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全瓷材料在口腔修复学中的应用研究
全瓷材料在口腔修复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转第57页)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采用SPSSlO.o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以均数标
万方数据
HEILONGJlANG MEDlClNE AND PHARMACY Jun.2.J11.V01.34 No.3
・57・
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效果与分析
姜振环,崔红,李宏,郭丽曼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管理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3)
果进行监测。 1.2监测方法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1]及《消毒技术规 范》口3规定的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进行采样。环境空 气监测采用普通营养琼脂平皿暴露法,在被采样科室暴露 5min,层流手术室暴露30min,将样本放置37℃温箱培养 48h,计数结果。物体表面监测采用浸有无菌洗脱液的棉拭 子,往返涂擦5cm×5cm规格范围,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
(上接第56页)
手术室细菌总数≤10cfu/cm3,普通科室细菌总数≤500cfu/ cm3,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重点科室细菌总数≤5cfu/cm2. 普通科室细菌总数≤10cfu/cm2,使用中的消毒液为≤ 100cfu/mL。均不得检出致病菌为合格,压力蒸汽灭菌器。低 温环氧乙烷灭菌器生物指示剂监测阴性为合格。
准》[5]规定,环境空气重点科室细菌总数≤200cfu/cm3,层流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08一01~2010一12全院桩床6个手术室、6个腔镜科 室、3个重症监护室和透析室、中心消毒供应室、分娩室、口腔 科等22个重点科室和35个普通科室的处置室、换药室、采血 室等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透 析液、压力蒸汽灭菌器、低温环氧乙烷灭菌器的消毒、灭菌效
1
准差表示,各组间比较用f检验。以P<o.01为差异有显著 性。
2
结果
实验l结果证明受力角度为30度抗折强度无差异性。最 初烧结的铸造玻璃陶瓷基质相对弱.氧化锫瓷核抗弯强度几 乎为铸造玻璃瓷核的2倍。氧化锆陶瓷抗弯强度及weibull模 量高于其他两组有显著性意义。二氧化锆陶瓷,与氧化铝陶 瓷、铸造玻璃陶瓷之间抗弯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o.01)。 实验2结果证明未打磨组、打磨组、热处理打磨组有显著 性差异(P<O.01)氧化锆由于磨去表层缺陷层经机械处理 后采用热处理使表面相变逆转,而大大增加了强度。氧化锆 陶瓷作为修复材料除了具有上述突出的优点外,还有如低导 热率和良好的成型性等。由于陶瓷材料的脆性,除氧化锆外 的玻璃陶瓷和氧化铝陶瓷均不能够完全满足临床要求。
digital t00th shade V.shading
of
ceramic crowns using Comput Dent,2005,8
matching
devices[J].Int J
(2)t
129—152 VB,Ruzzese
[5]covacci
genic
N,Maccaur0 G.IIl
powder of high
该选用强度和断裂韧性高的材料全瓷桥体及桥体的龈端则 尽可能不烧结饰面瓷。三种陶瓷材料硬度高于牙釉质硬度, 不存在硬度不足问题【3“]。全瓷冠牙体预备的要求包含了两 方面的内容:一是口腔修复学的要求。二是材料学的要求:良 好的生物相容性:氧化锆陶瓷是生物惰性材料,不具有生物 活性,不释放有害杂质,不降解。不与组织和口腔分泌物反 应,在口腔内能稳定存在。Covaci[53等证明了高纯度的氧化锆 陶瓷不引起细胞转化。C.Piconp3等也认为氧化锫陶瓷无诱 变和致癌效应。同时.齿科用氧化锆陶瓷表面光滑,便于清 洁,不利于茵斑附着。在口腔应用氧化锫增韧陶瓷方面也进 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用氧化锆增韧氧化铝纳米复合陶 瓷,得到添加力学性能最佳,弯曲强度更强。还有一些学者对 低温液相烧结牙科纳米氧化锆增韧全瓷材料、氧化锫增韧的 纳米复合渗透陶瓷及纯氧化锆玻璃渗透陶瓷作了一定的应 用研究工作。 氧化锆陶瓷因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高性能的氧化错 陶瓷以其卓越的机械性能在齿科修复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 优势,尤其是氧化镁(M90)部分稳定的氧化锆陶瓷(Mg— PsZ),因为能发生相变增韧而使材料有极好的强韧性。氧化 锆瓷核抗弯强度几乎为铸造玻璃陶瓷的2倍,为传统长石陶 瓷的3倍多。纳米渗透使陶瓷的热膨胀系数不一致所致的压 作者简介;侯玉泽(1977~)女,河南郑州人,主治医师。
应力增加也能增强抗弯强度。因此,氧化锆陶瓷各种优异的 性能大大增加了临床的应用。氧化锆陶瓷同其它三种陶瓷相 比较物理性能更优越,抗弯强度及抗碎裂能力更强。不随时 间及使用而发生改变。为使修复体长久保留.尽量多保留牙 体组织,增加抗力形与固位形也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Vollmann M.
