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拱桥模板施工方案

拱桥模板施工方案

无锡市湖父中心大道洑溪涧桥支架模板施工方案宜兴市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一、工程概况洑溪涧桥位于中心大道K1+373.0处,路线中心线与河道正交。

本桥平面线形处于直线上,纵断面位于R=4500m,T=45m,E=0.225m,i1=1.0%,i2=-1.0%的凸曲线上,变坡点桩号K1+373,顶点高程14.01m。

跨径布置为16+16+16m钢筋砼板拱桥,桥梁全长56m。

本桥为三跨钢筋砼板拱桥,拱板轴线为椭圆线,中跨板拱中心线跨径为16米,边跨为16米。

拱板顶底面为参数不同的椭圆线,中跨板拱中心线椭圆长轴长16m,短轴半径为3.5m;边跨板拱中心线长轴长16m,短轴半径为3.3m。

拱板为等截面钢筋砼实体板,截面厚50cm,宽3678cm。

二、编制说明根据施工图设计及现场实际情况,考虑到洑溪涧桥施工高度较高,施工作业风险性大,对模板支架的稳定性、抗风力要求及地基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施工过程存在较高的危险系数。

为此,我项目部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将从原材料进场、地基处理、钢管支架搭设、模板安装等多道工序进行全程监控施工。

确保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牢固可靠及施工人员的操作安全。

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4、《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脚手架工程》 DGJ32/J37-20065、《建筑施工手册》 2003年第四版6、《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7、本工程施工图设计及我公司相关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三、采用材料及施工机具1、脚手架杆件采用外径48mm、壁厚3.2mm的焊接钢管,其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中Q235A钢的规定,脚手架钢管的长度应便于工人装、拆和运输,不能太长或过短,每根钢管的重量不应超过25KG。

钢管表面平整,内表面光滑,不得有变形、裂缝或严重锈蚀等缺陷存在。

钢管两端切口平直,严禁有斜口、毛口、卷口现象。

并涂防锈漆作防腐处理,不合格的钢管决不允许使用。

2、扣件使用生产厂家合格的产品,并持有产品合格证,扣件锻铸铁的技术性能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规定的要求,对使用的扣件要全数进行检查,不得有气孔、砂眼、裂纹、滑丝等缺陷。

并将影响外观质量的粘砂、浇冒口残余、毛刺、氧化物等清除干净。

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要严格整形,保证与钢管扣紧的接触良好,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扣件的活动部位转动灵活,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要小于1mm。

3、模板采用915mm×1830mm木工板,木方为50MM×100MM白松木。

4、主要施工机具有扳手、力矩扳手、铁杆、起重索具、钢丝钳、工具袋套、手扳葫芦水准仪、经纬仪、水平尺、线锤等。

五、详细施工方法及说明A、技术要求1. 平台排架设纵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当力杆基础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时,必须将高处的扫地杆向低处延伸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2. 立杆步距采用1.2m。

3. 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接头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点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 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内允许偏差为15mm。

5. 满堂模板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三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2) 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三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6、地基处理:落地搭设钢管支架的自重及其上部荷载均由脚手架基础传至地基。

在搭设脚手架前先对原土地基进行人工整平、夯实处理;在夯实的地基上浇筑30cm厚C15混凝土满堂基础,满足承载要求,用于支架搭设。

以便将上部集中荷载(支架、钢筋、混凝土、模板自重及人员动载)均匀的传递至基础,确保满堂支架稳定性及整体受力均匀。

B、模板的材料及构配件支撑系统采用Φ48×3.2钢管排架,立柱间距为800mm×800mm,基础向上200mm设纵横向扫地杆,扫地杆向上1200mm及顶部设两道水平杆,木龙骨间距为150mm。

(7)、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D、模板的拆除模板的拆除,应严格按模板装拆施工方案和国家安全施工文明施工规定执行。

对非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受损失时方可拆除;对于承重模板,如顶板、梁等,应在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

拆模顺序应先支后拆,并执行项目部书面通知拆除制度。

1. 模板拆除安全技术措施一般要求:拆模时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其支撑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承重模板,包括梁、板等水平结构的底模,应根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表2-1-8-1的规定,方可拆除。

(3)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并未达到要求,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除。

待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拆除。

(4)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撑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的使用荷载。

当承受施工荷载的效应,比使用荷载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验算,加设临时支撑。

(5) 为掌握混凝土的拆模时机,关键梁板结构预做同条件养护试块,经试压,混凝土已确定达到规范规定的拆模强度,技术负责人方可批准拆模工序。

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拆模。

(6) 冬期施工模板的拆除应遵守冬期施工的有关规定,其中主要考虑混凝土模板拆除后的保温养护。

如必须暴露在大气中,则应保证混凝土受冻前的临界强度。

(7)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除应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外,还应考虑保温措施,拆模之后要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度差不超过20℃,以免发生温差裂缝。

