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检查井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高新区拓展区含谷先进制造园道路路网工程—含青路招标文件、工程设计图。
2、国家和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法则、规程、办法等,主要有:1)2008年国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文2)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08;3)《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项目相关部门批准的相关文件3、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有关资料。
4、本地区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资源条件。
二、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建设部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的原则。
2、以质量为核心,以科技为保证,坚持“质量第一,全面创优”的目标,执行ISO9001质量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坚持“总体布局、全面开工,分段组织、快速推进,均衡生产、确保重点和运输生产安全”的原则。
采用先进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确保每道工序、分项工程的质量达到验收标准要求;确立对质量终身负责的观念,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过程严格控制,精心组织,满足全线创优规划。
3、突出重点项目和关键工序。
整个工程统筹组织,超前计划,合理安排工序衔接,确保各节点工期及总工期。
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
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综合管理,合理调配,运用网络技术,科学安排各项施工程序,组织连续、均衡、紧凑有序地施工,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施工进度安排注重各专业间的协调和配合,根据工程的特点,把握轻重缓急,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对整体工期安排上合理提前,确保实现工期目标。
4、充分认识当地地质特点,采用科学的工法、工艺,实行信息化施工管理,确保施工与环境安全。
实行文明施工,重视环境保护,珍惜土地,合理利用,严格执行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严格遵照国家环保政策和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文明施工,在方案的编制上力争把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制定出详细的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争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5、坚持施工方案的适用性、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结合本工程特点,搞好劳力、材料、机械的合理配置,推广“四新”技术,采用成熟可靠、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力求施工方案的适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做到施工方案科学适用、技术先进,确保实现设计意图。
三、工程概况含青路位于含谷先进制造园,道路实施全长4821.687m,其中K0+000~K2+500为旧路改造,不对道路行车道进行大规模拓宽,未按规划进行实施,道路标准不变,采用原车行道宽度。
K2+500~终点为新建,路幅宽度为44m,双向六车道,为城市主干路。
道路沿线存在保留水系,雨、污水均呈分段排放状态。
K2+760—K3+080段左侧管道、检查井平均埋深为9.5米,其余管道、检查井平均埋深为2.7米。
主要工程数量四、资源配置及进度计划1、组织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质量组织机构,项目生产副经理、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时与各管理部门联络、协调,各部门及作业班组队分级负责,以加强道路行车安全和施工作业安全。
为了确保路基施工顺利完成,项目经理部组成由分管道路的技术负责人挂帅,各部室负责人、工长、作业班组队长参加的质量保证班,全程跟踪施工现场,具体分工如下:由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方案的审核,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提出预测性的计划和处理措施、各方协调和安排生产;技术质量部负责制定施工质量并检查现场每道施工工序的质量情况;安全生产部负责制定安全措施及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测量组负责施工测量放样;物资设备部负责供应施工所需工程材料,及施工所需机械设备就位和正常运转,保证按期进场,并对所辖范围的机具设备定期维修、保养、确保施工的有序高效;试验室负责各种原材料、试块的检测和试验,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并根据试验配合比、天气情况和原材料性能适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具体安排,详见下表。
主要管理人员表见表2、施工布署及安排工期安排原则根据本合同段施工范围以及主要工作内容、工程数量,按照“统筹规划、均衡生产、平行施工、立体展开”的原则,采取扁平化管理模式,本合同段采用流水作业施工。
⑴统筹规划、均衡生产的原则在建设组织管理中应按照大型临时设施服从于主体工程施工顺序及节点要求的原则。
做到全标段统一安排和筹划,确保均衡生产。
⑵重点先行、分段展开具备条件后,各管理区段内有重点地同步实施,确保全线工程按期保质建成。
⑶突出难点、有序推进根据本标段计划进行节点工期控制。
同时,对大于6米深检查井等重难点环节预先规划,做到有实施预案、有执行计划,使全线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工期计划安排⑴、由于本工程是市政道路,有给排水及管道工程。
