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结核一线药物及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分子机制

抗结核一线药物及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分子机制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Emergence of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and
as
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fXDR.TB)are reported world wide.MDR—TB iS defined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XDR.TB)。MDR.TB是指由耐异烟肼和利福平两种或以上抗结核药物的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病。XDR.TB是 指不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而且对主要的二线抗结核药物中的至少3种也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病。抗结核的一 线药物分别为异烟肼、利祸平、吡嗪酰胺、链霉素和乙胺丁J醇。与异烟肼的耐药相关的基冈主要有katG,inhA等。它们的突变 会引起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的耐药。rpoB、pncA及embB基冈的突变分别是导致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r醇 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耐链霉素的结核菌主要突变基
rpsL基因,其次是朋基因,它们的突变也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对药
物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抗结核药物的研发及化学治疗方案的发展。 关键词:抗结核一线药;耐药;分子机制 中图分类号:R979.1十4 文献标识码:A
First line antituberculosis drugs 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drug resistance in
enzyme involving in activation of pro—drug,and their mutants result here summarize the
drug.We
major
progress in study of mechanism underlying
ofMycobacterium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Jia Ping—ping,Yu Li—yan and Cen Shan (Institute of Medicinal Biotech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Beijing 1 00050)
万方数据
.488.
抗结核一线药物及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分子机制贾平平等
tuberculosis,XDR.TB)的涌现,更是对全球公共卫 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大大增加全球结核病控制 的负担。据WHO资料显示,中国现有的耐药结核 病患者数占全球20%左右,结核病依然是中国三大
分枝杆菌恢复对药物的敏感性,而该基因的缺失则 可提高其对异烟肼的耐药性[3-4】。然而,在临床分离 耐药株中,妇fG的突变比缺失更为常见,大多数的 突变发生在138位密码子和328位密码子之间,其中
收稿日期:2010-lO.08
年新发生约900万病人,每年死亡人数高达300万。 而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drug—resistant
MDR—TB)/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基金项目:十一五“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基金(编号:2009zx09303—005);周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0870026) 作者简介:贾平平,女,1979年出生,硕士。’通讯作者,Tel:86—010-63037279;E・mail:shancen@hotmail.tom
tuberculosis to first 1ine anti—TB agents.
Key words
First line anti.tuberculosis drugs;Drug—resistance;Molecular mechanism
近年伞球范围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出 现结核病流行的大回升。据统计,全球已有1/3(约 20亿)人感染了结核菌,现有结核病人约2000万,每
1.1作用靶点.katG katG基因编码一个含744个氨基酸的80KDa的蛋 白,具过氧化氢酶一过氧化物酶活性【t】。异烟肼作为 一种前药进入细胞,在分枝杆菌过氧化氢酶.过氧化 物酶(KatG)作用下氧化脱氢生成亲电子形式,这种 经过KatG活化的异烟肼形式能与分枝菌酸生化合成 途径中的烯酰基还原酶一NADH复合体结合,并抑制 其活性,干扰分枝菌酸合成,发挥抗菌作用。对异 烟肼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katG基因的突变导致过氧 化氢酶一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或丧失,使异烟肼不 能转换成活性形式,导致耐药【2】。研究表明,KatG 的增加,可以使异烟肼耐药的耻垢分枝杆菌和结核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 1年7月第36卷第7期
487
文章编号:1001.8689(201 1)07.0487.05
