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民俗博物馆院系:历史文化学院班级:11级旅游管理日期:2011年11月5日小组:105宿舍组员:黄烁()张贝贝()黑彩霞()吴玉洁()张梦露()张传彬()洛阳民俗博物馆洛阳民俗博物馆:是中国专题性博物馆。
位于洛阳市新街南端。
原为潞泽会馆,因祀关羽又名关帝庙,为清乾隆九年(1744)所建。
现有舞楼、钟鼓楼、穿房、廊房、正殿、后殿、配殿等,是一组结构严谨、风格独特的古建筑群。
1981年建为豫西博物馆,1987年改为洛阳民俗博物馆,次年对外开放。
简介洛阳民俗博物馆:是一座以弘扬河洛文化、展示民俗风情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该馆是在古建筑群潞泽会馆的基础上组建成的。
潞泽会馆始建于清代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系山西潞安府(今长治)、泽州府(今晋城)两地商人集资所建,主要用于同乡商人传递信息和物资集散,是晋商文化的产物。
整个古代建筑群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占地面积15750平方米,是中原地区保存完整、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之一,在建筑设计和营造法式上集清代河南地方建筑技术之大成,是中原地区清代地方古代建筑杰出的典范,其建筑装饰艺术十分考究,木雕和石雕作品非常精美,堪称中原地区雕刻艺术宝库中一束光彩夺目的奇葩。
1986年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该古建筑作为重点项目正在积极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河洛民俗文化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主要的旅游资源,洛阳民俗博物馆正是展示民俗风情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
该馆除有刺绣厅、婚俗厅、寿俗厅、民间工艺厅、匾额厅等基本陈列外,还有皮影表演、婚俗表演、民俗服饰表演等演示活动,这些陈列和活动,不仅具有浓郁的中原地方特色,还处处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气息。
特别是一年一度在这里成功举办的洛阳民俗文化庙会,为弘扬河洛文化、展示民俗风情、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受中外游客青睐。
近年来,随着民俗风情游在国内外旅游市场日益火爆和洛阳市旅游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洛阳民俗博物馆的外部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景点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有了明显提高。
目前,洛阳民俗博物馆已成为古都洛阳一个新的旅游亮点,希望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展厅介绍洛阳民俗博物馆分别是民间工艺厅、婚俗厅、寿俗厅、生活用具厅、农具厅、契约文书厅。
民间工艺厅内,不同形状、不同花色的云肩、霞帔、荷包、扇袋、绣衣、年画、剪纸、皮影、社火、唐三彩、面塑、木雕等艺术品种繁多,工艺精巧。
服饰从银光闪闪的凤冠、造型别致的狗头帽,到绣工讲究的三寸绣鞋、虎视眈眈的虎头鞋,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主衣到配饰,从雍荣华贵的宫廷用品到民间村姑渔翁遮风避体的土布衣,无所不有,令人眼界大开。
这些绣品不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像常见的石榴多子多福、鱼戏莲喻连年有余等借物寓意的图案,在这些艺术品中比比皆是。
另外,人们把翩翩起舞的蝙蝠绣在衣服上,寄托福多天降的心愿;把形象高大魁梧的大象和花瓶绣在一起,反映春和景明、安定祥和的太平景象。
豫西的剪纸风俗非常盛行,洛阳民俗博物馆内汇集了众多巧手的得意之作。
其中有人物,有动物,有植物,有花卉。
有的结构简单,有的复杂多变,有的精巧细腻,有的粗犷豪放。
黑色、黄色、白色、红色的剪纸作品,把展厅的一角装饰得美丽大方。
灵宝是豫西有名的皮影之乡,当地人爱演皮影,爱看皮影,成为民间节目中一种固定的娱乐活动。
洛阳民俗博物馆将这一艺术形式移进馆内,不仅在玻璃柜内展出了大量用驴皮、羊皮制作的皮影道具,还在民间工艺厅的一角搭起一个豪华的亮窗。
游客们在此观赏皮影作品的同时,还可以看到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实地皮影表演。
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自已亲手拿起道具,在亮窗上演出自己的节目。
这些有声有形有动感的活剧,给游客增加了无穷的乐趣。
婚俗厅陈列的是清代人结婚的场面和洞房陈设。
含羞的新娘、憨厚的新郎和笑容满面的傧相、顽童,重现了一个庞大隆重的拜堂场面。
洞房内古色古香,鸳鸯缎被、刺绣香枕光彩夺目,加上一侧手执各种乐器的民间乐师,那种欢天喜地的娶亲场景又重现在游客的前面。
寿俗厅是一个复原后的寿堂。
寿帐、寿屏、寿星、寿桃,装饰古朴,庄严肃穆。
老寿星寿眉高扬,笑口常开。
贺礼者彬彬有礼,叩头祝福。
众亲友欢聚一团,愿老人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的气氛溢满寿堂。
洛阳民俗博物馆不仅用实物再现了豫西的风俗,而且还举办多种民俗活动,以此来丰富博物馆的内容,吸引四方来客。
馆内藏品该馆藏品共1897件。
一级品4件,其中明代三世佛,夹纻贴金工艺,高3.5米,造型优美,工艺考究;清代木塔,金丝楠木,高6米,八面三级重檐。
刺绣厅主要陈列清末民初的云肩、霞披、罗裙、香袋、腰包、服饰、礼品等各类刺绣品;民间艺术厅陈列有木雕、竹雕、羽毛、镶嵌、皮影、面塑、剪纸、年画等,其中传统戏剧故事木雕数量达120件,皮影数量达213件;婚俗厅为清末洛阳中等家庭婚俗场面复原陈列,分唢呐乐队、拜堂、洞房三部分,彩塑人物23个;寿俗厅有寿屏、贺帐、寿礼、寿俗家具等,其中寿屏为乾隆年间制作,高3.34米,宽7米。