为避免路基施工与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交叉作业影响施工安全,同时为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要求,填方路基施工至排水管道顶设计标高1米左右、挖方路基施工至设计标高后采用分段施工工艺来组织施工,区段的划分以给排水及管道工程的检查井为界,大致按60-120m为一段来划分。
排水管网施工完成后,再进行路基最后精平。
其中K2+700-K3+080段左侧排水管网在6米以下,为钢筋混凝土检查井,该段管网施工采用先做检查井、填方到一定高度后反开挖再安装管道。
(2)、施工进度横道图五、施工方案1、施工工艺流程见-排水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2、测量放线⑴测量作业前对测量仪器进行校验,测量时对所有数值和原始记录作详细校对。
⑵排水管放线每隔10米设中心桩,在检查井、变换管径处、分支处均设中心桩,必要时设置护桩或控制桩。
⑶开槽铺设管道的沿线临时水准点每200米不少于1个⑷施工设置的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高程桩必须经复核后方可使用。
施工测量允许偏差见下表:3、沟槽开挖⑴管道沟槽开挖是在路基基本成型后进行,并根据现场和劳动力组织情况分段进行开挖,分段长度一般在40-150m左右。
⑵管道沟槽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
当挖方区地基为岩石时,采用爆破开挖辅以人工清打;当填方区填土较厚时,采用机械开挖辅以人工清底;为防止超挖或扰动沟槽底面,槽底应预留0.1-0.3米采用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并同时将槽底捡平夯实。
在高填方地段管道基槽超挖0.5米;夯实后,再回填0.5米厚砂卵石至设计槽底标高,再施工砼基础。
⑶沟槽开挖边坡根据地质情况采用1:0.25-0.67控制,当开挖深度大于3.0m时必须采取增加支撑的措施;K2+760—K3+080段左侧平均埋深9.5米的管道、检查井,采用路基填筑至管道顶以上1米左右时进行管道、检查井沟槽开挖。
⑷基槽开挖过程中,基槽内如有渗水,采用在基槽边挖集水井,用潜水泵抽出的办法排除。
⑸沟槽开挖时,弃土若堆在槽边或沟槽每侧临时堆土或施加其它荷载时,其距槽边的距离不小于1m,同时保证槽壁稳定且不影响施工。
⑹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雨污管道基槽承载力不小于200Kpa;因此,基槽开挖后必须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如经检测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要对基底重新进行处理,直至符合要求。
只有在基底的平整度、标高、轴线位置、坡度和地基承载力等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并经监理验收后才能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沟槽开挖的允许偏差见下表:4、管道砂垫层施工⑴基础施工前必须复核坡度和标高,一般在沟槽底部每隔4米左右打一样桩,用样桩控制挖土面、垫层面。
⑵重新恢复排水管的轴线,然后按设计基础宽度放样,并在样桩上做好砂垫层厚度标记。
⑶严格控制垫层顶面高程;不能高于设计高程,低于设计高程不能超过10mm。
⑷当砂垫层铺好后,在基面上恢复管道轴线。
从下游至上游方向逐节安管,边安边校正,使其管的中心与管道轴线一致;管子安好后,及时进行三角区回填。
5、管道铺设⑴管道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⑵对小于φ500的管道采用人工下管法,对大于φ600的管道采用机械下管;⑶管道的安装顺序采用从下游向上游,承口朝上,插口向下的方法安装,由低处向高处铺设;管道铺设允许偏差见下表:(CJJ3-90)6、橡胶圈接口⑴橡胶圈的位置放置在管道插口第二至第三根筋之间的槽内。
⑵接口时,先将承口的内壁清理干净,并在承口内壁及插口橡胶圈上涂上润滑剂,然后将承插口端的中心轴线对齐。
⑶接口方法:一人用棉纱绳吊住B管的插口,另一人用长撬棒斜插入基础,并抵住管端端部中心位置的横档板,然后用力将B管插口缓缓插入A 管的承口至预定位置。
⑷管道接口后,复核管道的高程和直线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⑸铺管和接口质量标准A.管道应顺直,管底坡度应符合设计,不得有倒落水。
管道铺设线允许偏差见表:B.接口橡胶圈到位检验方法:a.在插口端一定位置(一般长约23cm)划出标志线,安装时检查该标志线是否到位。
b.听声音,一般到位时,插口与承口接触会发出撞击的声音。
7、检查井施工⑴先按检查井的中心坐标位置测放出各检查井的开挖边线(包括放坡)并预留工作面宽度。
人工开挖检查井土石方时,若开挖土层较厚,除按要求放坡外,为保证施工安全必要时要采取支护措施;若为石方开挖,在保证预留施工工作面宽度的前提下可不放坡,以尽量减少土石方开挖量。
⑵检查井在收口以下采用C30砼现浇,以上采用7.5号水泥砂浆砌C30砼砌块。
当使用砼砌块,其加工必须按规定进行,强度及表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合格的一律不得用于构筑物安砌施工。
⑶基槽验收合格后尽早进行井底基础浇筑和井壁砌筑,以避免井底被积水浸泡和井壁坍塌。
⑷流水槽表面抹压光滑,与上下游管道底部接顺,以减少摩阻,有利水流通畅。
砼砌块砌筑按丁顺相间的方法安砌,上下错缝;砌筑砂浆满铺满挤,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符合规范规定,并不得有竖向通缝,安砌后的接缝沙浆凝结硬化期间应加强养护,并不得受外力碰撞或震动。
现浇井壁采用钢模+木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以50cm为一层逐层向上浇至管顶标高。
⑸砌筑检查井的预留支管随砌随安,预留管的直径、方向和标高满足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严密不渗水;检查井接入圆管的管口与井内壁平齐;检查井梯踏步安装:砌筑井内的梯踏步随砌随安,位置准确,踏步安装后,在砌筑沙浆或砼未达到规定抗压强度前不得踩踏。
⑹检查井砌筑至设计高程后,立即安装井座,盖好井盖。
设置在车行道和铺砌路面的检查井,施工完毕后其井盖及盖座,井座和盖座均采用钢纤维砼成品,其面与路面齐平;设置在绿化带的支管检查井井盖可高出地面0.05m。
⑺检查井周边回填:回填前检查井的勾缝及防渗已完成并符合质量要求,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检查井回填采用人工分层对称回填方法进行,其分层厚度为25cm左右,人工摊铺捡平后用小型夯实机械夯实,直至与检查井表面平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