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感悟人生的句子篇一:于丹论语心得句子于丹论语心得经典句子(个人篇)1、《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2、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3、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4、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5、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是老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伤害。
6、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
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7、一个人的自信来自于他内心的淡定与坦然。
8、要做到内心的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
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重要。
9、做一个勇敢的人,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遗憾。
10、内心有一种在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这是因为他有着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11、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是让它过去,这样你才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的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12、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13、看到朋友做的不对的事情,你要真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别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
14、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
15、在其位,要谋其政,先把自己那个岗位做好,先不要操心别人的事。
16、慎言,就是说话要小心,不要说自己做不到的事。
17、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
18、能理解和尊重每一个人观点的合理性同时又能坚持自己的的观点。
19、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世很重要的一点。
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懂礼节。
20、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
21、我们要想交到好朋友,第一要有仁爱之心,愿与人亲近,有结交朋友的意愿。
第二要有辨别能力。
我们应结交那些可以完善自己品德,提高自身修养,丰富你的内涵的人。
22、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荣与隐痛,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轻易去触及他的隐痛。
23、你千万不能要求对方必须如何如何,每一个个体都是值得尊重的,朋友之间尤其要保留这种尊重。
24、要学会用减法生活。
你的心灵如果被所得堆满,最后就会累于得。
25、一个人志向至关重要,决定他一生的发展方向。
26、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
27、成功的职业,不一定是你心中的理想。
28、要学会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融入自己的生命。
29、恒心与定力--心理的依据与底线。
篇二:从容生活,淡定人生——读于丹的《论语》心得每晚习惯在睡前读一会书,无关乎内容,只是习惯在书香中入眠。
这几日一直在读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受颇深。
于丹教授用活泼直白的语言把圣人的道理诠释了出来,让你感觉圣贤们的目光穿越了五千年的历史,正温暖着你,让你感受到朴素的生活哲理,知道快乐的生活其实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于丹教授用质朴的言语传达给我们一种生活的态度,就是要有平和的心态,拥有一种淡定的从容。
平和的心态浸润你的身心时,你就会发现其实生活就在对你微笑。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心态”。
于丹的话语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
人生在世,难免有不如意的地方,如果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那我们的生活就会简单而快乐。
就像同样的三个人在干活,一个人只看到了自己在辛苦的劳作,另一个则高兴的说自己在建一堵墙,最后一个脸上始终充满了祥和,他说自己在建造一座城市,这就是心态所决定的态度,这个心态决定了一个人快乐与否。
在生活的长河中,我们要善于寻找我们身边的快乐。
当你在外奔波时,将所遇、所听、所感、所想的快乐尽情收集;当傍晚来临“满载而归”时,将快乐一一清点,生命将被点染得五彩缤纷。
我们在工作中同样也可以找到《论语》的影子。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孔子对学生的态度是循循善诱的,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和特点,让自己的学生量才而用,依据特点发展。
在这点上圣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像孔圣人那样,对我们的学生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少一些声色俱厉,多一些商榷的口气,养成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养成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格理想。