(8) 各类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根据模板设计的规定进行,如果模板设计无规定时,可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的顺序进行,以及“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撑的顺序进行拆除。

(9) 拆除的模板必须随拆随清理,以免钉子扎脚,或阻碍通行和发生事故。

(10) 拆模时,拆模区应设警戒线,严防有人误入被砸伤。

(11) 拆模不能采取猛橇、以致大片塌落的方法拆除顶模。

2. 模板拆除注意事项(1) 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模板和支撑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

(2) 拆模顺序一般应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

重大复杂模板的拆除,事先要制定拆模方案。

(3) 多层楼板模板支柱的拆除,应按下列要求进行:上层楼板正在浇灌混凝土时,下一层楼板的模板支柱不得拆除,再下层楼板的支柱,仅可拆除一部分;跨度4m及4m以上的梁下均应保留支柱,其间距不得大于3m。

(4) 快速施工的模板,其底模及支柱的拆除时间,应对所用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分层进行核算,确保楼板及梁能安全承载。

(5) 定型模板,特别是组合式模板,要加强保护,拆除后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拆下后清理干净,板面涂刷脱模剂,分类堆放整齐,以利再用。

(6) 支设阳台等悬挑形式的模板应有稳定的立足点。

(7) 支设临空建筑物模板时,应搭设支架。

(8) 混凝土板上拆模后形成的临边或洞口,应按规定进行防护。

(9) 拆平台模时,不得一次性将顶撑全部拆除,应按顺序分批拆,以免模板在自重荷载体作用下发生一次性大面积脱落。

(10) 拆模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专人监护,拆模必须干净彻底,不得保留有悬空模板。

(11)梁底水平横杆与立杆连接采用双扣件,立杆接头垂直,水平杆的连接采用采用搭接方式时搭接长度为1M,并采用三扣件。

3、脚手架拆除顺序拆除工艺流程:拆护栏→拆脚手板→拆小横杆→拆大横杆→拆剪刀撑→拆立杆→拉杆传递至地面→清除扣件→按规格堆码。

拆除安全措施:(1)支架拆除前,工长要向拆架施工人员进行书面安全交底工作。

交底有接受人签字。

(2)拆除前,班组要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班组必须对拆架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交底要有记录,交底内容要有针对性,拆架子的注意事项必须讲清楚。

(3)拆架前在地上用绳子或铁丝先拉好围栏,没有监护人,没有安全员工长在场,外架不准拆除。

(4)架子拆除程序应由上而下,按层按步拆除。

先清理架上杂物,如脚手板上的混凝土、砂浆块、U 型卡、活动杆子及材料。

按拆架原则先拆后搭的杆子。

剪刀撑、拉杆不准一次性全部拆除,要求杆拆到哪一层,剪刀撑、拉杆拆到哪一层。

(5)拆除工艺流程:拆护栏→拆脚手板→拆小横杆→拆大横杆→拆剪刀撑→拆立杆→拉杆传递至地面→清除扣件→按规格堆码。

(6)拆杆和放杆时必须由2--3 人协同操作,拆大横杆时,应由站在中间的人将杆顺下传递,下方人员接到杆拿稳拿牢后,上方人员才准松手,严禁往下乱扔脚手料具。

(7)拆架人员必须系安全带,拆除过程中,应指派一个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工人担任指挥,负责拆除工作的全部安全作业。

(8)拆架时有管线阻碍不得任意割移,同时要注意扣件崩扣,避免踩在滑动的杆件上操作。

(9)拆架时螺丝扣必须从钢管上拆除,不准螺丝扣在被拆下的钢管上。

(10)拆架人员应配备工具套,手上拿钢管时,不准同时拿板手,工具用后必须放在工具套内。

(11)拆除支架休息时不准坐在架子上或不安全的地方,严禁在拆架时嘻戏打闹。

(12)拆架人员要穿戴好个人劳保用品,不准穿胶底易滑鞋上架作业,衣服要轻便。

(13)拆除中途不得换人,如更换人员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六、模板支撑强度验算1. 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3.4. 拱板模板计算☆楼板按500mm厚计算模板面板采用15mm高强度多层板E= 4.5×103N/mm2,[σ]=14.84N/mm2;板底主龙骨采用Ø48×3.2钢管;次龙骨采用50×100mm方木,E=9000N/mm2,[σ]=13N/mm2;[τ]=1.4N/mm2,(1)荷载计算①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0.35 kN/m2②混凝土标准值:24 kN/m3③钢筋自重标准值: 1.648kN/m3④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2.5 kN/m2 (集中荷载P=2.5 kN)(2)计算次龙骨间距(验算面模板承载能力、刚度)承载能力验算荷载组合:①+②+③+④ (均布荷载取2.5kN/m2)荷载标准值:F1= (0.35+24×0.5+1.648×0.5)×1.2+2.5×1.4 = 19.31 kN/m2单位宽面板可视为梁,次龙骨作为梁支点按三跨连续梁考虑,取梁宽1.0m,跨度0.15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