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级社工师《法规与政策》真题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社会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B )。
A.社会政策是价值中立的B.社会政策是政府为实现社会目标而采取的社会行动的总和C.公共政策是社会政策的重要领域之一D.社会政策由经济政策、环境政策等各种具体的政策组成【答案】B【解析】社会政策是公共政策中的重要领域之一。
概括起来看,社会政策是政府在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实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社会行动的总和。
其实质是政府为老百姓提供社会保障和其他各种社会服务方面承担责任的行动。
2.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主要是( B)。
A.社会捐赠资金B.政府财政预算资金C.福利彩票公益金额D.企业缴纳的就业保障金【答案】B【解析】《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对城市低保的资金来源作出了如下规定:①城市低保所需资金,由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②中央财政对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给予专项补助;③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城市低保提供捐赠、资助;所提供的捐赠、资助,全部纳入当地城市低保资金。
3.某县民政局在低保审批工作中,发现某低保申请人的家庭人均收入明显高于本县低保标准,因此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
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该民政局在决定作出后,应当(A),并说明理由。
A.书面通知申请人B.当面口头告知申请人C.通过街道办事处通知申请人D.通过居委会通知申请人【答案】A【解析】审批城市低保待遇,由其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初审,并将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管理审批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人提出申请之日起的30日内办结审批手续。
对不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条件的,管理审批机关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4.甲、乙两乡同属丙县管辖,甲乡因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元;乙乡由于地处偏僻,经济落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为3000元,甲乡村民老陈和乙乡村民老刘,因家庭贫困分别向所在乡人民政府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两人适用的低保标准应当(B)。
A.由甲乙两乡人民政府分别确定的各乡标准B.是由丙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全县统一标准C.不低于丙县最低工资水平D.不低于丙县平均生活水平【答案】B【解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确定,并报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要随着当地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适时进行调整。
5.老李一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今年老李一家的总收入比去年增加了200元,但人均年纯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生活保障标准。
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未变的情况下,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民政部门要及时按程序为老李一家办理(D)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手续。
A.补发B.增发C.停发D.减发【答案】D【解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原则上按照申请人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与保障标准的差额发放。
本题中,老李一家总收入增加,相应人均年纯收入也增加。
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未变的情况下,应该办理减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手续。
6.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D )。
A.最低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居民最低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调整一次B.最低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居民最低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C.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调整一次D.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答案】D【解析】《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在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的具体制定上,《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则规定: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布执行,也可以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制定,报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此外,民政部、财政部对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制定工作负有指导责任。
7.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
下列正确的是(B )。
A.医疗救助对象包括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B.医疗救助内容包括住院救助和门诊救助C.要获得医疗救助,申请人须向居住地县级人民医院提出申请D.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核医疗社会救助申请材料,并签署审批意见【答案】B【解析】按照2005年《城市医疗救助意见》的规定,城市医疗救助的对象主要有两类:①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②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众。
