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色彩学结课论文城市色彩规划年级: 2011级学号: 1163136124 姓名: 黄如波专业: 城市规划指导老师: 谢英娜二零一三年十月摘要:根据一般的定义,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包括土地、植被等自然环境色彩,生活的常用色彩等人文色彩,建筑物、广告、交通工具等人工色。
据相关观察报道称,国际上大多有品位的城市,都具有简洁、明快、和谐的色彩风格,而国内许多城市却在色彩中迷失了自己。
一些建筑商随意确定建筑色彩,破坏城市的整体美感。
西方规划界有“色彩规划”一词,但那绝不是用来大范围任意涂抹城市的。
色彩规划是对于现有城市色调的一种归纳和提炼,并且形成文本之后,只对新建或新涂装的建筑有约束作用,其用意在于保护城市既有色彩调性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正文:色彩学在很多领域都发挥了它独特的作用,作为一个城市规划的学生,我觉得色彩学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是相当大的。
我这个选题的灵感来源于我所在的城市——广州公布的色彩规划草案,草案提出了建议广州的主色调为黄灰色的意向,公开向专家和市民征求意见……“色彩是城市的生命韵符,有文化、有品位的现代化城市,色彩规划十分重要。
”市规划局有关人士说,所谓的城市色彩是一个城市的主色调,这和美学、建筑学有很大关联,也要和环境相融合。
通俗而言,色彩规划,好比给城市穿上了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让人看了既合身,又有美感。
色彩在城市无处不在,又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和人的心情,色彩是一个城市存在的灵魂。
这几年来,很多城市都编制了城市色彩、高度规划,如杭州、苏州等。
很多城市也有了鲜明的代表色。
如北京的城市主色调是以灰色为主的复合色,系稳重、大气、素雅的象征,既映衬独有气质,又体现着政治文化中心的恢弘气势;而苏州的城市主色调是黑白灰,青岛的城市主色调是红色和黄色……一.国外案例:1.巴黎城市色彩巴黎曾被拿破仑夸赞为是“是世界上最美的城市”。
巴黎的美,不仅因为它拥有收藏无数艺术珍宝的卢浮宫,庄重神圣的圣母院,雄伟壮丽的凯旋门,奢侈繁华的香榭丽舍大道商店,而且还包括附着在这些经过无数岁月洗礼,并承载法兰西文化积淀的建筑物墙体表面以及巴黎色彩其他城市构成元素的颜色。
老城区主要是以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各个时期的老建筑为主。
在色彩规划与建设上,无论是历史古迹还是普通民宅,在城市色彩规划部门的统一指导下,除个别现代建筑物,如埃菲尔铁塔、蓬皮杜中心等外,建筑墙体基本是由亮丽而高雅的奶酪色系粉刷,而建筑物的屋顶以及埃菲尔铁塔等则主要是由深灰色涂饰。
为此,奶酪色系与深灰色系就成为了巴黎的标志色彩。
这令人们无论走到城区的哪个角落,只要看到这两个色系都会明确无误地知道自己是身处巴黎。
而简单明了、整齐划一的颜色,也使得巴黎在欧洲众多城市色彩建设当中显得出类拔萃、独树一帜。
在巴黎城市色彩的选用上,“浪漫”的巴黎人则显得如此朴实无华。
就像法国文学家纪德对古希腊艺术的评述:“单纯的高贵,宁静的伟大”。
从地理角度来看,由于巴黎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常年阴雨连绵,鲜见阳光,于是不知哪位富于想象的文人墨客便给巴黎起了一个“爱流泪的女人”的绰号,而选用具有光感十足的奶酪色,也可以看出色彩规划者的“独具匠心”。
2.罗马城市色彩罗马,无声的伟大、不朽的尊荣。
以橙黄色系与橙红色系为主色调的罗马老城罗马色彩很好地保持了历史遗留的色彩,这些城市的色彩犹如教后代万世顶礼膜拜的古罗马帝国的余晖,在为后人默默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辉煌历史。
