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硕-银杏的常见病害 -论文

李硕-银杏的常见病害 -论文

毕 业 设 计(论 文)

银杏的常见病害

专 业

植物保护

学生姓名 李硕

班 级 植物保护

学 号 120215106

指导教师(职称) 曹丹

完成日期 2016.3.31

1

摘要: 银杏树由于受气象、环境等因素影响,使其在生理、组织和形态上发生病理变化,导致生长不良,长势衰弱甚至枯死。此文章对银杏病害发生症状原因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病害;因素;发生情况;防治方法

目 录

2

摘要

引言 ............................................................... 1

1造成银杏病害的发生的几大因素 ..................................... 1

1.1温度 ........................................................ 2

1.2光照 ........................................................ 2

1.3土壤 ........................................................ 2

1.4水分 ........................................................ 2

2.常见的银杏病害

2.1真菌性病害 .................................................. 3

2.2生理性病害 .................................................. 3

3. 银杏叶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3.1.2根腐病 .................................................... 4

3.1.3茎腐病 .................................................... 4

3.1.4叶枯病 .................................................... 4

3.2虫害防止 .................................................... 4

3.3银杏病虫害防治 ............................................... 5

3.4银杏病虫害得预防.............................................5

参考文献 ........................................................... 6

致谢 ............................................................... 7

3

引 言

银杏(Ginkgo biloba L.),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出现在几亿年前,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所以银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称。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等26种。银杏树的果实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药用价值。

1.造成银杏病害的发生的几大因素

1.1 温度

温度是影响银杏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银杏树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生长在温带和亚热带。年平均温度在8~20℃范围内都适合银杏树生长,但以16℃最为适合。大多数银杏树生产地区的年平均温度都在14~18℃之间。所以,4~8月份病害的爆发期忽冷忽等原因发生银杏的茎腐病和叶枯病 。

1.2光照

银杏是喜光的树种天然散生于阳坡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之中。银杏树冠受荫蔽或种植密度过

大光照不足,银杏树生长结实不良。光照强度和光合强度有密切的相关性,一般用饱合曲线来表示,当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氧相等时,即为该植物的光补偿点,此时就不能积累养分。如果光照过强时间过长应及时给幼苗遮阳处理否则会发生银杏茎腐病等病害

1.3土壤

银杏为阳性树,喜适当湿润而排水良好的深厚壤土,适于生长在水热条件比较优越的亚热带季风区。在酸性土(pH4.5)、石灰性土(pH8.0)中均可生长良好,而以中性或微酸土最适宜,不耐积水之地,较能耐旱,单在过于干燥处及多石山坡或低湿之地生长不良。银杏寿命长,有3000年以上的古树。初期生长较慢,寿命长,蒙蘖性强。雌株一般20年左右开始结实,500年生的大树仍能正常结实。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动展叶,4月上旬至中旬开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子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落叶。邳州银杏种植区的PH值在6.0~7.2的范围内,是银杏最好的生长环境。

1.4水分

银杏各器官含有不同量的水分。根、茎、枝、叶含水量50%左右,果实含水量约80%。银杏的生命活动是以水为介质的,水分能使树体各部分保持膨胀和新鲜状态。所以,水分在银杏的生命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生态因子。在干旱的季节和地区对肥力不足,保水能力差的的种植地区应该适当的灌水。银杏抗旱能力较强,但在生长发育主要时期仍应适当浇水。

4

2.常见的银杏病害

2.1真菌性病害

银杏茎腐病的病原菌为球壳孢目、球壳孢科,大茎点属的炭腐病菌Macrophomiaphas~oli(Maubl)Ashby。是本地银杏的主要病害之一。病理症状:发病初期幼苗基部变褐,叶片失去正常绿色,并稍向下垂,但不脱落。感病部位迅速向上扩展,以至全株枯死。病苗基部皮层出现皱缩,皮内组织腐烂呈海绵状或粉末状,色灰白,并夹有许多细小黑色的菌核。此病病菌也能侵入幼苗木质部,因而褐色中空的髓部有时也见小菌核产生。此后病菌逐渐扩展至根,使根皮皮层腐烂。如用手拔病苗,只能拔出木质部,根部皮层则留于土壤之中。

发生规律:茎腐病菌通常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属于弱寄生真菌。在适宜条件下自苗木伤口处侵入。因此,病害发生与寄主和立地环境条件有关。苗木受害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表温度过高,苗木基部受高温灼伤后造成病菌侵入。苗木木质化程度越低此病的发病率越高。在苗床低洼积水时,发病率也明显增加。银杏扦插苗,在6~8月份当苗床高温达30℃以上时,插后10~l5d即开始发病,严重时大面积接穗发黑死亡。试验证明,拮抗性放线菌能有效的抑制该病病菌的蔓延扩散。

