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态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方法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按不同的标志,可以划分为若干类型。 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总量指标按反映现象总体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
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简称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简称标志总量。 单位总量是指总体内总体单位的总数,标志总量是总体中各单位某种 标志值的总和。如调查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则该地 区所有工业企业是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因此,工业企业 总数是单位总量,工业总产值、职工总数等是标志总量。
总量指标是统计中最基本的指标,它具有两个特点:总量指标是统 计汇总的直接结果,没有经过进一步计算,直接具体;总量指标的数 值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2.总量指标的作用
下一页
第一节 总量指标
在社会经济统计实践中,总量指标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主要作用可 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总量指标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 总量指标反映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基本状况,是认识社会经济 现象的起点。如我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246 619亿元,粮食 产量50 150万吨,工业增加值107 36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137 23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 210亿元,进出口总额 21 738亿美元,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 129万人等,表明了我国 经济及社会的基本情况。 2)总量指标是编制计划、实行经济管理的主要依据。
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 而变化。如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基本情况,则该企业的所有职工是总体,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总量指标
每个职工是总体单位,因此,职工总数是单位总量,工资总额等是标 志总量,其中,职工总数在前例中是标志总量,这里就变成了单位总 量。就一定的总体而言,单位总量只有一个,标志总量根据研究目的 不同可以有多个。
上一页 返 回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1.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
模和总水平的统计指标。它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故又称绝对指标或 统计绝对数。例如,我国的人口数、土地面积、粮食产量、基本建设 投资额、原煤产量、国内生产总值等,都是总量指标。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5 28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 619亿美元。
上一页 下一页
实例导入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 304 6元人民币,比上年年末升值6.9 % 全年税收收入49 449亿元(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比上
年增加11 813亿元,增长31.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公布的《统计公报》 分析: 以上统计公报用了很多指标,把我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总量指标
经济管理的方式方法很多,其中计划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计划的基本指标常常是以总量指标的形式规定的,同时计划的执行 情况和各项管理工作,也都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并通过对实际数字资料的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和各项 管理措施。
3)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一般是在有关总量指标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 是总量指标的派生指标。例如,人口性别比是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之 比,单位面积产量是总产量与播种面积之比等。
第四章 静态分析方法
实例导入 第一节 总量指标 第二节 相对指标 第三节 平均指标 第四节 标志变异指标 第五节 静态分析指标的应用原则
实例导入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 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 910亿元,增长3. 7%;第二产业增 加值121 381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96 328亿元,增 长11.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与上 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2%,上升0. 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 增加值比重为39.1%,下降0. 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 11.1 %,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长11.5%,四季度增长 11.2%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 8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3 %。
下一页
实例导入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 9%。工业品出 厂价格上涨3. 1 %,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 2% ,生活资料价格 上涨2. 8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 4 %。农产品 生产价格上涨18.5%, 70个住宅价格上涨7. 4%;房屋租 赁价格上涨2. 6 %。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 9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0万人〔其中城 镇就业人员29 350万人,净增加1 040万人,新增加1 204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 0 %,比上年末下降0. 1个百分点
2.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总量指标按反映现象的时间状态不同,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 指标。时期指标是说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数量的指标, 如工业总产值、人口出生数、商品销售额、工资总额等都是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是说明现象在某一时刻(瞬间)上总数量的指标,如人口数、 商品库存额(量)、资金占用额等都是时点指标。
情况展示了出来。这些指标中有静态分析指标,有动态分析指标,你知 道哪些是静态分析指标,哪些是动态分析指标吗?在静态分析指标中,你 能分清楚哪些是总量指标,哪些是相对指标,哪些是平均指标吗?它们又 如何应用呢?通过本章的学习,便能解决这些问题。
上一页 下一页
实例导入
经过统计整理,将大量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 总,可以得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为了揭示社会 经济现象的一般特征及其规律性,有必要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研究分 析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本章主要介绍静态分析指标: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等内容。重点介绍各种静态分析 指标的计算和运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