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高考题》限时练习49
1.【新课标I卷)44、(10分)【环境保护】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
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2.(2015•江苏卷)D.[环境保护]美国先后出台过多部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如1934年出台了“泰勒放牧法”,1935年出台了“水土保持法”等,这些法规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图是美国过去200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过去200年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是▲。
(2分)
(2)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春季“黑风暴”频发,其产生的自然条件是▲、▲。
(2分)
(3)“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3分)
(4)历史时期美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有▲,针对我国国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可以采取▲等措施。
(3分)
3.(2015•海南卷)26.(10分)环境保护
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
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之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滩;但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时,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
下面左图示意某区植物分布,右图为灌丛沙堆景观。
简述绿洲边缘的灌丛沙堆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对绿洲的影响,并提出灌丛荒漠生态保护措施。
4.(2014·山东卷)4
5.(10分)[地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
图12为植被浅沟示意图。
图12
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8.(2012山东卷文综)(10分)【环境保护】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
统计表。
读表回答问题。
(km2)
年份
1990年2000年2010年
类型
重度盐渍土153425755
中度盐渍土133219293
轻度盐渍土952801694
合计123814451742
(1)分析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
(6分)
(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
(4分)
.9.(2012江苏卷地理)【环境保护】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2分)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1分)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填图中代号)。
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3分)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4分)
10.(2013高考题海南卷) (10分)环境保
护
我国干旱区某区域近30多年胡杨大量死
亡,沙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有所加强。
图11显示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
及地下水埋深的变化。
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
此类地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措施。
⑴此次沙尘天气过程,a地与b、c两地相比,a地沙尘更强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
(3分)
⑵沙尘天气对b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⑶减轻沙尘危害的可行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A.建防风林削弱近地面风力 B.发展灌溉增加地面湿度
C.农作物留茬增强抗风蚀能力 D.硬化地面抵抗风蚀
⑷针对沙尘暴这一环境问题,江苏省中学生适合的参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11. (2013高考题山东卷)(10分)【地理——环境保护】
图11为我国华北平原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
读图回答问题。
(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
主要生态功能。
(6分)
(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开
垦为农田,指出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
问题。
(4分)
【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
(3分)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
(3分)
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
(4分)
【答案】(10分)
(1)总体呈下降趋势(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
(2)春季多大风天气干燥生态环境脆弱(任答2点)
(3)限制土地过度开垦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有效保护草地资源
(4)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任答1点)
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任答2点)
【答案】
影响:灌丛沙堆早期具有固沙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绿洲;(3分)但如果灌丛死亡,则其早期固定的沙成为沙源,为沙漠化提供物质基础,威胁绿洲。
(3分)
措施:保护山地植被,增强水分供养;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生态需水;禁止采伐灌木;采用草方格固定大型灌丛沙堆。
(每答出l项得2分,答出其中2项即可得4分。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
)
【2012山东】【答案】(1)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少;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
(2)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
(答对两点即可)【解析】(1)从图表中即可读出土壤盐渍化的变化特点,在分析时需要抓住从整体、纵向、横向分别分析其特点;(2)防止土壤盐渍化一般需要从其形成原因入手分析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考点定位】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其土壤盐渍化的防止措施。
.【答案】:(1)c d(2)风力作用(3)③⑤土地荒漠化(4)①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
④地形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
【答案】原因: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地下)水资源(2分),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2分)
主要措施: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分)发展节水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2分)跨区域调水,增加水资源供给。
(2分)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部分总分不超过6分。
)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了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及水资源短缺的解决措施。
本题难度较低。
【答案】原因: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地下)水资源(2分),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2分)
主要措施: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分)发展节水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2分)跨区域调水,增加水资源供给。
(2分)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部分总分不超过6分。
)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了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及水资源短缺的解决措施。
本题难度较低。
(2013高考题江苏卷)【环境保护】2013年3月8~9日,沙尘天气横扫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
图24是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强;沙源多
(2)毁坏农作物;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影响植物生长
(3)A C
(4)关注生态问题,参与防风治沙宣传活动;开展募捐活动等(任答一点)
【答案】(1)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降低风速、阻挡风沙;丙:固沙阻浪。
(2)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碱化,水污染。
(答出两点即可)
【命题立意】主要考查资源的利用、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获取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该题以华北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为材料,考查了植被的生态功能以及过度开垦产生的环境问题。
较易。
【解题思路】第(l)题,从图中看,甲处位于山区,防护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乙处为沿海防护林,再结合沙质海岸可看出该处防护林具有降低风速、阻挡风沙的功能;丙处位于沙质海滩上,此处植被具有固沙阻浪的功能。
第(2)题,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海岸侵蚀加剧,造成土壤盐碱化和水质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