罗马的城市色彩是最具历史厚度和魅力的色彩。
3.日本京都城市色彩京都,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这座城市不单纯只是日本国家政权的中心,日本京都城市色彩精美的宫殿、寺庙等建筑物连同细致清雅的色彩风格使得他仿若一座展示古代日本城市景观原貌的艺术博物馆。
采用原生的木料、石材作为建材的建造形式使得京都拥有这些材质本身亲切自然、悦目怡人的色彩基调,再加上传统建筑样式的经典魅力,京都城市景观在色、形、材三方面达到了堪为典范的完美统一。
4.印度焦德普尔城市色彩蓝色,天空般的澄净、大海般的深谧、美梦般的迷幻,当一座城市仅以一种色彩就能予人如此多的遐想,不得不叹服其建设者的神笔奇技。
对于一些特点尤为明显,气质风格尤为统一的城市(特别是个性鲜明的小城市)或区域而言,单纯却印象深刻,同时又蕴含丰富变化的色彩应用手法不失为城市色彩规划的一条好路径。
二.国内案例:1.北京以灰色调为主的复合色。
北京已于2000年为城市建筑定下了“外立面主要采用以灰色调为主的复合色”的调子,既映衬着皇城根儿的独有气质,又体现着政治文化中心的恢弘气势。
提起北京,你是不是就想到了青灰色的四合院和老胡同呢?同时,北京时不时会受风沙影响,暴露在外的鲜亮颜色五六年以后就会变旧,失去当初的鲜亮。
2.徐州徐州城市主色调:黄灰雅调;并以“龙腾黄”、“青玉绿”两种色彩作为城市代表色。
徐州古称彭城,已有5000多年文明史与2600多年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
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北邻山东省,西接安徽省、河南省,东连连云港市,南邻宿迁市。
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和商贾云集中心。
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
是全国重要的交通和铁路枢纽,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
徐州地理环境独特,既具有江南水乡的秀美又具有北方城市四季景色分明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同时更是具有宝贵的历史资产。
因此西蔓·CLIMAT在为徐州进行城市色彩规划时,主要规划设计思路以尊重和延续当地优秀历史、文化和景观优势为主导,以“色仰古今? 景融山水”为主导方向,以徐州城市整体规划为目标。
经深入的实地调研分析和色彩提炼,得出“黄灰雅调” 为徐州市主色调,突出了徐州地域特色并突显出山水美景,更能体现高雅上品的现代都市面貌。
3.哈尔滨以米黄、黄白为代表色。
哈尔滨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城市的历史建筑色彩尤以米黄色和黄白相间的暖色调为多。
该城市色彩规划传承了历史文脉,城市总体色彩以暖色系为主基调,米黄和黄白为城市建筑代表色(严格控制在历史保护街区城区和历史商贸区当中),在此基础上,调整色彩、明度、饱和度,让哈尔滨形成色彩丰富、统一和谐的城市建筑色调。
哈尔滨还划定了“色彩重点控制区”和“色彩宏观控制区”。
重点控制区包括9片历史街区及其影响区、城市特色街道、标志性建筑周边地区、城市重要功能区,在色彩重点控制区,一般都有明确的城市色彩定位;色彩宏观控制区则为城区中除重点控制区以外的区域。
4.无锡整体色调为清新淡雅的浅色调。
无锡是江南水乡,因此规划把城市的整体色调确定为清新淡雅的浅色调,在此大前提下,现存的民居老宅色彩将统一成粉墙黛瓦,以此凸现江南古韵;市中心商务区建筑为淡的暖色调,烘托商业氛围;蠡湖新城以白色和淡绿色为主,给人以清新的“太湖感觉”。
另外,对原本色彩外观较好、不影响市容市貌的建筑,其色彩原则上保持不变。
对严重有损市容、色彩与整体色调不协调的建筑,其色彩要进行调整,沿路广告牌、灯箱等物件允许有丰富色彩,但也必须服从主色调。
