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所供用户的分析

第一章 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所供用户的分析

第一章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所供用户的分析
1.1按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可分为:
1.枢纽变电所枢纽变电所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连接电力系统高.中压的几个
部分,汇集有多个电源和多回大容量的联络线,变电容量大,高压侧电压为
330~500kv。

蜷缩停电时,将引起系统解列,甚至瘫痪。

2.中间变电所中间变电所一般位于系统的主要环路线路中或系统主要干线的接
口处,汇集有2~3个电源,高压侧以交换潮流为主,同时又降压供给当地用户,
主要起中间环节作用,高压电压为220~330kv。

全所停电,将引起区域电网解列。

3.地区变电所地区变电所对地区用户供电为主,是一个地区或城市的主要变电
所,高压侧电压一般为110~220kv。

全所停电时,仅该区域中断供电。

4.终端变电所终端变电所位于输电线终端,接近负荷点,经降压后直接向用户
供电,不承担功率转送任务,高压侧电压为110kv及以下。

全所停电时,仅使
其所供用户中断供电。

1.2 变电所所用负荷分析
(1)I类负荷。

I类负荷是指短时(手动切换恢复供电所需的时间)停电也可能影响人身或设备安全,使生产停顿或发电量大量下降的负荷。

I类负荷任何时间都不能停电。

对接有I类负荷的高、低压厂用母线,应有两个独立电源,即应设置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并应能自动切换;I类负荷通常装有两套或多套设备;I类负荷的电动机必须保证能自启动。

(2)II类负荷。

II类负荷指允许短时停电,但较长时间停电有可能损坏设备或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的负荷。

II类负荷仅在必要时可短时(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停电。

对接有II类负荷的厂用母线,应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一般采用手动切换。

I类、II类负荷均要求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即其中一个电源因故停止供电时,不影响另一个电源连续供电。

例如,具备下列条件的不同母线段属独立电源:①每段母线接于不同的发电机或变压器;②母线段间无联系,或虽然有联系,但其中一段故障时能自动断开联系,不影响其他段供电。

所以,每个I类、II 类负荷均应由两回接于不同母线段的馈线供电。

(3)III类负荷。

III类负荷指较长时间(几小时或更长时间)停电也不致直接影响生产,仅造成生产上的不方便的负荷。

III类负荷停电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必要时可长时间停电。

III类负荷对供电可靠性无特殊要求,一般由一个电源供电,即一回馈线供电。

第二章变电所主变的选择
1.1 主变压器的台数
变电所中一般装设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对于110kv的变电所应装设两台变压器其原因如下:
(1)装设两台以上时,变压器的单机容量小,使得经济效益差且维修率高
(2)装设两台时,当一台变压器故障,另一台能继续供电
1.2 主变压器容量
1.由已知条件B变电所的最大负荷,功率因数,负荷曲线B和重要负荷所占的
百分数和Sn>70%∑S且Sn>∑Simp,可求出主变压器的容量S=14.02MVA
因此便可以选用16MVA和12.5MVA的主变压器。

2. 对主变压器进行过负荷校验
由负荷曲线B便可以求出过负荷时间T,欠负荷系数K1,过负荷系数K2 即K1=0.91,K2=1.12,T=4h,由T和K1查曲线可知K2的允许值为1.2(自然油循环)和1.13(强迫油循环)。

当K2的允许值不超过1.5(自然有循环)或1.3(强迫油循环)时,该容量变压器满足正常过负荷要求。

因此,根据计算结果可知12.5MVA的变压器满足要求。

1.3主变压器的型式
主变压器有两种调压方式即适用于电压波动范围大且电压变化频繁场合的有载调压和适用于电压波动范围小且电压变化少场合的无载调压。

根据设计规程,对于110kv 的变电所采用有载调压
第三章高低压侧主接线及布置方式
1.1 高压侧
由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可知,B变电所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并采取户外中型布置
1.2 低压侧
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并采取户外中型布置
第四章所用电的接线型式
1.1 引接方式:
(1)采用QF引接
(2)采用QS和FU引接
1.2 所用变压器的台数
一般变电所,均装设两台所用变压器,以满足整流操作电源,强迫油循环变压器,无人值班等需要。

对该110kv变电所采用两台变压器
1.3 所用变压器的容量
根据负荷的统计和计算,并考虑今后负荷的发展,该所用变压器的容量选用315kva*2 1.4 所用变压器的型式
所用变压器的型式由两种即油浸式和干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