每读一遍,我都有一些感受,对生活,对人生,对工作,对家人······当我们品味人生时,我们可以把这份从容,这份淡定融进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在这个轮回中快乐的生活,“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虽不能达到这种境界,但我们可以拥有自己内心的安宁。
这是于丹告诉我们的,更是先贤们告诉我们的最朴素的道理。
篇三:读于丹《人间有味是清欢》有感:品味人生读于丹《人间有味是清欢》有感:品味人生懂得珍惜人生百年,有时候我们觉得三万六千个日日夜夜是那么漫长,有时候我们却觉得多少美好的岁月转瞬即逝。
究竟我们的心中有多少真挚的深情,能够经得起岁月的等待;究竟我们的一生中有多少没有实现的梦想和愿望,还能够经得起沧海桑田!于丹的新书《人间有味是清欢》,用朴实的语言,真诚的态度,以她自身的经历,为我们解读如何面对人生,如何化解困惑,如何面对文化,如何面对生活。
生活本身包含着人生百味,其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只有亲自经历品尝,才能懂得什么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真谛,才能懂得什么是我们所要的真正的幸福。
人生中有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沟沟坎坎,我们的内心时常被狂风暴雨所侵袭,被无常的困惑和遗憾所困扰,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种力量,一种来自内心的温暖,如何驱散阴霾,如何融化寒冬,如何化解忧愁和悲伤,如何治愈心灵的伤口,如何净化我们的心灵,洗涤我们的灵魂,拂去尘世的凡尘,让我们的心温暖、宁静、快乐、幸福。
正如于丹在书中所说,很多人说这个时代太浮躁,其实,身处浩渺的大千世界中,每个人只是其中一员,我们能做的是静下心来真诚地面对生活。
可以将自己置身于行走、绘画、音乐、读书的世界中,或者去养花、养鱼、听戏、喝茶,我觉得都可以。
只要让自己倾情投入,从中获得宁静从容,你就一定能找到生活的平衡点。
为什么很多人生活富裕了,却失去了欢乐,反而回忆起那些没钱的日子,原因就是在没钱的时候,生活得很朴实,感受的是真心;因为是真心,活得更踏实。
生活的每一天都值得我们去珍惜,我们无需羡慕灯红酒绿的醉生梦死,我们也无需依附那些狂嚣一时的达官贵人、爆发土豪,我们只需寻求自己内心的宁静。
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生活处处都有美丽的风景;只要你有一颗热情善良的赤心,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精彩的故事和深刻的感情。
豪华总不长久,得意也只是一时,持久的、持之以恒的,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平平淡淡的生活。
只有我们细细地用心品味,才会发觉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那么美好,即使是凡人小事,哪怕是花花草草,或者是一本书,一杯茶,我们都能从中品味出清新的芳香。
正因为我们用心思索,我们真心追求,我们懂得珍惜,哪怕没有钱,我们一样有精致的人生,哪怕不富贵,我们一样过着优雅的生活。
优雅的生活,不是来自于金钱,也不一定就是豪华排场,而是有丰富的内涵和涵养,而是有一颗丰富的善良之心,而是懂得互相珍惜,而是有滋有味的百味人生。
懂得珍惜,理解生活,不是没有困惑,不是一帆风顺,仍然需要追求,仍然需要付出,在人生路上依然会有意想不到的风风雨雨,但因为心里种植着百花的种子,我们的周围迟早会散发着百花的清香;心里有一个能够盛得下潮起潮落的大海,我们的生活自然不会畏惧各种狂风暴雨惊涛巨浪;心里装得下日月星辰,我们的心灵自然会有一个浩瀚无垠的天空。
哪怕是一朵花,也有一朵花的精彩;哪怕是一顿饭,也有一顿饭的清香;即使是一个温暖的瞬间,也值得令人回味;纵然是一段普通的感情,里面也包含着无数的喜怒哀乐。
当我们一步步地走过,当我们一次次地跨越,当我们转过身回忆,当我们细细品味,我们会发现,一路走来,原来我们走过的那条小路上开满了精彩纷呈的美丽小花,即使是我们曾经流过的痛苦泪滴,也化作了晶莹剔透的一粒粒珍珠。
给生命留一份闲适时光——读于丹新著《人间有味是清欢》人生即使再忙碌,也要给生命留出一些闲适的时光,寻几许人间的清欢。
这是著名学者、作家于丹在其新作《人间有味是清欢》(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里,向我们讲述的道理。
她让我们明白,人的一生充满着种种的不确定,只有给生命留闲,才能在寻常岁月中享受到漫天幸福。
《人间有味是清欢》是于丹时隔3年对人生、文化、社会、生活的再度思考,也是她50年来首度自剖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一部哲理散文集。
相较于以往作品多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对生命的意义,在新书《人间有味是清欢》中,于丹紧密联系个人成长经历,从生命、成长、幸福、闲情、行走、流年六个部分与读者分享自己的人生。
一本书、一碗牛肉面、一座城、一个节日??在她的笔下都被赋予了生命,故事鲜活温馨又富有哲理,让人在浮躁的社会中独享一份宁静,获得内心的充实与幸福,体会逝水流光中的那些生命瞬间。
人生在世,难得“清欢”。
不要说官场上的迎来送往、生意场上的接洽交易,就连普通老百姓的婚嫁喜庆、亲友聚会,都让人心累。
针对人们面临的心灵困惑和人生困境,于丹在该书里,用哲理性的故事,一样的语言,聊人生、解疑惑、谈幸福,讲传统文化,品古典之美,告诉我们:当我们沿着梦想的道路一路前行时,也别忘了停下来看一看四时风雨,用心去听,用心去感,也许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境无好坏,唯心所造。
给生命留闲,便品到了生活中的清欢。
在《寻常岁月,漫成节日》中,大学毕业刚工作的男孩子在为职位最低、没有钱买房子、没有钱回请朋友困惑时,却感受不到自己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同甘共苦的女朋友、共患难的大帮朋友的幸福。
其实,生活中人人都有一些被别人羡慕的幸福,“想明白这一点,也许你的日子也正在被别人暗暗羡慕着。
”《寻味:舌尖上的天地缘》里,星云大师用大把时光烹制出食材本身香气的菌汤,让“我”顿悟到,“吃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与天地结缘。
”“人的五脏六腑,都有其运行规律。
不少人吃成了大胖子,就是因为没有遵循天地之道、四时规律,没有顺应自然。
”“拒绝喧嚣,复归宁静;拒绝奢华,返璞归真。
”这不仅是商家和食客需要参悟的,更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做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