5.成都考虑当地气候选择复合灰。
以复合灰为城市建筑主色调,整体色调偏淡偏灰,相当于“淡妆”。
这种色彩搭配可以体现成都休闲从容、兼收并蓄的城市性格,也与历史化名城的品位相符合。
川西民居的基调就是灰黑色。
定这样的色调和当地的气候也有关系。
成都处于一个雨稠、无风的盆地中,易积灰、阴雨绵绵。
成都从2002年开始为建筑立面染色,都以浅色为主,但问题很快出现了,不经脏,尤其到了夏、冬两季,成都雨水多,绵绵细雨,把彩色的墙面弄脏,而且管不了几个月。
城区出现了不少“花楼”[1]。
6.广州中明度、中纯度的色调。
广州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山水、文化内涵以及人工环境现状,决定了广州城市色彩的复合与多元,也决定了广州主色调不适宜高纯度、低明度的色彩,宜采用中明度、中纯度的色调类型。
根据刚刚调研总结的广州城市色彩初级总谱,老城区多由无彩色系、红灰、黄红灰和黄灰的暖灰主色调,新城区多由黄灰、蓝绿灰、蓝紫灰和无彩色系构成的冷灰主色调。
其中,黄灰色分布最广,在老城区的主辅色谱中呈暖调,在新城区的主辅色谱中呈冷调;黄灰色既能适应广州阳光明媚、夏长冬短的气候特征,与繁花似锦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还能成为充满活力与动力的人文活动色彩的底色;此外,黄灰色具有悦目宜人、令人放松愉悦的色彩性格,谦逊、平和、毫不夸张;更重要的是,黄灰色作为主要建筑色彩,既适合老城区的低层建筑,也适宜新城区的高层建筑。
7.西安考虑古城整体灰色主打。
为与古城的整体自然环境色彩相协调,同时又突出鲜明的地域特色,西安规划部门将西安城市建筑主色调定为以灰色、土黄色、赭石色为主的色彩体系,在今后城市建设中,这三种主色调将成为西安的城市主色调。
灰色系列的色彩体系:西安作为中国十三朝古都,拥有众多的历史遗存建筑,而这些建筑中,灰色所占比重很大,如钟楼、鼓楼、明清传统民居、西安城墙等。
灰色体现出浓郁的文化气息,符合西安的古都特色,今后西安城市建设中,在历史地段以灰色为主色调。
土黄色系列的色彩体系:西安又处在黄河文明的中心黄土地上,土黄色与地貌一致,令人感到平和、稳重,是典型的关中地方色彩,大雁塔与小雁塔的墙面就是土黄色。
城市建筑主色调定为土黄色,色相级数还可扩大,使色彩从深到浅。
赭石色系列的色彩体系:赭石色是汉唐建筑木作色彩的主色,形成了汉唐建筑庄重、典雅、鲜明的建筑色彩。
西安城市建筑主色调定为赭石色,表达对传统古建筑的尊重,也能体现古都西安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8.杭州一卷江南水墨。
2005-2006年,受杭州市规划局的委托,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色彩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宋建明教授带领他的专业色彩团队,走遍杭城,拍摄了近3万张建筑色彩的照片,对西湖周边80平方公里的地域进行了关于杭州建筑色彩的专题研究,找到了属于杭州城市的“水墨淡彩”理想愿景,得到专家和广大市民的称赞和认可。
2008-2010年,在杭州市规划局的继续推动与组织下,历时两年,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色彩研究室所长、高级规划师倪亮带领所内色彩专家共同制定完成了《杭州主城区建筑色彩专项规划》和《杭州市城市建筑色彩管理规定》[2]。
最终把杭州颜色定格为“一卷江南水墨画”。
而其中,融合了杭州色彩文脉的灰色则成为可以体现杭州厚重感的颜色。
由青灰色、灰绿色、绿色等组成的,具有水墨江南情调的“和谐色”――刚刚由杭州市规划局委托中国美术学院完成的“杭州城市色彩规划研究”,成为了色彩规划后杭州的主色调。
据悉,在主城区采集18000余张建筑色调照片进行比对分析后,最终提供了这一适合杭州城市建筑、且相互协调的色调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