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示式只能适用于(2)(1)理想气体(2)封闭体系(3)孤立体系(4)敞开体系2、一封闭体系,当状态从A到B发生变化时经历二条任意的不同途径,则(3)(1)Q1=Q2(2)W1=W21(3)Q1+W1=Q2+W2(4) ∆U=0 A 2 B3、25︒C时有反应C6H6(l)+7.5O2=3H2O(l)+6CO2(g),若反应中各物质均可视为理想气体,则其 ∆H与 ∆U之差约为( 1 )∆H=Qp=Q1 ∆U=Q1+W1 所以求W1(1)-3.7kJ (2)1.2 (3)-1.2 (4)3.74、若已知H2O(l)及CO(g)在298K时的标准生成焓 ∆fH o m分别为-242及111kJ.mol-1,则反应H2O(l)+C(s)=H2(g)+CO(g)的反应热为( 4 )kJ(1)-353 (2)-131 (3)131 (4)353 H产物-H反应物=Qp5、已知25︒C时反应的½H2 (g)+½Cl2(g)=HCl(g)的∆H为-92.5kJ,则此时反应的∆U( 4 )(1)无法知道(2)一定大于∆ H (3)一定小于 ∆H (4)等于 ∆H6、1mol液体苯在298K时置于弹式量热计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同时放出热量3264kJ,则其等压燃烧热Qp约为( 4 )kJ(1)3268 (2)-3265(3)3265(4)-32687、已知反应H2(g)+½O2=H2O(g)+的∆ H,下列说法中,何者不正确?( 2 )(1) ∆H是H2O(g)的生成热(2) ∆ H是H2(g)的燃烧热(3)∆ H与反应的 ∆U数值不等(4) ∆H是负值8、已知反应CO(g)+ )+½O2=CO2(g)的 ∆H,下列说法中何者是不正确的?( 1 )(1) ∆H是CO2(g)的生成热(2) ∆H是CO(g)的燃烧热(3) ∆H与反应的 ∆U数值不等(4)∆ H是负值9、 H=Qp 的适用条件是( 4 )(1)可逆过程 (2) 理想气体(3) 等压的化学反应(4)等压只作膨胀功10、反应在298K时CH3CHO(g)=CH4(g)+CO(g)的 ∆H为-16.74kJ.K-1,并从各物质的Cp值可知反应 ∆ Cp的值为16.74J.K-1,则该反应的反应热为零时,反应温度约为( 1 )(1)1298K (2)1000K (3)702K (4)299K11、3mol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初态T 1 =300K,P1=1atm反抗恒定的外压0.5atm作不可逆膨胀,至终态T2=300K,P2=0.5atm 。
对于这一过程的Q、W、 ∆U、 ∆H,请选择一组正确的值。
(4) Q W ∆ U ∆ H(1) -3741J 3741J 0 0(2) 3741 -3741 7482 0(3) -3741 3741 -7482 -7482(4) 3741 -3741 0 012、在0℃和P o下,冰熔化为水,由于过程的温度和压力恒定,所以(4)(1)∆U=0 (2)∆H=0(3)∆H<0 (4) ∆H>0⏹1、在一绝热的刚性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使物系的温度从T1升高到T2,压力从P1升高到P2,则( 2 )⏹(1)Q>0,W>0,∆U>0 (2) Q=0,W=0,∆U=0⏹(3)Q=0,W>0,∆U<0 (4)Q>0,W=0,∆U>0⏹2、在孤立系统中进行的变化,∆ U,∆ H的值为( 4 )⏹(1) ∆ U>0,∆H>0 (2) ∆ U=0,∆H=0⏹(3) ∆ U<0,∆H<0 (4) ∆ U=0,∆H无法确定⏹3、在-20︒C和P o下,1mol的过冷水结成冰,则物系、环境及总熵变应该是( 2 )⏹(1)∆S体 <0 ,∆S环 <0,∆S总 <0⏹(2)∆S体 <0 ,∆S环 >0,∆S总> 0⏹4、对于纯物质在P o和凝固点以上某温度时,其固体和液体的摩尔熵,摩尔焓和摩尔自由能的关系是()⏹H(s)<H(l),S(s)<S(l),G(s)>G(l)⏹5、反应C(s)+O2 (g)=CO2 (g),∆Ho (298K)<0若将此反应放在一个恒容绝热容器中进行,则该系统的温度∆T>0,∆U=0,∆H>0(注:W’ =0)⏹6、在300K,Po 和W’ =0条件下,反应⏹CH4 (g)+2O2 (g)=CO2 (g)+2H2 O(l)过程的⏹Q( 2 ),W( 1 ),∆ U( 2 ),⏹∆ H( 2 )⏹ (1)>0 (2)<0 (3)=0 (4)无法确定⏹7、在绝热,等压,W’=0的封闭系统内发生下列反应H2(g)+½O2(g)=H2O(g),使系统的温度升高,体积变大,此过程的W(<0 ),∆U(<0 ),∆H(=0 ),∆S(>0 )⏹8、2mol某理想气体,其Cv,m=2.5R,由600K,400kPa的始态变为600K,200kPa的终态,此过程的W( 4 ), Q( 4 ),∆U( 3 ), ∆H( 