抗结核一线药物及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分子机制
贾平平余利岩岑山’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
摘要:近年来涌现出了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TB caused by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strain(MTB)that iS resistant to at least the two best first—line medications.isoniazid and rifampicin.XDR- TB is TB showing resistance to at least rifampicin and isoniazid,which is the definition of MDR—TB,in addition to resistance to at least three of the six main classes of second.1ine drugs.There
ndh。
15位密码子发生的突变频率最高151。30%~60%的异
烟肼耐药株会发生3 l 5位密码子丝氨酸(Ser)一苏氨 酸(Thr)|5-71还可发生天冬酰胺(Asp)、异亮氨酸(1ie)或 精氨酸(Arg)的变异【2】。此位点变异是通过对katG活 性位点的甲基化,阻碍了异烟肼与katG的结合,导 致酶失去活化异烟肼的能力,但仍保留50%过氧化 氢酶一过氧化物酶活性is・91。katG其它位点上的突变 如:104位精氨酸(Arg)、108位组氨酸(His)、138位天 冬酰胺(Asn)、148亮氨酸(Leu)、270位组氨酸(His)、 275位苏氨酸(Thr)、3 12位色氨酸(Trp)和381位天冬氨 酸(Asp)等密码子突变对于酶的稳定性和催化能力也 非常重要,可以导致结核菌对异烟肼产生不同程度 的耐药性16,10-111。 1.2作用靶点.inhA inhA基因编码一个相对分子量为32KDa的蛋白 质,其功能为依赖NADH一烯酰基乙酰载体蛋白还 原酶(InhA),与分枝菌酸生物合成有关,能催化短链 脂肪酸前体形成分枝菌酸,是异烟肼的作用靶点。 异烟肼进入菌体后,在分枝杆菌KatG的作用下转变 成异烟酰肼的活性形式,通过NADH辅助因子结合 至1]InhA活性部位,干扰分枝菌酸合成而发挥抗菌作 用。但是inhA的突变阻止了其对INH.NADH复合物 的活化,使异烟肼失去效力,从而产生耐药。inhA 的突变通常发生在16-805碱基范围内,且多为点突 变和缺失突变【12.13】。研究发现,inhA基因的突变率 较高的位点主要在94位密码子丝氨酸(Ser)一丙氨酸 (Ala),16,21,47位密码子异亮氨酸(Ile)一苏氨酸 (Thr),2l位密码子异亮氨酸(Ile)一缬氨酸(Val),78 位密码子缬氨酸(Val)一丙氨酸(Ala),95位密码子异 亮氨酸(Ile)一脯氨酸(Pro)【6,14],其中94位密码子丝氨 酸(Ser)一丙氨酸(Ala)比较常见。该位点密码子的突 变会使其编码的InhA蛋白与NADH的亲和力下降, 从而抑制分枝菌酸的生物合成【”】。 2利福平(RPF) 利福平自1972年首次作为抗结核药物以来,一 直发挥着巨大的杀菌效力,它是目前一线抗结核药 物中最重要的药物之一。利福平抗菌谱广且作用强 大,对静止期和繁殖期的结核菌均有作用,能增加 链霉素和异烟肼的抗菌活性。它通过作用于结核分
are
five first—line antituberculosis drugs:
to
isoniazid(INH),rifampicin(RIF),pyrazinamide(PZA),ethambutol(EMB)and streptomycin(SM).Resistance for鼬F
resistance.embB for EMB resistance.pncA for PZA resistance and rpsL
or
first line anti.TB drugs has been 1inked to mutations in at least 7 main genes:katG.fnhA for INH resistance。rpo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nd肿for
STR resistance.These
genes encode either drug—targeting molecule in drug-insensitive target and inactive resistance

传染病之一,防治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07—
2008年全国结核病耐药基线调查显示:我国肺结核 病人中耐多药率为8.32%,广泛耐药率为0.68%。据 此估算,我国每年新发耐多药(MDR)肺结核患者12 万例,而人员迁移流动、城市居住条件拥挤不堪等 现况加剧了它的发生。 目前结核病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已有100多年的历 史,抗结核病药物在过去50年间没有变化,遏制耐 药结核病蔓延需要创新理念,而更深入地了解抗结 核药物以及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机制对于更好地预 防和控制结核的蔓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抗结核 一线药物及其相应作用靶点综述如下。 l异烟肼(INH) 异烟肼(又称雷米封)于20世纪早期首次被合成, 但是真正发现其具有抗结核菌活性却是在1951年。 异烟肼的发现使结核病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 化。异烟肼的杀菌特性在于它可以抑制结核分枝杆 菌菌擘分枝菌酸成份的合成,从而使结核杆菌丧失 多种能力(耐酸染色、增殖力和疏水性)而死亡。异 烟肼还能与结核分枝杆菌内的一些辅酶结合,起到 干扰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合成的作用,从而达 到了杀灭结核菌的目的,而且对代谢活力强的结核 菌作用更强。在这50多年的使用历史中,虽然有的 病人所感染的结核菌已经产生了耐药性,但它仍然 是治疗结核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主药。与异烟肼耐 药相关的基因主要有:katG、inhA、ahpC、kasA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