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学循环系统PPT
血小板
3.血细胞:
(1)红细胞 外形 数量:每立方毫米450万个 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血红蛋白: A、含铁的蛋白质 B特性:亲和与离解氧气和二氧化碳。 更亲和一氧化碳
(2)白细胞:
A种类:嗜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B数量:每立方毫米6000-7000个
血液循环:血液
心脏
血管
淋巴循环:淋巴液、淋巴管
淋巴结
脾
扁桃体
(一)血液循环系统
1.血液 血液的成分:血浆和血细胞 血液的机能: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和细胞,再
把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运送到肺和排泄器官。
2.血浆:成分:水+血浆蛋白
机能:运输血细胞、养料和废物。
3.血细胞:红细胞
白细胞
1.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2、心肌易疲劳 3、可触及的浅表淋巴结
补充:
(1)淋巴液的产生 细胞代谢的废物及细胞间的水分,渗透近淋巴管,形成
淋巴液。 淋巴液会进入静脉,加入血液循环。
(2)淋巴管
(3) 淋巴结 淋巴管道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扁圆形小体,叫淋巴结。
(4)扁桃体:人体最大的淋巴结 (5)脾: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
血液循环系统
任课教师:王玲 任教班级:16.20
血液循环系统
教学目的: 掌握成人循环系统的特点 掌握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 掌握婴幼儿循环系统的保健要点 教学重点: 血液各成分的机能 瓣膜的作用 血液循环的过程 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
一、循环系统概述
循环系统由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C机能:防御、保护
(3)血小板: 机能: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4.婴幼儿血液的特点: 血浆水分多,凝血物质少,因此,血液凝固慢 血红蛋白较多,吸氧性强,有利于新陈代谢
5.心脏 每搏输出量:指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6.婴幼儿心脏的特点: 体积小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心脏节律性差,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补充: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注意事项:
不同体质幼儿运动量不同;
活动前做准备活动,活动后做整理运动;
运动后不பைடு நூலகம்喝大量的水。
服装宽松,保证血液循环畅通; 预防传染病。
2. 婴幼儿淋巴系统的特点: (1)婴幼儿淋巴系统发育快,淋巴结防御保护机能显著。 (2) 4-10岁是幼儿扁桃体发育的高峰。
二、婴幼儿循环系统的保育要 点
(一)锻炼可强心,但运动量应适度,不要过累。 (二)小儿患口腔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或者头上长
疖子,都可使颈部淋巴结肿大。 (三)预防动脉硬化始于婴幼儿
7.血管 动脉: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的管道。 静脉:血液流回心脏的管道。 毛细血管:有动脉逐级分支后形成。
血压: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一般指动脉压。
脉搏:心脏有节律地收缩舒张时,会引起主动脉的 搏动,并沿着动脉管壁传播,是身体其他部位的动 脉管壁也跟着搏动,称为脉搏。
(二)婴幼儿循化系统的特点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