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

●比热定义:质量为1g纺织材料温度变化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
导热系数λ定义:材料厚度为1m,两表面之间温差为1℃,每小时通过1m2材料所传导的热量。

单位:Kcal/m·℃·h;W/m·℃
2. 影响纤维导热性能的因素
●分子量的大小在同一温度下,分子量越高→λ↑。

●温度与回潮率的影响T↑λ↑因为随温度增加,分子的振动频率加大,使
热量能籍得到更好的传递。

水分越多,λ越大,保暖性越差.在同样温湿度条件下,吸湿能力比较好的纤维,导热性比较好。

(3)三种力学状态:
玻璃态:分子链段运动被冻结,显现脆性
高弹态:分子链段运动加剧,出现高弹变形
粘流态:大分子开始变形
热塑性——将合成纤维或制品加热到Tg以上温度并加一定外力强迫其变形,然后冷却并去除外力,这种变形就可固定下来,以后遇到T<Tg时,则纤维或制品的性状就不会有大的变化。

这种特性称之为热塑性。

热定型——就是利用合纤的热塑性,将织物在一定张力下加热处理,使之固定于新的状态的工艺过程。

(如:蒸纱、熨烫)
●纤维的光泽实际上是:
正反射光、表面散射反射光和来自内部的散射反射光的共同贡献。

●透射光决定纤维的透明程度。

●评价光泽应同时考虑两个方面:
反射光量的大小和反射光量的分布规律
反射光量很大,分布不均匀——“极光”;
反射光量很大,分布较均匀——“肥光”。

(2)影响纤维光泽的因素:.纵面形态,截面形状,层状结构
常用的方法有:手感目测法、显微镜观察法、燃烧法、化学溶解法、着色法、红外吸收光谱法等
短纤纱的基本加工工序:开松、除杂和混合,成条,牵伸,加捻纱线卷装
加捻对单纱即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捻度较小时——积极因素起主导,
∴捻度↑,纱强力↑;
●到临界捻度ak时纱线强力最大。

●当捻度>ak时——消极因素变成起主导,
捻度再↑,纱强力↓
(2)对单纱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单纱断裂伸长率由三部分组成:
①纤维间相对滑移产生的伸长
②纤维的伸长
③纤维倾角↓和纱直径↓(变细)引起伸长。

在实用的范围内,后两者的影响是主要的,
∴纱的断裂伸长率随α增加而增加,当捻度很大时,纱断裂伸长
(1)股线强力
一般:股线强力>组成股线的单纱强力之和
原因:
①并合改善了条干均匀度
②并合作用使单纱之间及纤维之间的接触压力↑,不易滑移
滑脱长度(Slide length)
定义:短纤维纱中周围纤维对一根纤维切向阻力的总和。

等于该纤维断裂强力所对应的长度。

滑脱长度大小没有确定值。

决定于:纤维的形态尺寸,表面性状,机械性质及纱线结构等。

纤维长度越大,长度不匀率越小,则滑脱纤维数量就越少,纱强力越大。

造成纱线不匀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①纤维本身在纱中的随机分布产生的不匀--随机不匀
②纺纱过程中工艺及机械因素附加的不匀--附加不匀
一、纱线加捻的目的作用
短纤纱—加捻使纤维之间抱合得更加紧密,
使纱具有一定物理机械性质。

长丝—改善加工性,提高抗起毛起球、
抗勾丝性,强捻使织物风格独特
纤维的双折射:平行偏振光沿非光轴方向投射到纤维上时,除了在界面上产生反射光外,进入纤维的光线被分解成两条折射光,称之为纤维的双折射
介电损耗: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引起发热的能量消耗,称为介电损耗。

1.已知某绢纺纱的捻度为30(捻/10cm),其公制支数为75S,投影法测得其纱的
平均直径为0.15mm ,试求公制捻系数αm 以及捻回角β。

若单丝纤度为2D ,问纱截面中平均多少根纤维?(附加题:可以尝试计算一下此纱的密度δy ) Tm =30×10=300捻/m
;34.64m α=
==; 3.140.1530tan 0.14100100
t
dT πβ⨯⨯===;β=arctan0.14; 1000100013.3375
t m N N ===(tex );
3tan 892300.148920.77(/)
t T g cm βδ=
== N D =9Nt =9×13.33=119.97(D );n =119.97/2≈60(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