benchmark
279—291 The
i衄ovative
Degu
Dent
aU—ceramic
system;
for zirconia
processing[J].IrIt J comput
Dent。2004,7:
[2]张斌,陈吉华,李秦新.牙科用ce—Y—Mg复合8—10 [3]宋应亮.铸造陶瓷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现状[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 分册.1996,23(1);25—27 [4]Baltzer A,Kaufmann—Jinoian
1.2 4 (P<O.01)
表2不同热处理方式断裂数据(=士5,n=10)
。(尸<O.01)
讨论 单纯对陶瓷材料强度的测试不能正确评估材料的可靠
性。Weibull应力分布函数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用于分析材 料和结构的失败概率的方法[1’2]。模量越高,该材料的材料的 强度值越高。反之模量越低,材料断裂概率增大。不同处理方 法与测试方法的不同K1c断裂数据也不同。二氧化锆陶瓷, 与氧化铝陶瓷、铸造玻璃陶瓷之间抗弯强度有显著性差异 (P<o.01)由于陶瓷材料的脆性,除氧化锆外的玻璃陶瓷和 氧化铝陶瓷均不能够完全满足临床要求。氧化锆陶瓷材料的 高强度和韧性主要依靠其应力诱导的相变增韧机制。全瓷基 底冠制作工艺需要打磨、抛光、喷砂等操作。这些操作会对材 料表面性状产生影响。影响到表面裂纹的数量和状态:酸蚀 采用5%~lo%的氢氟酸,可有效的清理破损面中的有机污 染物。可以提高粘结强度,但增加了混合破坏的比例。打磨使 相变层厚度增加,抛光使相变深度略有减少。经1000度退火 15分钟烧结热处理可以使相变得到逆转。热处理组有显著性 差异(P<o.01)未经处理试件其韧性最低,打磨组试件韧 性有所提高,经打磨热处理组明显高于未处理组,有效地改 善韧性。氧化锫陶瓷由于磨去表层缺陷层经机械处理后采用 热处理使表面相变逆转而大大增加了强度。全瓷冠的底层应
表1 三种陶瓷材料抗弯强度及Weibun模量(;士s.n=20)
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1 测试材料氧化锆陶瓷、氧化铝陶瓷、铸造玻璃陶瓷分为3
1.1
组,每组制成20个样本。A、B、C组样本。按要求上底瓷及烧 结:取适量瓷粉用专用液体调和,以振动法使瓷粉颗粒相互 紧密排列,吸去多余水分。放入烤瓷盘中,在炉口等候3~ 5min干燥,放入600℃炉内升温至960℃,抽真空10.1kPa,然 后立刻取出,在室温下冷却。遮色瓷2层涂布完成后,在炉口 干燥热4min,在水分充分蒸发后。720~740mmHg的真空条 件下烧结。涂牙体部瓷成型,去除多余瓷粉,轻轻的吸掉多余 水分,在烧结炉前干燥等候5~7min,然后在600~940℃。真 空环境下以每分钟升50rc的速度升温条件下烧结。抽真空达 76cmHG,然后逐渐冷却。最后再均匀地涂布一薄层釉瓷浆, 干燥后再放在烘烤盘上送入680℃烤瓷炉内,再空气中升温 至900℃,维持5min,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样本使压刀与冠 长轴成30度加力,压刀以每秒增加1kg的速度加力至瓷折 裂,记录压力的大小及瓷折裂的情况。所有样本用万能测试 机四点弯曲试验测试和计算其抗弯强度。测试载荷速率为 o.508mm/min(o.02mm/min)。试件变形及瓷分离以应力一 应变曲线记录。金属表面最大应力视为破坏全瓷强度的应 力。以结合强度比(最大表面应力与弹性模量之比)计算结 果,从而减小不同弹性模量断折裂强度的影响。 计算公式a=3pl/4wh2 d为抗弯强度,p为载荷,h为试件高度,w为试件宽度,l 为外跨度 实验2 氧化锫试件30个,分未打磨组、打磨组、打磨组热处理三 组,每组试件lo个样本。未打磨组不做任何处理,打磨组做酸 蚀、喷砂处理、热处理组经酸蚀喷砂后经1000℃退火15min 样本使压刀与冠长轴成30度加力,压刀以每秒增加1kg的速 度加力至瓷折裂,记录压力的大小及瓷折裂的情况。
1
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装入有10mL采样液中送检。医务人员 手监测采用浸有含中和剂的无菌棉拭子,反复涂擦洗手后的 医务人员双手屈面指尖到掌根两次,并转动棉拭子,剪去手 接触部分,将其投入10mL洗脱液试管中送检。使用中的消毒 液监测采用无菌吸管抽取消毒液1.omL,加入9.omL含相应 中和剂的无菌试管内摇匀,再从试管取出o.2mL,滴于普通 营养琼脂平皿。置于37。C温箱培养48h记录结果。压力蒸汽 灭菌器监测采用含有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的生物指示剂.设置 对照置于56。C温箱培养48h,观察结果。继续培养7d,记录结 果;低温还氧乙烷灭菌器采用含枯草杆菌黑色变异芽孢的生 物指示剂监测,设对照置于37。C温箱培养48h。观察结果,继 续培养7d,记录结果。 1.3监测标准 -根据卫生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3]、《医务人员手卫生 规范》[4]、《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
vitr0 evolution of
the uta.
and carcinogen
purity zirconia
ceramk[J].
Biomat,1999.20(4)1371—6
[6]Piconi c,Mac∞uro G. zirconh BI()MAT,1999,20(1)11—25
as
a
ceramic
关键词: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