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的影像学诊断
68
2012-11-3
动脉瘤 Aneurysm 动静脉畸形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AVM 动静脉瘘 Arteriovenous fistula 颅内血肿 Intracranial Haematoma 血管狭窄、血栓和栓塞 Vascular Stenosis, Thrombosis, Embolism
35
36
Parenchyma:脑实质,出血还是梗塞——CT平扫, 必要时MRI Pipes:血管病变的有无——血管CTA,MRA,必 要时DSA Perfusion:是否存在半暗带: CT灌注检查,必要 时MR灌注检查 Penumbra:有或无,选择适合治疗的病人,预测 治疗效果
37
83
2012-11-3
多见于硬脑膜中动脉断裂,出血积存于颅骨 内板和硬膜之间。 因为硬脑膜和颅骨内板之间的连接十分紧密, 所以血肿的张力很高,多呈梭形,比较局限; 一般不跨越颅缝,因为硬膜与颅缝是愈合着 的不能分离。 典型CT表现:范围较小的脑外梭形高密度病 变,多见于颞顶区,骨窗常显示颅骨骨折, 常伴占位效应。
◦ 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秒
18
CT灌注成像的优点:与MRI, xenon-C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和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T相比
◦ 平扫CT后,在多层螺旋CT上很快获得
◦ 可定量、定性评价BF,BV和MTT
5
(一). CT图像特点
层面图像( slice):
轴位(横断位)是基本的图像位 冠状,矢状,斜冠状,斜矢状,曲面…… 计算机处理 象素点,矩阵,对比的调节 后处理
6
非实时
数字化
重建
单位:HU
(Hounsfield Unit)
代表的意义:物质或组织吸收射线后
射线的衰减量,与物质的密度相关
44
发 病 三 个 月 后
45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为长T1和长T2信号病变,
即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 在T2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
46
2012-11-3
急性脑梗塞
2012-11-3 47
右侧小脑半球梗塞,平扫及增强扫描
48
穿动脉
Perforating arteries 小 (< 1cm), 常为多发 占脑卒中的 15%-25% 好发部位:基底节、深层白质 鉴别:扩张的血管间隙/脱髓鞘
69
2012-11-3
70
2012-11-3
7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72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73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7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75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15
From Gray’s Anatomy 20edition
16
From Gray’s Anatomy 20edition
17
CT perfusion参数:
◦ 脑血流容积 ( blood volume,BV): 正常范围: 4–5 mL/100 g; ◦ 脑血流( blood flow,BF):正常范围:50–60 mL/100 g/min);
76
2012-11-3
77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CT平扫可以显示畸形血管团的血栓钙 化、局部脑萎缩、脑内或蛛网膜下腔 出血等间接征象。增强扫描显示迂回 弯曲的血管。 MRI检查可以显示信号流空的血管团。 DSA可以显示动静脉畸形(AVM)由畸 形血管团,有一条以上的供血动脉和 一条以上的回流静脉组成。
49
50
5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52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53
急性脑梗塞
54
2012-11-3
Infarction? Where?
55
56
常见原因:高血压、动脉硬 化 少见原因:血管畸形、动脉 瘤破裂、脉管炎、肿瘤出血 等。 常见部位:基底节区
57
2012-11-3
BV mapping
BF mapping
21
半暗带:MTT增加+中等程度BF降低 (>60%) +BV正常或增加 (80%–100% or higher)
BF
BV
MTT
半暗带:BV降低区域为缺血核心,BV正常而BF降低、 MTT增加的是半暗带
22
原理:H质子成像,主要组织学因素:质子密度、T1、T2 值流动效应等 空气、皮质骨、快速流动的血液表现为无信号或低信号, 呈黑色。 颅脑T1加权像上,脑组织为中等强度信号,灰质较白质信 号低,灰质较白质稍黑。 在T2加权像上,脑脊液为高信号,白色。灰质的信号较白 质高,灰质较白质稍白。 MR增强扫描:静脉注射钆-DTPA(gadolinium-DTPA),在 T1加权像上,病灶多表现为信号增高。
85
2012-11-3
86
2012-11-3
87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硬膜外血肿
88
2012-11-3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89
2012-11-3
硬膜外血肿
90
2012-11-3
91
硬膜外血肿,新鲜和慢性 2012-11-3
出血位于颅内脑脊液池 常见于外伤或小动脉瘤破裂
92
2012-11-3
93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9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95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范围:-1000~+3000
7
生物物质
CT值Hu
图像
气体
脂肪 水 软组织
-1000
-100 0 +22~+46
黑
凝固的血液
骨及钙化 致密骨
+55~+76
+80~+1000 +1000 白
8
平扫 白质 30
增强 32
灰质 脑脊液
35 6-10
43 6-10
9
10
全血(15g/dl)
32 Hu
等/暗
暗
65
2012-11-3
66
2012-11-3
67
2012-11-3
病因:先天动脉壁薄弱、动脉粥样硬化或细菌性 感染。 部位:好发于颅底Willis动脉环和血管的分叉处。 检查方法:血管造影是首选方法。 质量好的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 造影(MRA)可以部分代替血管造影。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 脑梗塞的影像学表现 脑出血的CT表现 硬膜下出血和硬膜外出血的鉴别诊断 脑血管病变什么检查是金标准 雾期、腔隙性脑梗塞
38
缺血/栓塞 脑实质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静脉和硬膜窦闭塞
80% 15% 5% 1%
39
急性期(1-5天)
亚急性期(6-21天) or isodense 慢性期(3周以后)
60
2012-11-3
6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62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63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6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脑内出血,磁共振图像的演化过程
时间 (日)
<1 0~2 2~14 10~21
红细 胞
23
SE - T1
FSE - T2
FLAIR - T2
25
MRV
26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弥散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 灌注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 PWI) 脑功能成像 (functional MRI, fMRI) 弥散张力成像(du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 频谱成像(MR Spectroscopy)
血浆
100%红细胞 血凝块
25 Hu
82 Hu 50-80 Hu
11
12
13
各向同性显示
14
CT angiography 可评价颅内外血管 中风时发现颈动脉、椎动脉内血栓
范围:主动脉弓到Willis动脉环
◦ 指导溶栓治疗,特别是动脉溶栓、机械溶栓 ◦ 发现颅外血管病变,指导介入治疗,手术治疗
78
2012-11-3
平扫
增强扫描
79
2012-11-3
T1WI
T2WI
80
2012-11-3
8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82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硬膜下(Subdural Hematoma) 硬膜外(Epidural Hematoma)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南京明基医院 放射科 王继琛
脑卒中(Str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