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缕曲二首其一-顾贞观-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清

金缕曲二首其一-顾贞观-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清


不是一般寒暄,而是对谪戍远方至友的深切关 怀。“冰与雪”,暗喻自己与吴兆骞,都是在 清朝严酷的统治下辗转反侧。 下片劝慰好友并写自己全力相救的赤诚之心。 “置此札,君怀袖”,劝友人以此信为安慰, 放宽心,解忧愁。全词表现了朋友之间的真挚 情感 。
六 讨论
讨论词中所表现的深挚不渝的友情与现代现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 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 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 札,君怀袖。 (你长期跟冰雪严寒打交道),但不要让眼泪湿透自己 的衣衫。你现在虽然人在天涯,但仍和自己的亲人 在一起,这又有几家能够做到?好比年轻美丽的女 子一般大都命运不好,如今还有像你这样受冤的人, 在遥远的边塞受苦受难。我要像战国时申包胥一诺 复兴楚国一样,即使只有一线希望,我也要把你救 出来,权此当信,送到你的手中。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 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 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和你一起度过此夜,一定要要沉醉过瘾。 暂且由那些小人 谣言中伤, 自古都是贤才遭嫉妒。 世事反复无常有什么好 议论的, 冷笑着放在一边就完了。 回想起来,从老早时候 到现在的事情我都很后悔。 一天真心的愿望,可以千劫不 变。 这后半生的缘分,恐怕要来世补足。 这个诺言沉重, 你一定要好好记得。

艺术特色
一、情真意切:
上片写对友人的担忧、同情。 对友人平安的担忧 回首往事的不堪。 无人慰藉的孤弱。 魃魅博人的愤恨。 扭转现状的无力。
下片劝慰好友,并表全力相救的赤诚之心。
劝慰 骨肉团聚 同病相怜,古今如一。 营救 廿载 信守 以信为念。
“二词纯以性情结撰而成,悲之深,慰之至,

【注释】



宿昔:从前。 杜陵:指杜甫。 忝窃:(tiǎn qiè):辱居其位或愧得其名,诗人谦词。 曾不减,夜郎愁:夜郎在此指李白,因为李白曾流放夜郎(今贵州遵义 一带)。这两句是说,当年,两人以文章词采而齐名,如今,憔悴消瘦 也不相上下,犹如李白杜甫晚年那样穷愁潦倒、颠沛流离。 知已别:指与吴汉槎长别。 顿首:常用于书信的起头或末尾,通用作同辈或下对上的敬礼。 兄生辛未吾丁丑:吴汉槎生于明思宗崇祯四年辛未,顾贞观生于崇祯四年 丁丑。贞观作此词时四十岁,汉槎年四十六。

纳兰性德《金缕曲》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 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 月如水。 我也是个狂妄的小子, 只是偶然中, 落入红尘在 京城, 又是豪门望族家里。 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 广结贤士, 有酒就浇在他赵国的墓上, 谁明白我 这样的心意? 不敢相信的, 我竟然找到了知己。 对于互相器重,一起高歌这样的事情, 我们还不算 老。 要在酒杯前,抹尽英雄的眼泪。 你难道不见? 月色正美妙如水。
交情
二词容若见之,为泣下数行,曰:“河梁生
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此事三 千六百日中,弟当以身任之,不俟兄再嘱 也。”余曰:“人寿几何?请以五载为期。” 恳之太傅,亦蒙见许,而汉槎果以辛酉入关 矣。
三 《金缕曲》(其一)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 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 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 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 周旋久! 季子,你现在是否平安?即便是能够归来,那生平 中的无数件事,实在不堪回首。路途漫漫,有谁来 安慰你呢?你的家中贫寒,母亲年老,孩子幼小, 已经记不起过去欢聚畅饮的情景。那诬陷你的魑魅 择人而食,这种人,司空见惯,他们翻手为云,覆 手为雨,反复无常。
并结为生死之交。 顺治末年,贞观到达京师,官至内阁中书。 康熙十年,落职归里。 成为纳兰性德的挚友。 二人合力营救吴兆骞。 兆骞、性德病故后,读书于“积书岩 ”
吴兆骞
吴兆骞,字汉槎,又称季子。
顺治十四年(1657年)
,遇“南闱科场
案” 。 1658年,兆骞赴京接受检查和复试 。交白卷 定案是:“审无情弊”。 吴兆骞被责四十板,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兄 弟妻子并流宁古塔 (今黑龙江宁安)。
四 词中典故

