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论张居正的公文改革

简论张居正的公文改革


饮膳之景,整个构图纹饰可与一幅名家的工笔画媲美。此作品纹饰 专注,身姿飘逸,凝视着远处崖石上倾泻而下的飞瀑。老者身后为两
边缘打磨圆润,雕刻手法简练明快,天、地、水锦与张成、杨茂山水作 个仆人,一人伫立,一人端物从殿阁中欲出。天空、地面和水面用三种
品锦地相同,艺术风格亦一脉相承。
不同花纹锦地雕成,盘旁雕仰俯花卉组成的图案,内有“大明宣德年
第一,整顿制诰,复古崇实,树立皇帝权威,倡导朴实之风。张居
唐,臣工口是腹诽,视作笑料。各级廊庙衙门,都充斥着一批官棍衙 正改革公文,首先从代表皇权的制诰开始。在他于隆庆初上给皇帝
蠹,他们久浮宦海,熟谙于看风向写公文,揣摩意旨,迎合当道,看似 的改革纲领性文书《陈六事疏》中,张居正指出,国君的职责是主持
帝昏聩,内阁党争,吏治冗滥,官员苟且,职能部门玩忽职守,怠惰敷 遥法外。大臣奏革一弊,朝廷认为可行“,置邮传之四方”,结果却不过
衍。整个国家犹如一台生锈的机器,已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转。这种局 是公文旅行“,徒以文移关白了事”。官场软磨慢拖、阳奉阴违,甚至惟
面反映在公文上,集中表现为以下两点。
公文是从,公文来,公文去,照转照批,以公文代政治。
侃侃而道,言之凿凿,实则哗众取宠,例放空炮。“一事未建而论者盈 下达诏令,官吏的任务是贯彻执行命令。“君不主令则无威,臣不行
庭,一利未兴而议者踵至”,众议纷纭,多言乱听;还有在公文上弄虚 君令而致民则无法”,这是大乱之道。要使国家机器有机运转,制命
作假:隆庆二年,东南沿海倭寇侵扰福建,饱掠后遁出远洋,但当地 之辞首先要庄重得体,切实可行。命令之辞,乃一代典制,传之四方,
说,难于报闻”“;征发期会,动经岁月。催督稽验,取具空文。虽屡奉明 遵循的原则。作为政治家的张居正,首先拿代表皇权的制诰文书开
旨,不曰‘著实奉行’,必曰‘该科记著’”。因此之故“,上之督之者虽谆 刀,颇有擒贼先擒王的势头,这种策略无疑是要上行下效,给整个公
……………………………………………………………………………………………………………………………………………………… 厚,刻工细腻,运刀如笔。盒面雕二老庭园中赏花,童子在轩堂内备 瀑图八方盘”,盘中八方开光内雕殿阁长松,近处一老者临曲槛,神情
张成、杨茂的花卉题材作品,采用图案式的表现方法,雕盛开的 制”款,足边的“杨茂造”针划款尚隐约可见。张成、杨茂的雕漆,不仅
大朵花,旁衬小的花蕾,张成造“栀子纹剔红圆漆盘”,正中雕盛开的 享有盛誉,而且他们的雕漆风格,对明代雕漆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双瓣栀子花一朵,旁雕四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整个盘心花叶满布,朴
张成、杨茂以山水人物为题材的作品,都以画面疏朗,空旷辽阔, 今发现的最早的漆器制品。从上古时代一直到明清时期,漆器工艺
景物深远见长,多突出人物的活动,表现手法极为细腻,这类题材的 品在我国古代物质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
作品均施以几何纹锦地,多在景物之下,以三种不同的锦纹地,分别 载体,也是古代工艺美术的一朵奇葩。对漆器技艺的传承,《髹饰录》
将领在上呈公文中却掩败为胜,声言所部力战退敌,兵部尚书竟然 垂之后世,所关非小。隆庆六年,张居正在《明制体以重王言疏》中又
不作核实就给予褒扬奖赏。总的来说,政务之维系,全赖公文。任系 指出“,若制词失体,以致轻亵王言,则阁臣为不职矣”,皇命文书如
何事,无不以公文了之。而公文中又常是因循之词“,因”者陈陈相 果浮泛怪诞,惶惶议论,动辄千言,任性妄为,朝令夕改,则是自贬身
因“,循”者沿袭旧习。满纸不是浮言虚词,就是老生常谈。
份自毁威信。他强调“,制命之词,贵在简严庄重”,还说成化、弘治年
第二,公文办理方面,拖沓滞后,熟视无睹,阳奉阴违,推诿扯皮, 间,制诰之文都是简明有力的,所以要求“自今以后,凡为制诰,必须 案卷堆积,文牍主义。据文献记载“:近日以来,朝廷诏旨多废格不行, 复古崇实,毋得狥情饰辞,以坏制体……如此,庶王言重、国体尊”[1]。
简论张居正的公文改革
DANG'ANJIEDU 档 案 解 读
□ 河中叶,公文撰制浮夸空疏,因循敷衍,公文处理推诿拖拉,任其堆积。张居正起衰振堕,掀起公文改革,不仅当时效 果显著,对后世也颇多启发。
关键词 张居正 公文 改革
明朝中叶以后,国势渐衰、政风日坏。尤其是嘉靖、隆庆年间,皇 谆,而下之听之者藐藐”[3]。以至于有的当事人已经作古,罪犯因而逍
抄到各部概行停阁,或已题奉钦依,一切视为故纸,禁之不止,令之不 一切枝叶浮夸之辞,尽行删去,不虚美,不繁杂,简严庄重,实事求
从。至于应勘应报,奉旨行下者,各地方官尤属迟慢,有查勘一事而十 是,以实用为本,如此,方能恢复皇权威望,推动全副国家机器的运 余年不完者。文卷委积,多至沉埋。”“[2] 某事当议处矣,或牵于可否之 转。这是张居正对制诰公文提出的撰制要求,其实也是其他公文应
表现天空、水纹、地面。天锦用折转回头的单线,类似窄长的回纹,犹 的作用不容忽视,现在读来,依然有启示作用。
如天空飘浮着薄云,繁星闪烁;水锦用流畅的曲线,似波涛起伏;地锦 以斜方格或方格内刻多瓣形小花,如繁花似锦,这种锦纹的出现和运 用,既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又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杨茂造“剔红观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王伯敏.中同美术通史[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3]朱和平.中国工艺美术史[M].知识出版社,2004.
我国传统髹饰工艺历史悠久,技艺高超,古代劳动人民在这方
实生动。杨茂造“剔红花卉纹尊”,通体红润,尊口内外及腹部以数朵 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出土过一只朱
花满铺,代表了元代花卉题材作品的水准,饱满朴实,极富美感。
漆的木碗,埋在地下 7000 余年,重见天日时仍然鲜艳夺目,这是迄
第一,公文撰制方面,浮夸空疏,流于荒唐,因循守旧,弄虚作
面对这种状况,身为万历首辅的张居正,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不
假。当时文献记载:制命之辞“,过为夸侈,多至百千言,或本无实行, 遗余力、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当其冲的是公文改革。
虚为颂美;或事涉幽隐,极力宣扬。”[1]还有些诏令任性妄为,内容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