旅游指南景区类别及获得的荣誉: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定期或准备举办的活动:每年4月上旬至4乐20日,河南洛阳牡丹花会期间,举办洛阳民俗文化庙会。
自驾游线路:线路1:郑州69km 巩义60km线路2:西安132km 华阴98km 灵宝116km三门峡139km线路3:济南434km 郑州69km 巩义60km门票:旺季:20 元淡季:15 元开放时间:夏上午8:30:—12:00 下午13:00—17:30冬上午8:30—12:00 下午13:00—17:00景区定期或准备举办的活动:每年4月上旬至4月20日,河南洛阳牡丹花会期间,举办洛阳民俗文化庙会。
详细地址:洛阳市河区新街433号风味小吃:洛阳水席、浆面条、阎家羊肉汤、张家馄饨、尚记牛肉汤、潘金和烧鸡、不翻汤、张记烧鸡、新安烫面饺、胡辣汤。
当地有名的风味小吃店:真不同饭店土特产:河洛奇石、唐三彩、青铜器、洛绣、洛阳宫灯、潞泽古玩城,洛阳老城明清一条街。
匾额近年来,洛阳民俗博物馆一直致力于古代匾额的征集,先后从我省及山西、湖北等地征集回古匾1370余块。
为保护和展示这些匾额,洛阳市在该馆西侧开工建设洛阳匾额博物馆。
为进一步丰富馆藏匾额的数量和内容,近日,洛阳民俗博物馆南下苏州,征集到南方匾额162块。
这些匾额分布于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省份,具有鲜明的南方特色。
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支援介绍,这些匾额形制有别于北方匾额粗犷厚重的特点,多数狭长轻便,部分匾额形状如展开的书卷或扇面,极富文人气息;匾额纹饰雕刻精美、雅致,其中一些以竹子作装饰,显得清新素雅,加之南方气候湿润,色彩保存较好,富有吉祥喜庆气息;多有长篇跋文、弁言,有些匾额的匾文书写格式、布局也有别于北方。
这些匾额内容涉及堂号宗祠、官府门第、婚喜寿庆、科举功名等,其中堂号匾就有10块,如“务本堂”、“爱竹堂”、“绍裕堂”、“锦文堂”、“培元堂”、“乐义堂”等,弥补了该馆堂号匾馆藏的不足,这些也是研究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的渊源、联系以及姓氏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再如征集的“期颐”匾额为“百岁”的代称,丰富了该馆祝寿类匾额内容。
这些匾额的年代以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居多,历史悠久,且所征匾额绝大部分保存完好,其中不乏历史名人、书法名家题写,具有重要的文学、历史和书法价值。
地理位置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
洛阳地理条件优越。
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
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
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廛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
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馆内动态2011年3月21日,河南省洛阳市民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馆藏的纸质文书进行整理、装裱。
在4月1日开幕的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上,洛阳市民俗博物馆将把多年收藏的600余份珍贵历代纸质文书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些文书包括从明代永乐年间到民国时期的契约、试卷、婚书、诉状、发票、路条、借据等,是反映各个时期社会、经济、民俗等社会风貌的真实物证。
景区管理体制:洛阳民俗博物馆隶属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属国家经营管理,馆内有工作人员约40名,其中有馆长一名,下设书记、部长、办公室主任数名名。
馆长主要负责传达上级单位的信息传达、馆内的重要决策和对外宣传。
书记负责政策的实施和各部门的协调沟通,部长管理下设的各部的管理,例如群工部、接待部、文艺部等,办公室主任负责汇报日常经营及行政情况。
景区管理上出现的问题:1、停车场面积太小2、景区标识不明显3、景区地面长有青苔,易打滑4、购物商品店与展厅距离太近且没有专门的导购,商品店分散、灯光暗。
5、皮影厅和舞楼开放时间短,只在牡丹花会和河洛文化节期间开放6、可动手实践体验的项目太少,没有员工示范7、门口杂物太多8、景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及工作热情有待提高9、景区的宣传与推广力度欠缺改进措施:1、应该在街道两旁设置博物馆的标示和路标,方便游客找到旅游目的地。
2、扩大停车场的面积,而且重置博物馆的大门。
3、景区的地面应做防滑措施或是设置标识牌4、应单独设有旅游商品购物店,多增加一些与民俗有关的旅游商品,例如用刺绣艺术做出来的披肩、三寸金莲鞋等,利用皮影厅可提供一些皮影道具。
5、可周期性的开放戏剧台和皮影厅以作为博物馆的大卖点之一,做到动静结合,增加旅游吸引力。
6、民俗博物馆可以结合旅游节庆,例如,在春节期间举行一些庙会活动,例如皮影,戏曲。
真正的让游客参与到旅游节庆中。
7、民俗博物馆的主馆应该和侧院的匾额博物馆结合,再拓宽面积形成一个综合,多样的博物馆。
8、利用民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进行宣传。
增加其知名度。
并且对重要的文物利用现代的技术进行妥善的保护。
9、可以定期举行一些民俗研讨会,民俗科研活动。
将其成果定期在馆内进行展示。
10、应考虑到民俗博物馆的主要客户群体是一些具有怀旧气息的人,犹以中老年人居多,因此馆内应适当的增设一些休息区,方便游客休憩。
11、在管理层面上,加大对博物馆员工的培训力度,另聘一些兼职员工。
12、根据洛阳一年中的不同风俗习惯,形成一定时期不同主题。
印出不同时期的宣传册。
景区创意1、民俗博物馆可以结合新技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