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频功率放大器multisim仿真

低频功率放大器multisim仿真


中参数设置见图2.6.4所示。
图2.6.4
Value窗口对话框
OTL 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1.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0m
1 U2CC 8 RL
在电路中可通过测量RL 两端的电压有效值 UO如图2.6.5(a)所示或测量流过RL的电 流如图2.6.5(b)所示,来求得实际的
Pom
U2O UO IO RL
图2.6.1 低频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图
当输入正弦交流信号ui时,经VT1放大、倒
相后同时作用于VT2、VT3的基极,ui的负半周
使VT2管导通(VT3管截止),有电流通过负载 RL,同时向电容C2(C2)充电,在ui的正半周, VT3导通(VT2截止),则已充好电的电容器C2
起着电源的作用,通过负载RL放电,这样在RL上 就得到完整的正弦波,其波形如图2.6.2所示。 在仿真中若输出端接喇叭,在仿真时只要输入 不同的频率信号,就能在喇叭中能听到不同的 声出波形
该电路也可用瞬态分析方法分析电路的动态 特性,其分析方法请看第1章中的1.7.4小节瞬态 分析(Transient Analysis)。本电路分析结果
如图2.6.3所示。
瞬态分析
图2.6.3瞬态分析
喇叭的设置:应根据输入信号的频率及输出 信号的幅值(用示波器测出)来设置喇叭的参数。 双击喇叭弹出Buzzer对话框,在对话框窗口中点 击Value出现如图2.6.4所示对话框,本例对话框
图(a) RL 两端的电压有效值
图(b) 流过RL的电流
图 2.6.5 P0m的测量
图2.6.6 电源供给的平均电流IdC
在本例中也可用两块瓦特表分别测量电源 供给的平均功率Pv及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0m, 其图标和面板如图2.6.7所示。该图标中有两组 端子,左边两个端子为电压输入端子,与所要 测试电路并联,右边两个端子为电流输入端子, 与所要测试电路串联。
低频功率放大器multisim仿真
低频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
图2.6.1所示为OTL 低频功率放大器。其中由
晶体三极管VT1(VT1)组成推动级(也称前置放大 级),VT2(VT2)、VT3(VT3)是一对参数对称的NPN和 PNP型晶体三极管,它们组成互补推挽OTL功率放大 电路。由于每一个管子都接成射极输出器形式,因
静态时要求输出端中点A的电位,可以通过调节
PR1来实现,又由于RP1的一端接在A点,因此在电路
A CC
U 中引入交、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一方面能够稳定放U21 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同时也改善了非线性失真。
C4(C4)和R 构成自举电路,用于提高输出电压正半周 的幅度,以得到大的动态范围。
ui
uo
(a) 图标
(b) 面板
图2.6.7 瓦特表图标和面板
100%
Pv
PV —直流电源供给的平均功率 理想情况下,η max = 78.5% 。可测量电源供给
的平均电流IdC如图2.6.6所示,从而求得Pv=UCC·dC I ,负载上的交流功率已用上述方法求出,因而也就
可以计算实际效率了。在仿真平台上也可用功率表 分别测出最大不失真功率和电源供给的平均功率。
此具有输出电阻低,负载能力强等优点,适合于作
功率输出级。VT1管工作于甲类状态,它的集电 极电流IC1由电位器RP1(RP1)进行调节。 IC1 的
一部分流经电位器RP2(RP2)及二极管VD,给VT2
、VT3提供偏压。调节RP2,可以使VT2、VT3得到 合适的静态电流而工作于甲、乙类状态,以克 服交越失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