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课件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课件
手工
绘画
歌舞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我 们交流的大都是汉族的节日传统, 其实我国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独特 的节日习俗。
课下用不同的方式再去研究, 我们再找机会交流。
第二课时
交流平台
本单元课文有很多段落,是围绕一 个意思写。如课文第11课《赵州桥》。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 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 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 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 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识字加油站
shuì dànɡ 税务局 档案馆
kā fēi 咖啡馆
yuè fèi
mào
阅览室 废品收购 农贸市场
词句段运用
对照流程图读读下面这 段话,照样子口头介绍一次 手工活动的过程,如剪纸、 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
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 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 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 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 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 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兰:它色淡香清,生于幽僻 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 象征。
竹:它刚直、谦逊,不亢不 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 俗的高雅人士的象征。
菊:它美丽绝俗,却不与群 芳争艳,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 自处、傲然不屈、与世无争的高 尚品格。
中医四诊
望
闻
问
切
了解中医诊断的方法和流程:
“望诊”:就是观察病人的神、 色、形、态的变化。
按照例句的方式,写一段话。
引出句子的开头:
花坛里的菊花竞相开放,千 姿百态、绚丽多彩:
。 课间活动的时候同学们可活 跃了:有的
。
日积月累 文房四宝
笔
墨
纸
砚
雅人四好
琴
棋
书
画
古代文人的“四艺”分别是: 弹琴、下棋、书法、绘画。
花中君子
梅
兰
竹
菊
解释“花中君子”的象征:
梅:它清丽淡雅、芳香袭人, 具有傲霜凌寒的特征,一身傲骨。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 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 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 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 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 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这段话围绕“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 图案”来组织材料。用了“有的……有 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式来表达。 注意冒号前后两部分的关系,并列关系 的材料之间使用了分号。
说学逗唱
戏曲四功 唱念做打
京剧的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民生四需
衣
食
住行
生活四备 柴米油盐
岁寒三友
松竹
梅
谢谢观看
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是什么呢? 春节:祭灶 扫尘 守岁 年夜饭 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元宵节:吃元宵 踩高跷 猜灯谜 赏花灯 舞龙舞狮
清明节:扫墓 踏青 荡秋千 放风 筝 插柳
端午节:吃粽子 赛龙舟 喝雄 黄酒 挂香袋 插花和菖蒲
中秋节:赏月 祭月 吃月饼
重阳节:登高望远 喝菊花酒 插茱萸
讨论: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 (三)
综合性学习
第一课时
欣赏儿歌: 《爷爷为我打月饼》
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 节,还有一些小的传统节日,如: 腊八、小年、七夕节等。
这些日期分别是什么时间呢?
春节(正月初一至十五) 元宵节(正月十五) 清明节(阳历四月四日或五日)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中秋节(பைடு நூலகம்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为了写清楚“赵州桥非常 美观”,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 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 龙写得活灵活现。
再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第3自然段,写了各种各样的店铺, 还写了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清楚地写出了“画上街市的热 闹”。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 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 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 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 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 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学生先想一想动作过程,然后根据流程 说一说详细的做法。
举例:剪纸的方法:首先,把准备好 的正方形彩纸对折,然后,在对折后的彩纸 上画出燕子一半的形状。注意,一定要在折 痕外画,不能在开口处画。接着,用剪刀沿 着燕子的轮廓线剪开。最后,把剪好的纸张 展开,一只展翅的小燕子就剪好啦!如果想 一次剪两只燕子,就把彩纸对折两次,如果 想剪出多只燕子,就多对折几次。
“闻诊”:是指听病人说话的 声音、呼吸、咳嗽、呕吐、呃逆、 嗳气等的声动,还要以鼻闻病人的 体味、口臭、大小便发出的气味。
“问诊”:就是问病人起病 和转变的情形,寒热、汗、头身 感、大小便、饮食、胸腹、耳、 口等各种状况。
“切诊”:就是脉诊和触诊。
除了这些文化常识,你还 知道哪些有趣的常识?
拓展补充: 相声四功
读一读,想想下面两段话在表 达上有什么共同点,再照样子写一 段话。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 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 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 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 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这段话围绕“走在街上的,是来 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来写的。 后面使用给了排比的手法,右面用了 五个“有的”来表现人物的形态各异。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 个动听的传说,你知道这些节 日的传说吗?
每一个节日都有一定的文化 内涵,都寄托着我们中华儿女的 美好愿望,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它属于我们中国人独有的文化记 忆,希望大家牢记这些传说故事, 传承这些文化习俗。
传承这些文化习俗的最好 方式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 达对传统节日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