依照2003年《农村医疗救助意见》的规定,农村医疗救助的对象也主要有两类:①农村五保户,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②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
2009年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应该在切实将城乡低保家庭成员和五保户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的基础上,逐步将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这里所指的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主要包括低收人家庭重病患者以及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
所以A项不正确。
B项,要完善救助服务内容,根据救助对象的不同医疗需求而开展医疗救助服务。
要坚持以住院救助为主,同时兼顾门诊救助。
C项,城市医疗救助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
农村医疗救助医疗救助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申请人(户主)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D项,城市医疗救助中,区(县)民政局核实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申请书及相关资料。
农村医疗救助中,县级民政部门对乡镇上报的有关材料进行复审核实,并及时签署审批意见。
本题中,只有B项表述正确。
8.老洪一家居住在甲市乙街道一间20平米的一居室,家庭户籍所在地为丙市丁街道。
老洪日前遭遇车祸瘫痪在床,需聘请专人照顾。
老洪与其子小洪商议,欲申请廉租住房。
根据《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申请廉租住房的书面申请应当(D)提出。
A.由小洪向甲市乙街道办事处B.由小洪向丙市丁街道办事处C.由老洪向甲市乙街道办事处D.由老洪向丙市丁街道办事处【答案】D【解析】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应当由户主向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
本题中,应由户主老洪,向其户口所在地,即丙市丁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
9.根据《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新建廉租住房的单套建筑面积方米以内(C )。
A.30B.40C.50D.60【答案】C【解析】新建廉租住房应当将单套的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并根据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需要,合理确定套型结构。
10.根据《法律援助条例》,公民就国家赔偿事项申请法律援助,应当向( A)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
A.赔偿义务机关B.赔偿义务机关上级机关C.申请人户籍D.申请人居住【答案】A【解析】《法律援助条例》规定,请求国家赔偿的,向赔偿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11.甲、乙、丙、丁四人在某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甲隐瞒了自己在该市还有一个哥哥,乙因为与父母争吵离家出走,其父母来到救助管理站寻找;丙在救助期满当天突患阑尾炎,需入院治疗;丁觉得在救助管理站受约束,私自离开。
以上四人中,救助管理站应当继续实施救助的是( C)A.甲B.乙C.丙D.丁12.根据《灾害应急救助工作规程》,突发性灾害发生后,各级民政部门根据灾害发展态势和程序,及时启动本级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救助措施,确保( B)小时内各项救灾措施落实到位。
A.12B.24C.36D.4813.某地连遭雷暴雨灾害,部分村民房屋受损。
根据《灾区民房恢复重建管理工作规程》,下列家庭中,不属于政府恢复重建补助对象的是(B )A.老王一家,部分房屋倒塌B.老赵一家,房屋进水家电严重受损C.老林一家,房屋全部倒塌D.老方一家,房屋损坏严重必须修复14.甲县乙乡小徐欲设立一家为失能、失智老人服务的养老机构。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小徐应当向( B)申请行政许可。
A.乙乡人民政府B.甲县民政局C.甲县卫生局D.甲县人民政府15.小项经常遭受家庭暴力,欲依法维权。
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和《仲裁法》,小项依法维权的途径不包括(D )。
A.向公安机关报案B.向人民法院起诉C.向妇女联合会投诉D.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16.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流浪的第一责任主体是(A )。
A.家庭B.学校C.社区D.政府17.小丽在一所招收聋哑儿童的普通小学担任音乐教师。
小丽会手语,很快和学校里的聋哑学生熟悉起来。
学校因势利导,安排小丽做手语翻译,聋哑学校的校园生活因此更加方便。
根据《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小丽应当享受(C )。
A.特殊教龄津贴B.特殊职务津贴C.特殊教育津贴D.特殊加班津贴18.根据《婚姻法》,人民法院审理的以下离婚案件,经调解无效,符合准予离婚法定情形的是( D)。
A.小丽与公婆关系冷漠并时有争执,丈夫起诉离婚,小丽以感情未破裂为由不同意B.小云的丈夫是军人,双方聚少离多,感情日益冷淡,小云起诉离婚,丈夫以感情未破裂为由不同意C.小强长期无业,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妻子起诉离婚,小强以感情未破裂为由不同意离婚D.小军沉溺赌博屡教不改,妻子起诉离婚,小军以感情未破裂为由不同意19.老李夫妇育有一子一女,其子常年居住国外,其女儿女婿遭遇车祸离世。
老李夫妇与孙子一起生活,外孙女时常前来看望。
日前,老李因病去世。
根据《继承法》,下列人员中,无权继承老人遗产的是(B )。
A.老李的儿子B.老李的孙子C.老李的老伴D.老李的外孙女20.老王夫妇婚后多年不育,依法收养女婴招娣后,生下一对龙凤胎天天和亮亮。
儿女成人后,老王的老伴离世,老王与蔡女士再婚。
蔡女士儿子大刚已成家立业,支持母亲再婚,时常来探望母亲。
而天天、亮亮反对父亲再婚,很少回家看望老王。
年初,老王突发脑梗塞去世,生前未订立遗嘱。
老王遗产应由( A)继承。
A.蔡女士、招娣、天天、亮亮B.蔡女士、大刚、天天、亮亮C.蔡女士、大刚、招娣D.天天、亮亮、大刚21.小雨自幼因父母无力抚养,被王老伯依法收养。
成年后,小雨与王老伯依法协议解除了收养关系,但未与生父母恢复权利义务关系。
近日,小雨生父病故,留下一笔债务。
王老伯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根据《收养法》,小雨应当(C)。
A.代偿生父留下来的债务B.给付生母生活费C.补偿收养期间王老伯支出的教育费D.给付王老伯生活费22.2000年,索某与蒋某结婚,双方均为再婚,索某与前妻育有一子小强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