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一书有感---读后感

读《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一书有感---读后感

读《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有感《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全书分十二篇,涵盖了整个经济学的完整框架。

其中前六篇是微观经济学,包括经济学的来龙去脉和特有思维方式、价格现象、消费者和企业行为、商品市场、市场失灵和博弈论等;后六篇为宏观经济学,包括金融、货币和财政政策、特殊的金融市场、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

娓娓读来,不会让人有一份生涩、拗口,以散文般的语言,纵横开阖,条分缕析,化深奥艰涩的经济学理论为浅显有趣的人文道理,笔触轻松流畅,使人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汲取知识的营养。

近一段时期以来,外界主流媒体和国际舆论对于中国经济的关注持续升温,在对中国经济竞相解读的言论中,存在着正反两个方面的评论,其中不乏另类的声音——即“唱衰中国经济”和“中国经济崩溃论”之悖论,似乎一些西方媒体针对中国崛起的炒作从“中国威胁论”在向“唱衰中国经济”转换。

当前,一些西方媒体为何转而“唱衰中国经济”并大肆渲染?是否又意味着“中国威胁论”的炒作将退出西方媒体和舆论界?显然,一些西方媒体为何转而“唱衰中国经济”并非空穴来风,需要我们深思和分析。

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奇迹般的增长,连续30年保9.9%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增加20倍,超过了日本名列全球第二,人均GDP从200美元上升到 4900美元,进入了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这样高的增长速度,持续如此长的时间,在世界发展史上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中国奇迹。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结果,也是我党对道路的正确选择和坚持,中国政府通过增量改革和渐进调整的方式寻求适合自身的经济发展道路,在积极稳妥推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逐渐打破了过去高度封闭的经济状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体系,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形成了全面开放的格局。

然而,改革开放不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根本动因。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追赶性质,其根本动因在于充分发挥了包括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和结构5个方面在内的后发优势。

虽然有人说中国经济还在发展中,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现在讨论中国模式为时尚早,但是,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使中国从一个低收入国家跃升到下中等收入国家,再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如此巨大的经济成就值得总结和提炼,把这些成功的经验上升到一般化的理论层面,就形成了一种模式,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国作为一个信奉马克思主义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不但要解决如何构建市场经济的问题,更要解决构建何种市场经济的问题。

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中国在实践中得出的答案。

正是这种市场经济,使得中国同时具备了市场和社会主义的双重制度优势,保证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平稳。

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今仍不完善,但它是创造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直接原因。

无独有偶,越南在实施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为相似的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之后,经济发展同样表现出色,近年经济增长率在亚洲仅次于中国排名第二。

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所提到的: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知道。

我们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复杂的经济体制之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一些经济知识来巩固和固防我们的经济生活。

我们的确是需要理性的思维去应对经济活动的变化,同时我们仍然需要以实际的眼光去处理生活的变化。

《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就是从每一点的细微处入手,让我们产生“生活即学习”的亲切感,于是,经济学,便不再那么苍白无力,而是富有色彩的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