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课题研究微案例4篇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课题研究微案例第1篇案例:一年级上学期开学那会儿,佳佳上课时总是东张西望,不专心听讲,下课后总喜欢打闹。
开学一个月后的某天,他在走廊上与同学玩耍,几个小朋友推推搡搡,石金浃身子一倾斜,一不小心就撞到走廊上的安全出口指示牌。
指示牌瞬间被撞成了几块碎片。
待我发现问题,找他询问情况时,他正害怕地蹲在教室的后门边。
虽然我很生气,看他害怕的样子,我极力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没有指责他,而是和颜悦色地问:石金浃,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能告诉李老师吗?他胆怯地说出了几个词,但并没有完全把事件描述出来。
我多次鼓励之后他仍然不敢开口。
于是,我联系他的母亲,反应了情况。
他的母亲和父亲都及时地赶到了学校。
这时我和家长都没有当众职责他,而只是让他描述事情经过,可是他仍然一言不发。
家长告诉我,在家里他是个很固执的小孩,当他不愿意说时,任何人都撬不开他的嘴巴。
当我知道孩子的这个特点时,我只说:石金浃,我知道你在听。
如果你不愿意说,你就认真听好了。
老师和爸爸妈妈都没有严厉批评你,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犯错不是一件很坏的事情,老师和爸爸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会犯错误。
最重要的是知道错了就要改正错误。
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课,下课要记住老师的话,不能打闹,可以跳绳、做老师教给你们的红灯绿灯停这样的游戏。
我知道石金浃一定明白今后要怎么做了,并且一定能越来越好。
他的父亲母亲一边走一边说:以前我们都在忙工作,忙赚钱,忽视了孩子的教育。
现在是要好好反省了。
我们要改变方式,注意说话方式和语气,不能发脾气,让他有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第二天,他的母亲主动购买了新的安全出口指示牌交给了我。
这个事情也告一段落了。
这件事是无数教育事件当中的一件,随着教学和学校各项活动开展,逐渐被我遗忘了。
但是,慢慢地,我发现,原本会盯着老师看的小眼睛,一天天变得闪亮起来。
他开始专注地听课,积极思考问题,举手发言。
拼音本上的拼音写得越来越工整,从拼音过渡到汉字也很轻松,几乎每一次汉字课堂练习都能按时按量完成。
他的每一笔每一画都透露着:我在认真地观察每一笔,我在认真地写每一笔。
因此,每一次练习都得到了老师笑脸的鼓励。
他我把他的课堂练习展示给全班同学看时,孩子们都会发出感叹:写得真好!案例分析:一、根据孩子的情绪和个性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通过上述教育事件,孩子处于胆怯和自责的情绪状态时,教师不用严厉地指出其错误之处,而是用谈话式以我们来谈谈,你能把今天的情况说一说吗,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等语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平等对话,消除胆怯情绪,这时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师生在心理上相互接近以至融洽,就成了联手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同盟,学生更容易在这样的交流中认识错误,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尊重和信任,从而产生改正缺点,完善自我形象的信心和决心。
谈话起到了批评的作用,收到可能较批评更好的效果。
二、给孩子一定的心理空间当孩子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一定不能勉强孩子去表达,而是用他相对能接收的方式去倾听你的表达,从而明白自己的错误。
教师和父母在对孩子履行教育职责时,应多引导,少约束。
尽力克服自身的焦虑,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心灵成长环境。
要做孩子的导师,指导而不灌输。
鼓励孩子遇到问题独立思考。
解决问题时应该敢于放手,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孩子会在享受自由时,慢慢强化自己的正确行为,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三、给孩子指明方向并表达你的信任和期待在低年级的德育教育中,要让孩子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就要给孩子指明发展道路,告诉他你应该怎么做。
怎么样注意安全,怎么样有礼貌,上课要怎样认真听讲,下课要怎样与人沟通和交往。
教室和家长都应该给予全面的、细致的、具体的指导。
知道了努力的方向,教育者又适时地给予期待,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这样他们就更有动力朝着那个方向前进,你就可以收到预期的成效。
四、等待孩子的馈赠很多教育者面对孩子的问题都出出现焦虑的情绪,没有耐心等待孩子改变。
根据孩子的不同身体和心理状态,在你的教育实施一段时间后,有的孩子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有的孩子仍然停留在原地。
这时,就需要教育者有耐心去等待孩子的改变。
教育是一门慢艺术,不是像解答数学题一样,马上就能有答案。
对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相对缓慢的孩子我们只能慢慢等待,静待教育之花的盛开。
五、家校携手共同努力德育工作不是依靠教师一人的力量就能做好的。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至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善的效果。
家庭教育是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教育力量,忽视了家庭的教育,学校教育必然事倍功半,因此班主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家长保持固定长期的联系,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动态,和家长达成共识,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课题研究微案例第2篇上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二班的班主任,我是第一次担任班主任,作为青年教师,深感肩上的责任之重,一学期的工作下来,让我觉得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潘老师在我工作时对我的支持与鼓励。
下面,我把上学期的工作感悟与大家交流一下。
班主任既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工作不仅需要爱心与细心,更需要创新。
