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土保持学课件 第六章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

水土保持学课件 第六章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

因此,保护好林地枯枝落叶层,也成为水土 保持林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防止“上层绿 油油,下面黄水流”现象的发生。
枯枝落叶层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1. 彻底消灭降雨动能; 2. 吸收降雨; 3. 增加地表糙度,分散、滞缓、过滤地表径流; 4. 形成地表保护层,维持土壤结构的稳定; 5. 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
①根系发达,固土效果好 ②抗逆性强(干旱、瘠薄,水淹,盐碱,寒冻) ③生长迅速、生物学特性稳定,易于繁殖 ④经济效益。
2. 树冠结构:树冠结构不同,枝叶的排列方式不同, 枝叶的重叠程度不同,因而截留的效率也不同;
3. 林冠郁闭度:林冠层的郁闭度不同,枝叶量不同, 所产生的总的表面积也不同;
4. 林冠的湿润状况与截留量也有关系。
(二) 枯枝落叶层对降水的截留作用
水土保持植物的多种水土保持效益,包括水 文效应的产生都是依赖于枯枝落叶层的存在。特 别是具有深厚完全分解的枯枝落叶层或腐殖质化 层在水文及防止水土流失中的作用更为突出。
(二)增加土壤有机质 • 枯枝落叶 • 死亡根系
(三)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大,形成大量的水稳性团
粒结构,土壤的持水性能和导水性能均得到改善。
第三节 水土保持林草配置 一、水土保持林草植被的营造与管理
一、水土保持林草植被的营造与管理
水土保持林草植被的营造与管理主要是进 行造林种草、抚育幼林和草地、改造低效林、 保护原有植被,加快水土流失地区植被恢复。 水土保持林草植被的营造包括直接造林种草与 封山育林育草两个方面。
第六章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Vegetation Measure
1
3
第一节 水土保持植物的水文效应
水土保持植物与水的关系其实质是水土保持植 物的水量平衡,即水土保持植物对各水量平衡要 素的影响。总的来说,水土保持植物对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调节径流,防止洪水,改造局部地区 水文循环,调节局部气候等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林冠截留作用,是指降水到达林冠层时, 有一部分被林冠枝叶和树干所临时拦截和容纳, 而后又蒸发返回大气中去的作用。
截留量,在降雨过程中的某一时段内,从 林冠表面通过蒸发返回大气中的降水量和降水 终止时林冠层还保留的降水量之和称为该时段 内的林冠截留量。
影响林冠截留量的林冠特性因子
1. 树种:树种不同,枝叶的质地、表面粗糙度、湿 润角的大小就不,因而产生的表面张力也不同;
一、水土保持植物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
大气降水降落到水土保持植物表面时,首先 被林冠层(森林植物地上部分)截留,引起降水 的第一次分配。然后,当降水量足够大时,一部 分降水到达枯枝落叶层引起降水的第二次再分配。 这种再分配持续的时间和各层所能容纳的降水量, 与它们的数量、性质和降水特性有关。
(一) 林冠层对降水的截留作用
(一)削减洪峰的作用
延长洪水总历时,降低洪峰,减小洪水总量
(二)水源涵养作用
水土保持林的水源涵养作用的实质就是对 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少洪水期流量,增加枯水 期流量,使径流在年内的分配趋于平均。
第二节 防止土壤侵蚀与改良土壤效应
一、对水蚀的控制作用 (一)对雨滴溅蚀和径流侵蚀力的影响
(二)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人工造林种草 (一)直接造林种草
飞播造林种草
1.飞播造林种草
飞播造林种草仅适用于地广人稀且有 大面积荒地的地区。
✓ 选择适宜的树草种; ✓ 适宜的播种期。
飞播前药剂拌种
检查出苗情况
幼苗生长情况
成林后的景观
2.人工造林种草
(1) 树草种选择 在遵循“适地适树”原则的基础上,按以下原则 选择适宜的树草种
(二) 林地土内径流
由于水土保持林对土壤性质的改善,并且死亡或腐烂的 根系、土壤动物的活动能形成各个方向的孔隙,特别是垂 直向下的孔隙。因此土内径流发生的条件就起了很大的变 化,在降雨形成土内径流时,其主要特征是:
1.流路变得更为复杂; 2.发生的深度增加,土壤剖面上的饱和导水率提高了,
垂直渗透能力增加,水分可进入更深的土层; 3.地表径流量减少,土壤剖面蓄水能力提高。
(一)林地土壤入渗能力
草地 裸地
林地
入渗率
入渗率
林地土壤之所以具有较高的入渗能力,主要是因 水土保持林改良土壤的作用而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 体现在三个方面。
2 3
1
3. 林木根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对土壤 有机械挤压及穿插作用,而且根系也分泌一些胶 状化学物质,有利于根系所形成的孔隙周围土粒 的胶合,保持孔隙的稳定连通。因此,在林地土 壤中,表层和深层的孔隙度,特别是非毛管孔隙 度,一般都要高于非林地。
二、林木根系对土体的固持作用
树木根系与其他植物根系一起密集地、纵横 交错地穿插在土体、岩石中,与土体或岩石紧 密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极大地增强了土壤的抗 剪强度,不但增强了土壤抵抗径流冲刷的作用, 而且增强了边坡的稳定性。
三、土壤改良作用
(一)促进土壤养分输入与循环 • 枯枝落叶腐烂、分解后对土壤养分的补充 • 死亡根系分解后补充一些养分
力。
枯枝落叶层对降雨的截留作用
枯落物对降雨的截留作用主要是体现在枯落 物层对水分的吸收,不同树种的枯落物水容量互 不相同,一般是阔叶大于针叶;且分解程度越高, 水容量也越高。
二、林地土壤水文性质的改良作用
土壤层在流域的水文循环中并不影响输入量, 而对贮存量和输出量却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总的来 说,在水土保持林地土壤中,由于林木生长发育的 影响,其土壤的水文性质与原来无林时相比就有了 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水分的输出和在土壤中的贮存 过程及数量发生明显的变化。
在水土保持上,土壤水分的贮存有两个方面 的含意:
一是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雨时,特别是在降暴雨时,林地土 壤吸收贮存水分的能力-总孔隙度;
二是在降雨停止以后林地土壤吸收的水分的 保持能力及多余水分的排除能力-孔隙分布。
三、削减洪峰、涵养水源的作用
水土保持林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调节该地区年 际内的径流分配,减免洪水的危害和径流冲刷造 成的严重土壤侵蚀;在重要的江河流域内营造和 保护大面积的水源涵养林,其目的就是调节河流 流态,削弱汛期洪峰流量并提高水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