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笔书法练习经典PPT

钢笔书法练习经典PPT


商周时代的青铜器 上刻铸有许多,它 上刻铸有许多, 也自成系统, 也自成系统,成为 汉字形体演进的第 二阶段“金文” 二阶段“金文” 钟鼎文)。 (钟鼎文)。
秦统一以前六国字形各 它和以前的各形体, 异,它和以前的各形体,统 称为大篆,又叫“古籀” 称为大篆,又叫“古籀”。 秦统一后,始皇命李斯整理 秦统一后, 六国文字实现“书同文” 六国文字实现“书同文”, 这就是“小篆” 这就是“小篆”。
一、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
写字笔顺
(一)横 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 横不平,则字不稳。
横有长横、短横,还有左尖横、右尖横、腰粗横等 形态,其形态变化之多成就了横形态的丰富、生动性。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 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这样,看起来才显得 平稳。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 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 (左低右略高) 运笔规律:起笔要顿笔、行笔略用力右上斜5 运笔规律:起笔要顿笔、行笔略用力右上斜5度左右、 收笔时稍顿笔后回带(收)。
运笔规律
卧钩
运笔规律
(八)横折与横折钩(两种形态变化) 横折与横折钩(两种形态变化)
横折
运笔规律
(九)竖弯、竖弯钩与横折弯、横折弯钩 竖弯、竖弯钩与横折弯、
竖弯钩
运笔规律
横折弯
运笔规律
(十)竖提 下笔写竖,到适当处略顿笔向右上写斜提,
一笔写成,提的收笔处出尖。
竖画和提画组成,也叫“右向钩” 运笔规律:由竖画和提画组成,也叫“右向钩”。竖长 提短、竖可稍向右挺,提画顿笔有力,折角约30度。 提短、竖可稍向右挺,提画顿笔有力,折角约30度
(19)右偏旁小的字,要位居中下部。 19)右偏旁小的字,要位居中下部。 如:
(20)伸钩之字应抱持。 20)伸钩之字应抱持。 如:
勉、旭、抛 冠、寇、宅
(21)有俯钩和仰钩的字,俯钩要短,仰钩要 21)有俯钩和仰钩的字,俯钩要短,仰钩要 长。 如;
(22)上边为平画的字,其顶应相齐。 22)上边为平画的字,其顶应相齐。 如
硬笔书法
执教 :陈子宏老师
学习目录: 学习目录:
一、学习钢笔书法的意义
二、汉字形体的演变
三、书写钢笔字的坐姿口诀和执笔口诀 四、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 五、常用偏旁及其书写要点 六、汉字结字要点 七、汉字结构规律 八、关于临帖
学习书法艺术的意义
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传统 增强艺术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提高表达的速度和效率 书法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如果能 练就一手好字, 练就一手好字,它将为你的生活 增辉,为工作增色, 增辉,为工作增色,有助于你的 成长、进步和成功、 成长、进步和成功、是你受到社 会的重视和敬佩。 会的重视和敬佩。 学习书法是陶冶情操、 学习书法是陶冶情操、提高身体 素质、开发心智的好方法、 素质、开发心智的好方法、它能 克服性情急躁、 克服性情急躁、粗枝大叶等不良 习惯。 习惯。
(十三)竖折、竖折折钩、横折提 十三)竖折、竖折折钩、
竖折
运笔规律
(十四)横折折撇 (十四)横折折撇 、横撇弯钩 、横折折折钩
(十五)竖折撇 下笔写斜竖,略顿笔折向有写短横, 十五)
再顿笔向左下撇出,要出尖。
从上面介绍的8 从上面介绍的8种基本笔画及其衍生笔画 的书写方法可以看出, 的书写方法可以看出,汉字笔画书写的运笔规 一般是: 撇的起笔较重, 律,一般是:横、竖、撇的起笔较重,点的起 笔较轻;转折处要略顿笔,稍重、稍慢; 笔较轻;转折处要略顿笔,稍重、稍慢;提和 开始要略顿笔、稍重,然后逐渐转为轻快, 钩,开始要略顿笔、稍重,然后逐渐转为轻快, 收笔出尖; 挑都要出尖。 收笔出尖;撇、挑都要出尖。所有笔画都是一 笔写成,不能重描。这些笔画在组成汉字时, 笔写成,不能重描。这些笔画在组成汉字时, 有的形状会略有变化,因此,在书写时, 有的形状会略有变化,因此,在书写时,要注 意多观察,把笔画形状写准确。 意多观察,把笔画形状写准确。
敬、敛、刘 弼、辩、衍
(30)以左右为主的字,中间宜小。 30)以左右为主的字,中间宜小。 如;
(31)字本来就瘦的,字形不要写得太短。 31)字本来就瘦的,字形不要写得太短。 如:
:既、野 庭、居、底
(23)纵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 23)纵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 如;
(24)纵腕笔,应弯曲而有力。() 24)纵腕笔,应弯曲而有力。() 如:
风、飞、气
(25)横腕笔,应圆润俊秀。 25)横腕笔,应圆润俊秀。 如:
先、见、元 、 毛
(26)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 26)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 齿。 如:
(三)撇 撇有斜撇、竖撇、短撇、平撇之分。
运笔规律:起笔则应向右斜切入、顿笔之后再向左下方行笔、 运笔规律:起笔则应向右斜切入、顿笔之后再向左下方行笔、用力 有重变轻、顺势出锋。 有重变轻、顺势出锋。
(四)捺 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 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
平捺之分。 平捺之分。
上、士
(12)横短竖长。 12)横短竖长。 如:
才、斗、丰 、 井 丕、正、亚
(13)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13)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如:
(14)左撇右竖,应撇短竖长。 14)左撇右竖,应撇短竖长。 如:
川、升、邦
(15)左竖右撇,左竖应收敛而右撇应舒展。 15)左竖右撇,左竖应收敛而右撇应舒展。 如:
小篆使汉字原先的象形性大 大丢失了,而更显示了符号性, 大丢失了,而更显示了符号性, 于是汉字步入意音化的道路。 于是汉字步入意音化的道路。这 是汉字形体的第一次大变革。 是汉字形体的第一次大变革。
出土的战国末和汉初的竹 木简上有了早期的隶书, 木简上有了早期的隶书,因下 层官吏使用为多,故名。 层官吏使用为多,故名。隶书 进一步使汉字失去象形性, 进一步使汉字失去象形性,汉 字完全意音化了。 字完全意音化了。这是汉字形 体的第二次大变革。 体的第二次大变革。
竖钩
运笔规律:起笔略顿,向右下行笔、 运笔规律:起笔略顿,向右下行笔、宜直而挺 使竖画挺拔有力出钩略顿后左上挑出。 腹,使竖画挺拔有力出钩略顿后左上挑出。
竖弯钩
起笔轻落,重笔下行、略弓背, 运笔规律:起笔轻落,重笔下行、略弓背, 然后顿笔出钩、锋势与下笔呼应。 然后顿笔出钩、锋势与下笔呼应。
戈钩
绩、议、读
(5)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 如:
葡、萄、蜀 、 葛
(6)勾衄笔不应直长。 如:
、在、尤 、 龙
(8)横长撇短; 如:
右、有
(9)横短竖长,撇捺应延伸。 如:
木、本、朱
(10) 横长竖短,撇捺应缩短。 如:
乐、集
(11)横长竖短。 11)横长竖短。 如:



八、目部与月部的写法



九、火部的写法


十、女部的写法

十一、王部的写法



十二、虫部的写法 十二、

十三、框形结构 十三、



十四、示字旁与衣字旁的写 十四、


十五、广字头、厂字头、 十五、广字头、厂字头、病字头



十六、单人旁与双人旁 十六、 他 行
十七、三点水与言字旁
(二)竖 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
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悬针竖
运笔规律:起笔顿笔、行笔逐渐上提、轻带出锋。 运笔规律:起笔顿笔、行笔逐渐上提、轻带出锋。
运笔规律:起笔顿笔、行笔力量均匀、收笔回带。 运笔规律:起笔顿笔、行笔力量均匀、收笔回带。
讨论:写好钢笔字的好处, 讨论:写好钢笔字的好处,结合自身 谈一谈。
夏商
商周
甲 骨 文
东晋
钟 鼎 文
两晋
春秋 战国

小 篆
秦汉
大 篆

行 书
楷 书
草 书
隶 书
汉 字 形 体 的 演 变
河南安阳出土大量殷 商时的牛胛骨、龟板, 商时的牛胛骨、龟板,刻 着许多文字,已自成系统, 着许多文字,已自成系统, 是为汉字形体第一阶段 甲骨文” “甲骨文”。


十八、提手旁


十九、大金旁 十九、


二十、草字头 二十、

花 节 笼 笑
三、汉字结构要点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
宇、宙 至、孟
(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 上。 如:
(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高右低。 如:
部、即
(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长左短。 如:
(十一)横钩 下笔向右写横,行笔至起钩处顿 十一) 笔向左下轻快钩出,要把力量送到笔尖。 (避免出现双角)
运笔规律:下笔向右写横,行笔至起钩处顿笔向左下 下笔向右写横, 轻快钩出,要把力量送到笔尖。 轻快钩出,要把力量送到笔尖。
(十二)横撇、撇折、撇点 十二)横撇、撇折、
撇折
运笔规律
撇折点
运笔规律
友、及、反 、 皮 修、参、须 、 形
(27)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顶着上撇的中间。 27)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顶着上撇的中间。 如;
(28)以右部为主的字,右部可丰满些。 28)以右部为主的字,右部可丰满些。 如:
施、腾、靖
(29)以左部为主的字,左部应大些。 29)以左部为主的字,左部应大些。 如:
运笔规律:凌空取势、起笔起落、左下重按即收、 运笔规律 凌空取势、起笔起落、左下重按即收、呈下府之势 凌空取势
(六)提 提画写法是,下笔较重,由重到轻向右上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