3 ),⏹∆S( 1 ), ∆G( 2 )⏹(1)>0 (2)<0 (3)=0 (4)无法确定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习题1、1mol的理想气体在TK时经一等温可逆膨胀过程,则对于物系其( 3 )① ∆U>0② ∆S=0③ ∆S>0④ ∆S<02、液态水在100℃及1atm下汽化,则该过程( 4 )① ∆H=0 ② ∆S=0③ ∆ A=0 ④ ∆G=03、Pb的熔点为327℃,熔化热为4.86kJ.mol-1,则1molPb在熔化过程中的熵变( 3 )①14.9J.K-1②-14.9③8.10④-8.104、1mol的理想气体在273K时从1atm等温可逆膨胀到0.1atm,则过程的∆ G 为( 4 )①1249J.mol-1②5226J.mol-1③5226cal④-5226J ∆G=-nRTlnp2/p15、任意可逆循环的熵变化( 3 )①一定是正值②一定是负值③一定是零④一定是温度的函数6、1mol的理想气体在298K和1atm下作等温可逆膨胀,若过程为∆ G为-2983J,则其终态压力约为( 2 )①0.05atm②0.3③0.2④0.00657、在723K时反应在NH4Cl(s)=NH3(g) +HCl(g)的 ∆G o为-20.8kJ, ∆H o为154kJ,则反应的 ∆S o为( 1 )①239J.K-1②0.239③182④0.1828、在298K时气相反应H2O+3NO2=2HNO3+NO的 ∆G o为16.255kJ。
已知298K各物质的 ∆f Gmo:NO86.69,NO251.84,H2O-228.6kJ.mol-1,则HNO3的 ∆fGmo为( 3 )①-247.2②-143.52③-71.76④71.76kJ.mol-19、使一过程其G=0应满足的条件是( 4 )①可逆绝热过程②等温绝热只作膨胀功的过程③等温等压且只作膨胀功的可逆过程④等温等容且只作膨胀功的可逆过程10. 101325Pa,373.2K下水蒸发为水蒸气,这过程系统哪一种热力学函数变化为零?( 4 )①∆U ②∆ H ③∆S ④∆G•第四章相平衡• 1.在α、β两相中都含有A和B两种物质,当达到相平衡时,下列情况何种正确?( 4 )•(1) μA(α)=μB(α) (2)μA(α)=μA(β)(3)μA(α)=μB(β)(4)μA(α)=μA(β)和μB(α)=μB(β)•2.根据相律,CaCO3(s)与CaO(s)和CO2(g)达平衡时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为( 1 )•(1)K=2,φ=3,f=2(2)K=2,φ=3,f=1•(3)K=3,φ=2,f=3(4)K=2,φ=2,f=2• 3.在一个真空容器中放入过量的NH4I(s)及NH4Cl(s),并发生下列反应:•NH4I(s)=NH3(g)+HI(g)•NH4Cl(s)=NH3(g)+HCl(g)•求此平衡系统的相数φ; 组分数K;自由度数f。
•φ=3,K=5-2-1=2,f= K-φ+2=2-3+2=14.在标准压力下,用水蒸气蒸馏法提纯某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时,系统的沸点( 1 )①必低于373.2K ②必高于373.2K③取决于水与有机物的相对数量④取决于水与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5.完全互溶的二组分溶液,在xB=0.6处,平衡蒸气压有最高值,那么组成xB=0.4的溶液在气-液平衡时,xB(g)、xB(l)、xB(总)的大小顺序为( xB(g)> xB(总)>xB(l))。
xB=0.4的溶液进行精馏,塔顶将得到(最低恒沸混合物)。
•7.FeCl3和H2O能形成四种固体水合物:FeCl3.6H2O(s),2FeCl3.7H2O(s),2FeCl3.5H2O(s),FeCl3.2H2O(s),该固-液系统在20ºC以上温度平衡共存的最多相数为( 3 )•(1) 2 (2)3 (3)4 (4)5•8.在二组分系统恒温或恒压相图中物系点与相点一致的是( 1 )•(1) 单相区(2)两相平衡区•(3)三相线(3)不存在9.在相图上,当系统处于下列哪一点时只存在一个相?( 3 )(1) 恒沸点(2)熔点(3)临界点(4)低共熔点10.固体NH2CO2NH4(s)放入真空容器中按下式分解并达到平衡: NH2CO2NH4(s)=2NH3(g)+CO2(g),系统的组分数为( 3 ) (1)1 (2)2 (3)3 (4)411.A和B组成的二元混合物相图,当对组成为x的混合液进行精馏分离时,最后所的液体是( )(1)恒沸混合物(2)纯A (3)纯B (4)组成为x的溶液12.对于二组分气液系统,哪一个可以应用精馏的方法使二个纯组分完全分离?( 1 )(1) 近于理想的液体混合物(2)形成最大正偏差的液体混合物(3)形成最大负偏差的液体混合物(4)部分互溶的液体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