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必胜:快速比较离子浓度大小
“三招”:微弱的观念,守恒的原则,比较的方法。
1.建立两个“微弱”的观念
(1)弱电解质只有微弱电离,如稀醋酸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CH3COOH)>c(H+)>c(CH3COO–)>c(OH–)。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如H2S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H2S)>c(H+)>c(HS–)>c(S2–)>c(OH–) 。
(2)弱酸(碱)离子的水解是微弱的。
如NH4Cl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Cl –)>c(NH4+)>c(H+)>c(NH3·H2O)>c(OH–)。
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如Na2S溶液中,c(Na+)>c(S2–)>c(OH–)>c(HS –)>c(H2S)>c(H+)。
2.用好三个“守恒”原理
(1)电荷守恒建立电荷守恒关系,需分两步走:第一步,找出溶液中含有的所有离子;第二步,把阳离子写在等式的一侧,阴离子写在等式的另一侧,各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的系数等于离子的带电荷数。
(2)物料守恒建立此等量关系,需分两步走:第一步,找出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和分子(H2O、H+、OH-除外);第二步,利用起始物质中各微粒的定量关系,确定含有某元素的离子或分子间的定量关系。
(3)质子守恒
3.突出“比较”方法的运用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常见,有“单一溶液”、“混合溶液”、
“不同溶液”等三类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其方法和流程如下:
(1)单一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酸或碱溶液只考虑电离情况,含能水解离子的正盐溶液要考虑水解情况,含能水解离子的酸式盐溶液要同时考虑电离和水解两种情况。
[1]对于含能水解离子的酸式盐溶液,可以按以下程序思考:溶质情况→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电离和水解的主导性→溶液的酸碱性→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
如: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的有NaHSO3等;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的有NaHCO3、NaHS等。
[2]溶液混合且恰好完全反应类型,这类问题实质上是“单一溶液”问题的变形,可根据反应的产物考虑水解或电离情况。
(2)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这类问题是考查的重点,主要有下述一些情形:
[1]溶液混合但不发生反应类型。
要同时考虑电离和水解,涉及弱酸、弱碱、含能水解离子的盐溶液时,可用极限观点思考,以“强势”反应为主,可不考虑“弱势”反应。
有两类问题:
电离大于于水解型。
如CH3COOH溶液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混合,分析时可只考虑CH3COOH的电离,不考虑CH3COONa的水解;类似的,氨水和NH4Cl溶液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混合,粒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H4+)>c(Cl–)>c(NH3·H2O)>c(OH –)>c(H+)。
水解大于电离型。
如HCN溶液和NaCN溶液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混合,粒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HCN)>c(Na+)>c(CN–)>c(OH –)>c(H+)。
[2]溶液混合但有一种过量的类型。
根据过量程度及产物情况,要同时考虑电离和水解,不过这类问题大多转化为“溶液混合但不发生反应类型”问题。
(3)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首先看物质组成中该离子的数目,其次是看溶液中其他离子或物质对该离子水解的影响情况(如电离产生的H+或OH-的抑制作用、其他水解离子的抑制或促进作用等)。
25 ℃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 [1]NH4Cl、[2]CH3COONH4、[3]NH4HSO4、 [4](NH4)2SO4、[5](NH4)2Fe(SO4)2,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5]>[4]>[3]>[1]>[2]
[口诀]
两个微弱三守恒, 溶液混合分类型,
简单混合看本性,相互反应看过剩。
大小比较排强弱,出现等号用守恒,
三个代表会分析,什么题目你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