邳州世博银杏苗木基地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发现江苏地区7月初气温上升,以后并出现长期持续的高温天气,银杏茎腐病在7月中旬开始出现。

防治方法:银杏茎腐病发病的原因,现今应以预防为主。

①提早播种争取土壤解冻时即行播种,此项措施有利于苗木早期木质化,增强对土表高温的抵御能力。

②.合理密播密播有利于发挥苗木的群体效应,增强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抗力。试验证明,苗木密度愈小发病率愈高,密度愈大发病事愈低。

③防治地下害虫苗木受地下害虫的危害之后;极易为茎腐病菌所感染,因此,播种前后一定要时刻注意消灭地下害虫。

④防止苗木的机械损伤当年生播种苗或一年生移植苗在松土除草或起苗栽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损伤苗木的根茎,否则极易引起茎腐病的发生。

⑤遮荫降温为防止太阳辐射地温增高,育苗地应采取搭荫棚、行间覆草、种植玉米,插枝遮阳等措施以降低对幼苗的危害。

5

⑥灌水喷水在高温季节应及时灌水喷水以降低地表温度,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喷溉,更有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G.药物和生物防治结合灌水可喷洒各种杀菌剂如托布津、多菌灵、波尔多液等。也可6月中旬追施有机肥料时加入拮抗性放线菌,或追施草木灰/过磷酸钙(1/0.25)并加入拮抗性放线菌。

2.2生理性病害

银杏生理性黄化病是由于土壤中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引起的。发病轻微的叶片仅先端部分黄化,呈鲜黄色,严重时则全部时片黄化。由于叶片早期黄化,又导致银杏叶枯病的提前发生;8月间整个叶片即变褐色枯干而大量脱落。

发生规律:银杏早期黄化病系非生物侵染所致。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为:水分不足、地下害虫危害、土壤积水、起苗伤根或定植窝根以及土壤缺锌等。

发生情况:再细沙土中酸性土以及有机物少的土壤中,一出现缺钾症,该症状出现在苗木的茎叶上,常发生苗木的幼苗上,老叶极少发病土壤PH值高石灰质多和含鳞量高的苗圃容易发生 。

防治措施:凡是土壤PH值高石灰质多和含鳞量高的果园容易发生失绿症,可根外亚铁盐浓度0.5%~1.0% 年喷2~3次。

①施多效锌:5月下旬每株苗木施多效锌140g,发病率可降低95%,感病指数也明显降低。

②及时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③防止土壤积水,加强松土除草,改善土壤通透性能。

④保护苗木不受损伤,栽植时防止窝根、伤根。

⑤适时灌水,防止严重干旱。

6

3.银杏叶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3.1.2根腐病

病原菌为镰刀菌。病菌从根部侵入,一般在 6 月份发生。使根部腐烂脱皮,木质部呈黑褐色,叶片逐渐萎蔫、干枯。排水不良、苗木过密的阴湿圃地发生率较高。其防治方法是

① 及时拔掉病株烧毁;

②发病期用 70% 托布津 1000 倍液喷雾;

③ 及时排除积水,搞好间苗。

3.1.3茎腐病

病菌易侵入苗茎,有两种情况:

① 幼苗出土后苗木木质化程度低。尤其在无遮阴措施,不能及时浇水降低地表温度的情况下,更易感染。病菌侵入苗茎后,发生褐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引起茎部腐烂,呈猝倒状。一般发生在 6 月上旬。其防治方法一是及时浇水;二是连喷 3 次 800 倍多菌灵进行防治。

② 7 月份左右,连续降雨和持续高温,使苗木茎部灼伤,苗木茎部变褐色,内皮层组织腐烂,逐渐扩展致根部,叶片逐渐死亡下垂。低洼易积水的苗圃地较易发生。其防治方法一是高温天气要搭阴棚在苗木行间覆草降低土壤温度,有条件的及时灌溉。阴雨天要注意排水,二是发病期间喷 1% 硫酸亚铁溶液,控制蔓延,三是防止人为碰伤苗木。

3.1.4叶枯病

黄色部位逐渐变褐坏死,病害初期叶先端变黄。逐步扩展为整个叶片变为褐色脱落。一般苗木生长过密、通风不良的苗圃地发生较严重。其防治方法是发病时喷多菌灵 800 倍液。

3.2虫害防治

①土壤消毒。对钙质土壤每 667 ㎡用过筛的农用硫酸亚铁细粉 15 ㎏或喷洒多菌灵和 2.5%

敌百虫粉 2.5 3 ㎏。对非钙质土用过筛的熟石炭粉 15 20 ㎏进行消毒;

② 堆青草拌敌敌畏等药液诱杀害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