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
1.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1)适应症:充盈压(中心静脉压)测定;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创伤、休克或重大手术病人需液体复苏或液体治疗者;需长时间输液而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者;接受某些特殊药物治疗(化疗、高渗等刺激性药物)者。
2)禁忌症:广泛上腔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穿刺部位感染;凝血机制障碍患者。
3)用品准备
A深静脉穿刺辅助包:无菌手套,消毒用品,洞巾,注射器,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砂轮,纱布,小尖刀片,皮针,1号丝线。
B中心静脉置管包:中心静脉导管(单腔、双腔、三腔),“J”型引导钢丝,扩张器,穿刺针(或套管针),导管固定夹。
4)操作方法;根据颈内静脉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可取胸锁乳突肌前、中、后三个穿刺点,临床常用右侧中、后两个径路。
【中路】
1)体位;平卧,肩后垫薄枕;头低15°-30°,略偏向对侧。
2)穿刺点:令病人稍抬头,显露胸锁乳突肌,其胸骨头、锁骨头、锁骨上缘组成一三角,该三角顶端即锁骨上缘3cm处是穿刺点。
3)皮肤常规消毒,铺巾。
用5G针头连接5ml装有2%利多卡因的注射其行局部浸润,并以此针行试探性穿刺,针干与皮肤呈30°角,
针尖指向同侧乳头。
若试探未成功,改变针方向(指向尾端)使与中线平行。
边进针边吸,如见有静脉血回流,表明已经进入颈内静脉。
4)深静脉穿刺针连接10ml注射器,沿试探方向穿刺,边进针边吸。
遇静脉血回流通畅,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去掉注射器,经穿刺针置入“J”型引导钢丝,抽出穿刺针(或套管针).扩张器穿过钢丝,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后推出。
在引导钢丝引导下放置深静脉导管,成人深度一般为10-13cm.
5)连接输液或测压管道,安放固定夹,用缝线将后者固定于皮肤上。
6)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
【后路】
体位同中路。
以胸锁乳突肌外缘中、下1/3交点或锁骨上2-3横指处为穿刺点,针干保持水平,于胸锁乳突肌深部向胸骨柄上窝方向推进。
其余步骤同中路。
2.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1)适应症、禁忌症以及用具准备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相同。
2)操作方法
【锁骨上径路】
1)体位:平卧,肩部垫高,头转向对侧。
2)穿刺点:令病人稍微抬头,显露胸锁乳突肌。
该肌之锁骨头外侧缘、锁骨上约1 cm处为穿刺点。
3)皮肤常规消毒,铺巾。
用5G针头连接5ml装有2%利多卡因的注射器行局部浸润,并以此针行试探性穿刺。
针尖指向胸锁关节,针干与中线呈45°角,边进针边吸。
一般进针1.5-2cm即达锁骨下静脉;刺入静脉内,回吸静脉血通畅。
4)按前述方法完成操作。
【锁骨下径路】
1)体位:平卧,上肢垂直于体侧略外展。
2)锁骨中、内1/3交界处,锁骨下方1 cm处为穿刺点。
3)皮肤常规消毒,铺巾,行局部浸润麻醉。
4)深静脉穿刺针连接10ml注射器,于穿刺点进针,针尖指向锁骨的胸骨端后上缘,与皮肤呈10°-20°角.针尖抵达锁骨后,退针,并抬高针尾,贴锁骨后缘进针少许,然后压低针干,使其与胸壁呈水平位,边进针边吸,通畅抽出静脉血表示已经到达锁骨下静脉。
若未刺得静脉,可以退针至皮下,使针尖指向甲状软骨方向,常获成功。
其余步骤同前。
由于壁层胸膜向上延伸可超过第1肋约2.5cm.因此,当进针过深,超过第1肋或穿刺针未与胸壁呈水平位时,会刺破胸膜和肺,导致气胸。
这是目前比较少采用此路径的原因。
3.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一般不用于中心静脉测压,可用于血液透析和血浆置换术。
1)体位:仰卧,下肢伸直并略外展,外旋。
2)皮肤常规消毒,铺巾。
3)操作者站立于穿刺侧,戴无菌手套,以左手食指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摸清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手指固定。
4)右手持注射器,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2-3 cm,股动脉内侧行局部浸润麻醉,并以此针行试探性穿刺。
穿刺针与皮肤呈30°-40°角,边进针边吸,一般进针2-5cm即达股静脉。
以后步骤同颈内静脉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