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 具有张扬进取个性的员工,可能具有:()C
A对企业有功的老资格
B与生俱来的好性格
C精益求精的专业素养
D有权有势的家庭背景
2. 具备()素养的人,才知道欣赏周围的人。
()B
A为他人着想
B心存善念
C自我为中心
D高知识、高学历
3. “借人者强,借智者王”的意思是:()A
A高明的领导者不仅善聚众力,更善集众智
B要利用别人强大自己
C把别人智慧的东西占为己有
D做什么事,只要借助别人就可以了
4. 西洋文化能轻易的被国人所接收原因之一是:()A
A部分国人的无知无聊和崇洋媚外
B外国思想的开放程度
C国人的愚昧
D外国所有东西都比我们先进
5. 制其先机,就会()。
D
A事倍功半
B没有意义
C做不到
D事半功倍
6. 企业与员工的忠诚是()。
C
A企业要对员工忠诚
B员工要对企业忠诚
C相互忠诚
D有利者才忠诚
7. 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中,最重要的沟通方式是:()D
A书信
B电子邮件
C短信
D语言
8. 伦敦“红色的雾”说明:()B
A雾是红色的
B主动就会有新发现
C雾是白色
D画家标新立异
9. “岗位诸葛亮”要求岗位人:()C
A自信,任何事都要自己亲历亲为
B自信聪明,要有决断力
C学会把简单知识进行巧妙的组合
D学习简单的知识,做个聪明的人
10. 布施的要义是:()D
A讲经说道
B广结善缘
C捐钱捐物
D戒贪欲
11. 财布施就是你慷慨捐赠物质的付出捐赠,即()。
D
A施舍钱财
B吝啬钱财
C追求钱财
D善款捐赠
12. 有关企业文化的境界与企业制度,下列理解正确的是:()C
A企业文化的境界与企业制度相互平等
B企业文化的境界低于企业制度
C企业文化的境界高于企业制度
D两者没有可比性
13. 企业文化要达到的效果是要达到“()”的认识理念。
()D
A别人多做
B要我干
C想做就做
D我要干
14. 人生中遇到事情,第一正确的反应是:()C
A躲开
B让别人来做
C积极寻找方法
D找借口
15. 面对人生中的不如意,采取的正确做法应该是:()C
A进行报复
B向人发牢骚
C百折不挠,越挫越勇
D远离、躲开
单选题
1. 本课程中,“秀才与产妇娘子对话”事例说明:()C
A很多人都喜欢无病呻吟
B很多人都喜欢凑热闹
C妇嚎夫哭理相通
D秀才和产妇娘子具有一样的疼痛
8. 《韩子》解狐荐仇,说明:()D
A解狐是个君子
B大人有大量
C一笑泯恩仇
D公私要分明
10. “藏家捡漏”是指:()A
A要深入到自己的角色
B要慧眼识真金
C要善于讨价还价
D要善于寻找机会
12.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境界是:()C
A法制
B佛缘
C禅定
D无畏
13. 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是六度中()的三个境界。
()A
A布施
B持戒
C忍辱
D精进
14. “诈”,到最后的最高境界是:()A
A笨拙、真诚
B让别人识别不出
C不择手段
D六亲不认
15. 财布施就是你慷慨捐赠物质的付出捐赠,即()。
D
A施舍钱财
B吝啬钱财
C追求钱财
D善款捐赠
单选题
1. 思想与原理的境界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两者境界一样高
B思想的境界高
C原理的境界高
D两者的境界没有可比性
2. 美言即是()。
C
A拍马屁
B假话
C公关语言沟通
D恭维人
5. 经常接触的东西,()。
A
A不一定了解
B不用再去深入实践
C不用去了解
D已经有很深的了解
6. 企业的共性是指:()B
A不要个性
B整齐划一
C一模一样
D具有相同点
8. 和尚讲经说法,属于()。
B
A财布施
B法布施
C道布施
D佛布施
13. 企业与员工应该是什么关系?()B
A互相利用的关系
B劳资关系
C包含关系
D主仆关系
15. “李明博之白领神话”说明企业和员工是:()A
A大海和鲸鱼的关系
B相互利用的关系
C跳板关系
D主仆关系
5. “准备好N+1次被拒绝”可以理解为:()C
A下次还是会被拒绝的
B要具有不会成功的心理准备
C要锻炼坚强的心,勇于面对挫折
D准备好放弃的心态
9. 职业白领的“活水”是指:()C
A具有巧言令色的能力
B具有撞钟和尚的思想
C具有积极进取、承担责任的心态
D具有高学历
10. 精进度懈怠,是提醒企业领导()。
C
A只要有技术就行
B只要有管理才能就行
C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有管理能力才行
D有管理才能就性,不必追求精进
12. 东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在()的不同。
()C
A审美体验和为人处世
B审美体验和思想观念
C情感和审美体验
D情感和饮食习惯
6. 智慧可以理解为:()D
A高学历的表现
B做对事情
C聪明
D简单知识的巧妙组合
13. 一个人心里感到苦闷,精神上感到困窘、难受,是因为()。
B
A别人造成的
B自我封闭
C心理疾病
D性格造成的
14. 在企业中,新老员工的最好状态是:()D
A新员工需要看老员工脸色行事
B老员工要有老资格状态
C新员工要经常讨好老员工
D新老员工长短互补,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