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诊治PPT课件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诊治PPT课件


意识判断
A气道
B呼吸
C循环
四、急诊临床处置
18
1.紧急评估: ①意识判断:意识障碍既是急性失血严重程度的重要
表现,也是患者呕吐误吸、导致窒息死亡和坠积性肺 炎的重要原因。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8分表示患 者昏迷,需气道保护。
②气道评估(airway,A):保证气道开放。
③呼吸评估(breathing,B):评估患者的呼吸频率、 呼吸节律,必要时及时人工通气。不推荐-无创通气。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诊治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15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解读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王维玖
一、概述
2
定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 (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囊等病变引起)的 急性出血。
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占80-90%)和静脉曲张性 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
肝硬化、EGVB患者下胃管需慎重,避免加重出血。
四、急诊临床处置
22
2.紧急处置(3): EGVB的治疗: a、限制性液体复苏、 b、血红蛋白小于70g/l输红细胞、 c、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推荐PPI+生长抑素、 d、尽早胃镜检查(12h内)、 e、治疗失败的高危患者,尽早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 静脉支架分流术(TIPS)、 f、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血小板略升高 但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若有脾功能亢进
则白细胞和血小板可不升高
三、临床表现
15
5、发热 体温多在38.5 ℃以下,可能与分解产物吸收、体
内蛋白质破坏、循环衰竭致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有关。
三、临床表现
16
6、其他原发病症状: 上腹痛 纳差 黄疸
四、急诊临床处置
17
1.紧急评估: 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不能触及,立 即心肺复苏!
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血容量的恢复要谨慎
目标:收缩压90 ~120 mm Hg;脉搏<100 次/min; 尿量>40 mL/h;血Na+ <140 mmol/L;意识清楚或 好转;无显著脱水貌。 对大量失血的患者输血达到血红蛋白80 g/L,血细胞比容25 % ~30%为宜。
d.持续的呕血或便血。
四、急诊临床处置
20
2.紧急处置(1):
吸氧(O)
常规“OMI”
监护(M)
建立静脉 通路(I)
四、急诊临床处置
21
2.紧急处置(2): 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
判断循环
严重出血
两条及以上静脉通路,必要时中心静脉
置管
意识障碍、排尿困难、休克
留着尿管、记录每小
时尿量
大出血
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
一、概述
3
根据出血速度及病情轻重,临床上也可分以下两种: 1.一般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少,生命体征平稳,
预后良好。
2.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在24小时内上消化道大量 出血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器官功能障碍。
二、常见病因
4
1.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 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当溃疡累及较大血管、血管硬度较高或并发凝血功能 障碍时,可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
三、临床表现
12
2、周围循环衰竭: 出血量>400ml,可出现头晕、心悸、出汗、乏力、
口干等;
出血量>700ml,上述症状显著,并出现晕厥、肢体 冷感、皮肤苍白、血压下降等;
出血量>1000 mL时可产生休克。
三、临床表现
13
3、氮质血症: ①血液蛋白在肠道内分解吸收———肠源性氮质血症;
二、常见病因
8
消化性溃疡
二、常见病因
9
急性胃粘膜病变
二、常见病因
10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三、临床表现
11
1、呕血与黑便 幽门以上出血易致黑便,幽门以下出血易致呕血。
若出血量少,血液在胃内未引起恶心、呕吐,向下排 出呈黑便,黑便为Hb中铁与硫化物结合生成硫化铁。
若出血量大,幽门以下可返流到胃内呕出引起呕血。
2.EGVB: 是由曲张静脉壁张力超过一定限度后发生破裂造成的, 是上消化道出血致死率最高的病因。
二、常见病因
5
3.恶性肿瘤出血 主要是上消化道肿瘤局部缺血坏死,或侵犯大血管所 致。 占全部上消化道出血的5%。
79%肿瘤患者的首发症状表现为出血,其中75% 在出血时已有转移病灶。
二、常见病因
6
4.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 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①药物: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 等; ②血液病:血友病、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 凝血(DIC); ③其他可导致凝血机制障碍的疾病:肝功能障碍、肾 功能障碍、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等。
四、急诊临床处置
19
1.紧急评估: ④循环:对疑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及时测脉搏、血压、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估计出血量,进而判断血流动 力学是否稳定。 液体复苏时机:a.心率>100次/min
b.收缩压<90 mm Hg(或在未使 用药物降压的情况下收缩压较平时水平下降>30 m m Hg) c.四肢末梢冷,出现发作性晕厥或其他 休克的表现
②出血致使循环衰竭,肾血流量下降———肾前性氮质 血症;
③持久和严重的休克造成急性肾衰竭———肾性氮质血 症。
三、临床表现
14
4、贫血和血象变化 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在急性出血后3-4小时开
始减少,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白细胞出血后2-5小时升高,一般大于1万,血止后2-3天 恢复正常。
二、常见病因
7
5.慢性肝病出血: 慢性肝病患者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肝功能异常至维生 素K依赖相关因子缺乏和代谢纤溶酶原的能力减弱, 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加重了出血治疗的难度。
出现腹水的患者若出血得不到及时处理,容易出现细 菌性腹膜炎、呼吸衰竭,由急性肾小管坏死、低灌注 或肝肾综合征导致的肾功能障碍,使肝功能进一步恶 化,甚至出现肝性脑病。
四、急诊临床处置
23
2.紧急处置(4):
容量复苏
输血
限制性液体 复苏 血容量充足 的判定及输 血目标
血管活性药 物的使用
先晶后胶 消化道出血未控制情况下,早期输血
休克、血红蛋白<70 g/L、血细胞比容<25%、心率>120 次/min输红细胞;对活动性出血和血小板计数<50 ×10 /L 的输注血小板;对纤维蛋白原浓度<1 g/L或APTT>1.5 倍正 常值的患者,给予新鲜冰冻血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