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三章
引起强度硬度提高,用硬化程度和硬化深度衡量。 一般机械加工方法,硬化深度为0.05-0.3mm用滚 压加工可达几毫米。 2)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加工过程中,表面层因 切削或磨削热引起温度升高而产生的金相组织的 变化; 如磨削淬火钢,引起马氏体分解,成回火组织. 3)表面层金属的残余应力。表面层在切削力和切削 热的作用下而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而产生残余 应力。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三章
二、表面质量对产品使用性能的影响 (一)表面质量对耐磨性的影响 零件精度保持性取决于耐磨性,耐磨性越高则工作精度 保持性越好。耐磨性除与摩擦副的材料和润滑条件有关外, 还与零件表面质量有关。 1、粗糙度、波纹度对耐磨性的影响 表面越粗糙,有效接触面积越小,初期磨损越大。一般 说来随着粗糙度的减小,耐磨性提高,但也不是越小越好。 当表面粗糙度小到一定程度后,零件间的分子亲和力加强, 接触面容易发生分子粘接,润滑液难以储存,磨损加快。
(一)几何因素 切削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取决于切削残留面积的高度。残留
面积高度与刀具的进给量,主偏角、副偏角和刀尖圆角半径有关。 NhomakorabeaH
ctgKr f ctg机K械r`制造工艺学第三H章 2r
(f 4r
)2
f2 8r
图中的虚线为Rz与rE 、f的 计算关系曲线,而实线为实际 加工的结果。两者数值上的差 别是由于Rz不仅受刀具几何形 状的影响,同时还受表面金属 层塑性变形的影响。进给量越 小,这种影响越大。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三章
2、表面纹理对耐磨性的影响 表面纹理的形状和方向影响有效接触面积和润滑油的 存留。一般说来,圆弧状,坑状表面纹理的耐磨性好,尖 峰状的表面纹理由于接触面压强大,耐磨性差。纹理方向 与运动方向相同,耐磨性好;纹理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则耐磨性差。 3、表面冷作硬化对耐磨性的影响 表面层冷作硬化减少了摩擦副 接触部位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因而减少了磨损,提高耐磨性, 但并不是硬化程度越高耐磨性越 好,在硬化过度时,引起组织疏松 磨损会加剧,甚至产生剥落,所以 硬化层要控制在一定的机范械制围造工。艺学第三章
1、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零件在空气中或腐蚀介质中常发生化学腐蚀和电化
学腐蚀,表面越粗糙则加工表面与空气和腐蚀性介质的 接触面积越大,因而抗腐蚀性能越差。 2、金属力学与物理性质的影响
加工表面的冷作硬化和残余应力都将金属表面处于高 能位的不稳定状态,容易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而被腐蚀。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三章
糙度。形状误差是指表面加工后的宏观几何形状误差 L/H>1000 ,属加工精度研究的范围。 机械加工的几何形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与刀 刃形状、切削用量和切屑的形成过程有关。 L/H<50 (2)波纹度:介于形状误差和粗糙度之间的周期性几何形状 特征,与振动有关。 L/H=50—1000
这就是新机器为什么需要经过跑合阶段才能进入正 常工作状态的原因。
对于过盈配合,由于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会使实际
过盈量小于计算过盈量,装配时凸峰被剂掉,使实验过
盈量减小。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三章
第二节 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及其改进措施
在切削和磨削过程中,表面粗糙度的形成由几何因素、 物理因素(表层金属的塑性变形)和工艺系统的振动决定。 一、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
第三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及其控制
任何机械加工方法获得的加工表面,都不是绝对 理想的表面。既存在宏观几何形状误差,又存在微观 表面粗糙度、波度,以及表面划痕和裂纹等缺陷。
一些重要零件常在高温、高速、高应力条件下工 作,表面存在任何缺陷都可能引起应力集中、应力腐 蚀而导致零件损坏。实践证明机械零件破坏一般总是 从表面层开始的,说明零件的表面质量至关重要。
(四)表面质量对配合质量的影响
无论是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还是过渡配合,如果表 面粗糙度太大,则必然影响实际配合的性质。
对间隙配合,如果表面粗糙度太大,则初期磨损量 就越大,工作时间一长配合间隙就越大,以致改变原有 的配合性质,影响间隙配合的稳定性。
初期磨损Δ0与粗糙度的关系 Δ0=KRa K为比例系数
4、表面层金相组织变化影响
加工过程中,由于切削温度过高,表层金相组织会发生某 些变化,如磨淬火零件时,表层的马氏本组织要分解或出 现回火组织或出现二次淬火组织,直接影响耐磨性。
(二)表面质量对耐疲劳性的影响
1)粗糙度: 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零件表面的粗糙度、 划痕、裂纹等缺陷部位容易引起应力集中,产生疲劳裂 纹。对受交变载荷的零件,减小表面粗糙度值可使疲劳 强度提高30—40%,表面越粗糙,搞疲劳性越差。
研究表面质量的目的,是要掌握机械加工中各种 工艺因素对表面质量影响的规律,以便应用这些规律 控制加工过程,最终达到提高表面质量提高产品使用 性能的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三章
第一节 表面质量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
一、加工表面质量的概念 包括两方面:几何形貌,表层材料的力学物理化学性能
1、表面的几何形貌 表面加工后存在三种误差:形状误差、表面波度和表面粗
由几何因素引起表面粗糙 度过大,可通过减小切削层残 留面积来解决。如减小进给量、 减小刀具的主副偏角,增大刀 具园角半径。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三章
(二)物理因素
零件加工后实际轮廓与纯几何因素所形成的理想轮廓有较 大差别,因为在加工过程中还有塑性变形等物理因素的影响。
2)残余应力: 表面残余压应力,能部分抵削工作载荷所施 加的拉应力,延缓裂纹的扩展,因而提高零件的疲劳强 度。但残余拉应力容易使表面产生裂纹,因而降低疲劳 强度。
3)冷作硬化: 冷作硬化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因为硬化 层阻碍已有裂纹的扩机械大制造和工新艺学疲第三劳章裂纹的产生。
(三)表面质量对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三章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三章 图5-2
3)纹理方面 指刀纹的方向,取决于加工方法
4)表面缺陷 加工表面上出现的缺陷,如划痕、气孔、砂眼等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三章
2、表面层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 由于力和热的作用,表面层的力学物理性能
和化学性能将发生变化。 1)表面层金属的冷作硬化;表层金属因塑性变形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