年10月1日~10月31月)1、各驻地办、合同段于2015年10月25日前提交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总结。

2、总监办编制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总结。

六、治理工作管理质量通病治理是一项常态化工作,各驻地办、各标段项目经理部须成立治理领导小组,明确各治理项目分管责任人、治理成效。

㈠治理总结各驻地办、各标段项目经理部自2014年7月起,每月28日上报当月质量通病治理情况(阶段性)报告。

报告包括:封面、目录、正文、附件,封面加盖公章。

封面形式:《质量通病治理月总结报告》内容包括:1、本月施工主要分项工程名称2、本月质量通病治理项目3、治理活动主要做法(组织、制度、措施、奖罚)4、治理成效(附:检测数据、照片)5、下月施工及治理工作安排㈡检查考评自2014年7月起,施工期间每月指挥部、总监办联合组织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检查项目、频率等内容根据工程实际进度,针对性的组织进行,每次检查另行文下发。

㈢奖罚每次专项检查后均进行结果通报,并予以奖罚。

奖罚办法(暂定)如下:1、每月度考核评比第一名、最后一名施工单位,全线通报并分别奖励、处罚十万元;相应监理单位奖励、处罚一万元。

2、连续两次排名第一、最后一名的施工单位,另行追加奖励、处罚贰拾万元;相应监理单位奖励、处罚贰万元。

3、单项指标合格率低于工作目标要求的,每一百分点处罚施工单位伍仟元、处罚监理单位伍佰元。

工程质量通病治理项目和防治措施工程质量通病治理项目一、路基工程㈠填挖结合部台阶设置不规范㈡填料超粒径㈢松铺厚度超标准㈣挡墙墙面错台㈤台背回填不规范二、桥涵工程㈠钢筋加工及安装1、钢筋受污染、浮锈严重2、钢筋焊接质量差3、钢筋间距合格率偏低4、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偏低㈡混凝土成品1、混凝土成品表面出现裂缝、裂纹2、混凝土成品施工缝明显3、混凝土成品蜂窝、麻面4、混凝土成品表面色泽差5、墩柱竖直度差、轴线偏位㈢桥梁上部构造1、预应力波纹管定位不准确2、负弯矩张拉槽位端面倾斜,周围混凝土不密实3、梁顶板构造深度不足4、梁体中横梁连接钢板或预留钢筋焊接质量差5、橡胶支座与垫石或梁板底面不密贴6、预留伸缩缝尺寸宽窄不均匀、不符合设计要求㈣桥面系1、护栏线型不顺直2、护栏混凝土外观质量差三、路面工程㈠水稳(底)基层1、水稳混合料离析2、水稳混合料含水量波动大3、水稳混合料施工缝处平整度差㈡沥青面层1、封、粘层油撒布不均匀,层间结合差四、隧道工程㈠开挖1、超欠挖㈡初期支护1、喷射混凝土背后空洞2、喷射混凝土平整度差㈢防排水1、墙脚纵向管堵塞、破损,排水不畅2、防水板破损㈣二次衬砌1、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不严格2、混凝土外观质量差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目录一、路基工程㈠填挖结合部台阶设置不规范防治措施㈡填料超粒径防治措施㈢松铺厚度超标准防治措施㈣挡墙墙面错台防治措施㈤台背回填不规范防治措施二、桥涵工程㈠钢筋加工及安装1、钢筋受污染、浮锈严重防治措施2、钢筋焊接质量差防治措施3、钢筋间距合格率偏低防治措施4、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偏低防治措施㈡混凝土成品1、混凝土成品表面出现裂缝、裂纹防治措施2、混凝土成品施工缝明显防治措施3、混凝土成品蜂窝、麻面防治措施5、混凝土成品表面色泽差防治措施5、墩柱竖直度差、轴线偏位防治措施㈢桥梁上部构造1、预应力波纹管定位不准确防治措施2、负弯矩张拉槽位端面倾斜,周围混凝土不密实防治措施3、梁顶板构造深度不足防治措施5、梁体中横梁连接钢板或预留钢筋焊接质量差防治措施5、橡胶支座与垫石或梁板底面不密贴防治措施6、预留伸缩缝尺寸宽窄不均匀、不符合设计要求防治措施㈣桥面系2、护栏线型不顺直防治措施2、护栏混凝土外观质量差防治措施三、路面工程㈠水稳(底)基层1、水稳混合料离析防治措施2、水稳混合料含水量波动大防治措施3、水稳混合料施工缝处平整度差防治措施㈡沥青面层2、封、粘层油撒布不均匀,层间结合差防治措施四、隧道工程㈠开挖1、超欠挖防治措施㈡初期支护1、喷射混凝土背后空洞防治措施2、喷射混凝土平整度差防治措施㈢防排水1、墙脚纵向管堵塞、破损,排水不畅防治措施2、防水板破损防治措施㈣二次衬砌1、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不严格防治措施2、混凝土外观质量差防治措施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路基工程㈠填挖结合部台阶设置不规范防治措施1、纵向填挖交界和横向半填半挖地面横坡陡于1:5时在路基填筑前开挖台阶,台阶宽2m,设向内倾2~4%的横坡;当地面横坡陡于1:1时,按宽2m高2m的台阶施工,内设2~4%的横坡。

2、改扩建路基拼接:土质台阶开挖宽度1.2m、高度0.8m;高填方路段一个台阶开挖宽度不超过1.5m;砂砾新旧路基结合部,每填筑一层,用推土机沿路基纵向按分层填筑厚度的2倍宽度向旧路基内侧推进搭接。

3、台阶开挖至密实的原状土层,保证纵向台阶与行车道方向平行。

对台口部位的松散土层、孤石等非适用材料进行清除,并修整达到齐平。

4、台阶开挖后,用压路机碾压完毕后,边角部分用小型压实机具压实。

㈡填料超粒径防治措施1、天然戈壁料选择级配良好、大粒径少的料源,不使用超粒径严重的填料。

在取料时,按路堤和路床不同填料级配范围定制钢筛网对填料进行过筛处理,再运至现场填筑路基。

2、填石或土石路堤填料粒径不大于500mm,超大石块用凿岩机破碎后利用,当石块级配较差,间隙较大时,在每层表面空隙里嵌入石渣、石屑,再以压路机反复碾压。

㈢松铺厚度超标准防治措施1、根据运料车每车方量及松铺厚度,在填筑作业面打灰格上土,确定每车土的缷车位置及每个网格的缷土方量。

2、运土车采用同型号运输车辆,专人指挥,按指定的路线运送。

3、料堆打用推土机或装载机大致摊开后,用平地机精细整平,平整度控在5cm以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