覆 雨 翻 云 : 形容 小 人 反 复 无 常 , 手 段 卑 劣 。 杜甫 《贫交行》云: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包胥承一诺:春秋时,伍子胥避害自楚逃吴,对申 包胥说:“我必覆楚”。申包胥答:“我必存之”。 后伍子胥引吴兵陷楚都郢,申包胥入秦求兵,终复 楚国(参看《史记· 伍子胥例传》)。 乌头马角:战国末,燕太子丹为质于秦,求归。秦 王说:“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太子丹仰天 长叹,乌头变白,马亦生角(参看《史记 · 刺客列 传》)。
河清人寿:古时传说黄河水千年一清,因以之极言 人之长寿。 僝僽:音蝉昼,①摧残。②憔悴。 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劝勉友人急需保 养心神,不宜呕心沥血于词赋小令。 归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到了那一日, 还需友人把戍边的诗稿拿出来整理,因为文人总指 望着身后之名,甚至是那些于己无关的虚名。
金缕曲二首(其一)顾贞观
一 顾贞观生平简介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词人。
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 汾,江苏无锡人。 清代“词家三绝” 之一(陈维崧、朱彝尊). 与清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齐名。
作词主张“舒写性灵”
顾贞观与同乡结“云门社”,和吴兆骞齐名,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 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 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 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 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 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 札,君怀袖。
交情逸事
说华峰之救吴季子也,太傅方宴客,手巨觥
谓曰:“若饮满,为救汉槎。”华峰素不饮, 至是一吸而尽。太傅笑曰:“余直戏耳。即 不饮,余岂不救汉槎耶?虽然,何其壮也!” 容若寄梁汾《金缕曲》有云:“绝塞生还吴 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盖指此也。汉 槎既入关,过容若所,见斋壁大书“顾梁汾 为吴汉槎屈膝处”,不禁大恸云。昔人交谊 之重如此!
实生活中的友情。
七 作业和思考题
1、词中哪些地方用了典故?其表达效
果如何? 2、将本词与《金缕曲二首》(其二) 对读。
《金缕曲二首》其二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 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穷瘦,曾不减、夜郎孱 愁。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 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 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 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 不尽,观顿首。
丁宁告戒,无一字不从肺腑流出,可以泣鬼 神矣!” 曰:“华峰《贺新郎》两阕,只如家常说话, 而痛快淋漓,宛转反覆,两人心迹,一一如 见,虽非正声,亦千秋绝调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贴切的用典
覆雨翻云;包胥承一诺;乌头马角。 效果:以少总多
以词代书:形式的创变
上片写对友人的问候、同情。“季子平安否”,
据李延年《鹤征录》:“复试之日,堂上命
二书一赋一诗,堂下列武士,锒铛而外,黄 铜之夹棍,腰市之刀,悉森布焉。” 王应奎《柳南随笔》:“是时每举人一名, 命护军二员持刀夹两旁,与试者悉惴惴其栗, 几不能下笔。”
二 惊世友情 绝塞生还吴季子



顾贞观为好友蒙受不白之冤感到怨痛,立下 “必归季子”的誓言。 顾贞观接到吴兆骞从戍边寄来之信,得知吴在戍边的苦况, 作《金缕曲》词两首赠之,哀怨情深,被称为“千古绝调”。 顾贞观求援于纳兰性德,性德读《金缕曲》,竟泣下数行, 允诺营救。 经纳兰性德父明珠活动,兆骞又献千余字《长白山赋》为康 熙所赏识。 康熙二十年(1681)经明珠、徐乾学、徐元文等朝廷重臣相 救,纳资赎归,前后历经二十三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