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唐诗宋词PPT课件
唐时明月宋时风
—走进唐诗宋词
-
1
目录
唐
诗 宋词
首页
目录
一、诗歌概说
各
二、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领
风 骚
三、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Hale Waihona Puke 数百四、诗歌鉴赏的理论基础
年
-
2
第一章
首页 概说
发 展 历 史
诗
歌 概说
诗歌发展的历史
1、诗歌是最早出世的文学 2、诗歌的起源实在不是一
个历史问题,而是一个 心理学问题:
人类何以要唱歌作诗?
• 梅妃,江彩苹,福建莆田人。风神楚 楚,清瘦苗条,淡妆素雅,特别喜爱 梅花 :“梅精”
• 杨玉环:“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
滑洗凝脂”、“云鬓花颜金步摇”、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
色。”
-
12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首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审 美 标 准
•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秦罗敷的美:“日出 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 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 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 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 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 唐:李思训、李道昭父子金碧山水雍容 华贵、绚丽辉煌;吴道子佛像绘画 “吴 带当风”;韩干画马雄健肥硕——热烈 奔放的气质和精神
吴
道
子
绘
“
画
衣 带
当
-
风 18
”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首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文 化 比 较 二
• 宋:米芾、米友仁父 子水墨写意山水画含 蓄缥缈、空淡朦胧
• 《荷马史诗》中海伦的美:——“海伦进来 了,她的美让老人们肃然起敬”
•
侧面描写的手法——共同的审美标准
-
13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首 页 • 一、以肥硕、端庄、雍容为美: 文化背景 《诗经·硕人》健美:“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上一页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 下一页 兮。”——杨贵妃——薛宝钗:北
-
3
第一章
首页 概说
诗 歌 表 现 情 感
诗
歌 概说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
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
成文,谓之音。—《毛诗序》
-
4
第一章
首页 概说
诗 歌 再 现 印 象
诗
歌 概说
古希腊人对诗的定义:
6、关于词
-
8
第一章
诗歌与音乐之关系
首页 概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与 流 行 歌 曲
唐 诗 宋 词
一、年年岁岁花相似
——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的共通之处
二、似曾相识燕归来
——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的融会
三、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的不同时代 特征
-
9
第一章
诗歌与音乐之关系
首页
概说
模仿的艺术。
诗的起源有两层原因,
一是模仿的本能,二是 求知所生的快乐,……
—亚里士多德《诗学》
-
5
第一章
首页 概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诗 歌 发 展
先秦诗中歌国:古《代诗经诗》歌《的楚发辞》展脉络
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
府文人诗歌—
“三
曹”、陶渊明
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
“王孟”
返 回 方大家闺秀式的美
两 • 二、以苗条、清瘦为美:湘夫人;
类 西施——赵飞燕、洛神——梅妃—
美 女
—林黛玉:南方小家碧玉式的美
-
14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首页
唐
代
文化背景
仕
上一页
女
下一页
返回
审
美
标
准
-
15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首页
宋
文化背景
代 美
上一页
人
下一页
返回
审
美
标
准
-
16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高岑” 、“新乐府”“小
李杜”等
五代词:李煜
宋代诗歌:宋诗—陆游、杨万里等
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元曲:马致远、张- 养浩等
6
古 古体诗 四言:出现最早
体 诗
五言:成熟于汉代
诗
乐府诗 七言:成熟于唐代
中
近 绝句
五言
国
体
七言
古
诗
律诗
典
又称“诗余”“长
诗 词 短句”
歌
调有定格,句有定 数,字有定声,以
五言 七言 排律
散曲
两宋成就最高。
曲 又称“词余”,以元
代成就最高。
剧曲
小令 套数 杂剧 传奇
第一章
诗歌与音乐之关系
首页 概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歌 乐 舞 同 源
1、《诗经》的“颂”原训“舞容”, 颂诗是歌舞的混合。
2、《诗经》的“风”及其重章叠唱
3、古诗中“兮”“噫”的运用
4、“乐府”的形成和发展
5、格律诗的形成和发展
送
上一页
孟
下一页
浩
然
返回
之
越 调
广 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景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
10
第一章
诗歌与音乐之关系
首页
概说
一
上一页
剪
下一页
梅
返回
李
流 行 歌
清 照
曲
-
11
回目录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首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引 子
• 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 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 成,养在深闺人不识。天生丽质难自 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 唐人:舞剑,公孙大娘《剑器舞》气势 磅礴,刚劲有力——宋人吹箫,姜夔: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千回百转、呜呜咽咽,令人黯然神伤
• “剑气”(阳刚)与“箫心”(阴柔) 成为中国文学的两大风格趋向
• 唐人:喝酒, “李白斗酒诗百篇”—— 热烈奔放、令人陶醉的感性世界
“米家山水”;马远
(一角)《寒江独钓
图》,夏圭(半边) 《松溪泛月图》—— 有无相生的哲学辩证
法;一角山河的安逸,
残山剩水的凄凉;郑 思肖无根兰——国破 家亡的痛苦 -
米芾山水
19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首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文 化 比 较 三
书法
• 唐:轻盈华美,潇洒婀娜 张旭、怀素 狂草奔放不羁;颜真卿正楷笔画端庄肥 厚,充满浩然正气
首 页 • 唐代文化:丰盛、 文化背景 热烈、光彩照人
上一页 • 宋代文化:清瘦、
典雅、略带病态
下一页
造型艺术
返 回 • 唐:唐三彩:万紫千
文 化
红总是春
比 • 宋:瓷碗:宋代典雅
较 文人淡泊宁志的情怀,
一
纯净的心田 -
17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首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文 化 比 较 二
• 宋:瘦金体书法枯茎瘦骨,老气横秋。 北宋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 芾、蔡襄更加注重规矩、法度
舞蹈
• 唐:健舞:《秦王破阵舞》
•
宋:
晏几道《鹧鸪天》:“舞低杨柳楼
-
20
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张 旭 狂 草
米 芾 书 法
-
21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首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文 化 比 较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