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存储环境ppt课件

数据库存储环境ppt课件

在并行情况下,同时使用几个磁盘可以提 高数据传输带宽几倍。这种将几个磁盘连 接到一个控制器上获得更高的数据传输带 宽和数据冗余容错能力的方法称为冗余磁 盘阵列RIAD(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
.
7
RAID技术按照数据块大小来分类可以 分为细粒度RAID和粗粒度RAID
多控制器的体系结构,一般分为总线结构、交叉结构和 直连结构。总线结构效率低,交换结构和直接结构是比 较常用的结构。图8.4是多控制器的体系结构示意图。
.
6
8.2.2 RAID技术
数据库服务器可以安装多个磁盘,多个磁 盘同时工作可以提高I/O系统的带宽。其 方法是将数据分布存储在各个磁盘中,应 用系统可以并行地从几个磁盘存取收据。
.
4
8.2.1存储控制结构
2.多控制器结构
.
5
在高端存储系统中(如EMC产品,EMC公司是外部存储 系统、整体存储软件和虚拟化软件主要提供商), Cache是其中心。它们采用多控制器体系结构,OS以微 码的形式集成在前端卡与后端卡中;每个前端卡与后端 卡都有自己的CPU,可以认为是一个单独的控制器。在 双控制器体系结构中,如果损坏一个控制器,它们的性 能会降低50%以上,因为缺少了写Cache会导致写的速 度严重变慢。在多控制器结构中,Cache是作为存储的 核心而单独存在的,任何一个Cache硬件模块的损坏, 都可以由别的Cache替代,不会导致严重的性能下降问 题。
.
12
SAN 和NAS的区别:
(1)SAN是一种网络,NAS产品是一 个专有文件服务器或一个文件管理设备。
(2)SAN是在服务器和存储器之间用 作为I/O的专用网络。
(3)SAN包括面向块(SCIS)和面向 文件(NAS)的存储产品。
(4)NAS产品可以通过SAN连接到存 储设备。
.
13
.
2
8.2.1存储控制结构
1.双控制器体系结构
Cache CPU CPU
前端口 后端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ache CPU CPU
.
3
从图中可以看到,两个控制器通过交换连接方式点对点地连接 了四个磁盘。每个磁盘分别通过两个后端口连接至两个不同的 控制器上。这种结构提供了良好的容错性,其中某个控制器失 效后不会影响存储系统运行。端口的数目决定了控制器的级别, 存储级别越低,端口越少;端口越多,代表可以连接的主机或 者存储设备也就越多,所对应的存储设备的内部带宽也更大。
8.2.5 多级混合存储
目前,网络数据库应用已经成为主流,并且已
经形成众多不同的存储技术,如ISCSI、NAS 和SAN等。不同的存储技术各有优点和缺点, 如SAN具有高带宽、高速度的特点,其可以用 来构建海量数据存储中心,但其缺点是难以跨 大距离分布,所以只能用它构建局部存储中心。
再如,NAS通过通用网络的支持,适合构建远 程的、异构的存储中心,其有更好的分布支持 能力。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构 建基于多个技术的混合的数据存储和管理中心, 来适合不同级别数据存储的需要,因而需要多 级混合存储。图8.6给出一个多级混合存储事 例。
.
14
应用组1
应用组2
应用组3
ISCSI
TCP/IP网 络
数据库服 务器机群
NAS
前端光 纤口
前端光 纤口
.
前端光 纤口
FC SAN
15
图中集中展示了SAN、NAS、ISCSI、数据库服务器机群、应 用服务器集群之间的关系,在以上的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如 下特点:
(1)FC SAN的FC协议与IP协议是独立运行的,所以服务器 机群能访问的SAN网络与服务器机群访问的TCP/IP网络也是 独立的。数据库服务器机群即可以访问FC SAN环境上的存储, 也可以防问ISCSI存储系统与NAS系统。应用服务器只可以访 问ISCSI存储系统与NAS系统。
.
10
FC SAN示意结构
主机
HBA卡
前端光纤 口
前端光纤 口
HBA卡
FC SAN
前端光纤 口
前端光纤 口
.
11
8.2.4 网络连接存储(NAS)
网络连接存储(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也称作“网络 存储器”,作为一个独立的连接在网上 的存储设备,是专用的数据服务器,可 通过网络接口与应用服务器连接,支持 通用数据传输协议,具备在异构服务器 间共享数据的能力。
(2)ISCSI是基于TCP/IP协议的,任何连接到TCP/IP网络 上的计算机,包括应用程序服务器,都可以访问它。但是它本 身不提供任何服务,只是简单地提供块存储空间,如果需要使 用ISCSI存储,则需要ISCSI提供逻辑设备,并在计算机上映 射具体的硬盘物理卷。
(3)NAS也是基于TCP/IP协议,任可连接到TCP/IP上的 计算机,都可以访问它的存储空间。但NAS本身具有操作系统 与文件系统,它的协议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跨平台性。任何访 问NAS的计算机,只需要简单地根据IP地址,登录指定的目录 即可直接使用。而且,不同的计算机可以同时使用一个NAS设 备。
RAID3是使用位间隔存储的奇偶校验。
RAID4解决了RAID3的存在的第一个缺 点。
RAID5通过将奇偶校验信息均匀分布到所 有磁盘上的方法解决了奇偶校验磁盘读浪 费的缺点,其他与RAID4类似。
.
9
8.2.3 存储区域网络(SAN)
SAN主要有FC SAN与IP SAN之分, FC SAN主要是采用光纤通道(Fiber Channel)协议的存储子网,IP SAN 主要是通过TCP/IP协议组成的存储子 网,如ISCSI存储。本节主要介绍FC SAN。
8.2 数据库存储环境
8.2.1存储控制结构 8.2.2 RAID技术 8.2. 3 存储区域网络(SAN) 8.2.4 网络连接存储(NAS) 8.2.5 多级混合存储 8.2.6 存储缓冲区 8.2.7 存储设备的性能评价
.
1
8.2 数据库存储环境
存储器涉及的一些主要部件 1. 前端口(卡) 2. 后端口(卡) 3. 控制器 4. Cache
实现冗余的方式和数据划分粒度是区分 五个级别RAID,分别称为RAID1、 RAID2、RAID3、RAID4、RAID5
.
8
RAID 1使用阵列中的一半磁盘保存信息 而另外一半磁盘的作为备份存储。
RAID2通过Hamming码来实现冗余,这 些代码包含数据组件不同重叠子集的奇偶 校验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