因为你面对的是充满创造力的孩子,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的班级工作也应当富有创造性。
现在我就谈谈我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管理方法。
一、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这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的班主任,学生对小学的学习生活犹如一张白纸,课堂常规、校园常规、环境卫生等等都不能好好的遵守。
为了让他们尽快地适应学校生活,我开始了婆婆妈妈的啰啰嗦嗦:一上课就站在教室门口示意大家该安静了;一下课就赶到教室通知小朋友上厕所;课间时时叮嘱:做有意义的游戏,不要追跑,避免受伤;要把桌子摆整齐,应该站在第一排单眯着一只眼睛看看是不是歪了;看见教室地面有纸,主动捡起放到垃圾桶里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孩子们一天比一天有进步,两个月下来,我的嗓子都快哑了。
好在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孩子们逐渐养成了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及学习习惯。
班主任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一次上课铃响了。
我又开始了例行的监督工作,同学们都很快地跑回教室。
上课的老师也进了教室,我的目光刚要移开,突然看见我班颇为顽皮的男同学汪鑫跑进教室。
我当时就想:这小子肯定是课间跑操场上玩去了,才会上课迟到,准没错!一下课,我就走进教室,把他叫到讲台前,严厉地批评他上课迟到。
平日里爱玩爱打闹的他这下可急了,我分明看见眼泪在他眼圈里转。
老师我没玩,下课,同学们围着潘老师问问题,然后潘老师又叫我帮她把作业本送到办公室去的!我的脑中轰的一下,是呀,我怎么忘了,为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我和潘老师商量好让他当数学课代表的,我知道错怪了他,连忙道歉。
他却气乎乎地走了,以后几天都不怎么理我。
都说眼见为实,可我亲眼所见的,还是错怪了学生,这是深刻的教训。
孩子的心是稚嫩而脆弱的,伤害了就很不容易愈合。
我们作为教师,每当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事情搞清楚了吗?事实是这样吗?我批评得有理有据吗?千万不能凭主观想象就草率处理。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课题研究微案例第3篇刚从师范毕业的我走进一年级1班,担任了班主任的工作.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 ,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是琐碎而复杂的.大至教育教学工作,小至扫把、粉笔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如果班主任不去管理这些小事或管理方法不到位,可能就会使班级纪律涣散,学生思想懒散,更不必说形成一个学风浓厚、紧密团结的优秀班集体.来到这个班级,很快有一个学生就引起我特别的注意.她叫陈怡晶,是一位女生,她上课的时候经常不专心,老是跟旁边的同学讲话,影响课堂的秩序.要不就是故意用铅笔去弄别的孩子,在作业方面,经常不能按时完成,要不就偷抄,字迹十分潦草.在单元考试里,经常是班级最低分数.课外还经常买零食吃,还会偷拿家人或同学钱和东西.有种种的恶习.在我眼里,她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行为习惯比较不好.魏书生老师说过: 每个人都有过向真,向美,向善的一面. 才一年级的孩子就这样子,真是可悲啊.每每看到她被同学孤立,下课都没人愿意跟她玩,我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她的坏习惯改掉,一定要让同学们重新认可她.针对她的情况,首先,了解学生恶习来源,用赏识的目光对待她.我马上与她的家人取得联系,从中才得知,她爸爸妈妈都在打工,工作很忙碌,而忽略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把孩子的一切都交给外婆,外婆本身也存在着些恶习,导致学生深受影响.但是为了孩子,家长愿意配合,尽量争取时间,来监督孩子,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也就变好了.有时候两个家长都要上班,没有办法照顾孩子了.我利用放学的时间把孩子留下来,亲自监督,让孩子养成做作业,认真的习惯.还经常对她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她偷东西的坏处,等等.经过一段时间,孩子每天坚持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也变认真了.进步的孩子都应该得到表扬,在班级里,我及时表扬她,班级有什么事情都尽量叫她去完成.让她感受到老师在关注她.其次,充分发挥集体和班干部的力量.我组织几名同学来帮助她,跟她一起玩,一起做作业.让她感受到同学对她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从而不再课堂上讲话,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为了让她找到自己在班级的位置,树立自己的自信心.我决定让她负责浇花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有了可喜的进步.她现在有了可以说知心话的好朋友了,偷东西的习惯也有了改变,上课认真了,回答也积极了,而且在学习方面更加努力了.工作也很认真负责任.也看到她追着老师问问题的情景.再次与她聊天的时候,她告诉我,现在她自信多了.因为她觉得老师重视她,她负责的工作也让她找到了自己是班级的一名重要成员的感觉.她现在很有干劲,自己更有勇气面对生活了.反思:一、以人为本,爱心感化.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 ,尊重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 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对于徐世茂这样的孩子,要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 动之于情,晓之于理 ,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二、用赏识目光去感染学生心灵如果说一个好学生是一朵含笑的鲜花,那么后进生则是含苞欲放的花朵.作为一名教师,不应该仅仅欣赏盛开的鲜花,而要多用激情去催开那待放的花朵,用赏识目光去感染学生.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课题研究微案例第4篇初为人师,特别是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我觉得压力很大,无法理解一年级小朋友的行为和想法,而且经验也非常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