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掌握退浆的目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原理、步骤。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退浆的方法
教学难点:各种退浆方法的适用范围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前面已经讲过棉织物前处理的原布准备、烧毛两道工序,今天接着学习第三道工序——退浆。
三、新授
经纱上浆的目的:增加经纱表面的光滑度,从而提高经纱的断裂强度和耐磨性能,减少断经
经纱上浆用浆料:天然浆料(淀粉、海藻酸钠)、变性浆料(可溶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合成浆料(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酯PA)
纯棉织物一般采用淀粉类天然浆料或天然浆料-合成浆料的混合浆
经纱上浆率:一般上浆率为4%~8%
纱特细、密度大的织物,经纱上浆率应高些,如府绸类可高达8%~14%
线织物可以不上浆或上浆率在1%以下。
针织物一般不上浆。
经纱上浆对染整加工的影响:它不仅影响织物的润湿渗透性,阻碍染料、化学药品和纤维的接触,增大染化料的耗用量,增加练漂加工的负担,而且还会造成印染疵病,影响印染产品质量。
结论:棉织物在煮练、漂白前一般都要进行退浆处理。
(一)退浆的目的:去除坯布上的大部分浆料及少部分天然杂质,以利后加工的进行,保证印染产品的质量。
(二)常用浆料及其性能
1. 淀粉
淀粉是由α-葡萄糖通过1,4-苷键连接而成的链状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6H10O5)n
淀粉按其分子结构不同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直链淀粉的聚合度较低,约为200~1000
支链淀粉的聚合度较高,大约在600~6000,其结构较直链淀粉复杂
淀粉的主要性能:
直链淀粉微溶于水,遇碘呈深蓝色;支链淀粉则难溶于水,遇碘呈紫红色
热水中发生膨化,直链淀粉溶液黏度较小,支链淀粉溶液黏度较大
低温下,在烧碱溶液中发生剧烈膨化
高温及有氧存在时,碱也能使淀粉分子链中的苷键断裂,聚合度降低,黏度下降 遇酸,苷键发生水解,形成分子量较小、黏度较低和溶解度较高的可溶性淀粉、糊精等中间产物,最后水解成葡萄糖
遇氧化剂会被氧化分解
淀粉酶对淀粉也有水解作用
(三)、常用退浆方法与工艺
棉织物常用的退浆方法主要有酶退浆、碱退浆、氧化剂退浆和酸退浆。
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织物品种、浆料组成、退浆要求和设备条件等选用适当的退浆方法
1.酶退浆
酶——是一种具有特殊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1)酶的催化特点:催化专一性强(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催化效率高、催化条件缓和、环保
酶的种类:酶的种类繁多,分类也有多种方法
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分为动物酶、植物酶和微生物酶
按其催化作用的性质分为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裂解酶、转移酶等
(2)淀粉酶的退浆原理:
淀粉酶的退浆作用在于它能催化淀粉大分子链发生水解;而生成分子量较小、粘度较低、溶解度较高的一些低分子化合物(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再经水洗去除水解产物而达到退浆目的。
淀粉酶用于退浆,就是改变了淀粉水解的反应过程,降低了活化能和增加了反应分子间的碰撞率,从而使淀粉的水解作用迅速进行。
(3)酶退浆工艺:
一般都由四个工艺过程组成:
预水洗、浸轧或浸渍酶液、保温处理、水洗后处理
①预水洗
作用:促使浆膜的溶胀,使酶液较好地渗透到浆膜中去;
去除织物上的防腐剂、酸性物质等杂质,有利于淀
粉酶对淀粉浆的作用
洗涤温度:80~95℃
为提高预水洗的效果,可在洗液中加入适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②浸轧或浸渍酶液
作用:使织物吸收酶液
主要工艺条件:T和pH值——随酶制剂的性能不同而不同
酶的浓度——与加工的方法有关,一般连续轧蒸法的酶浓度应高于堆置和轧卷法
③保温处理
作用:使酶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对淀粉进行充分的水解
方法:堆置法、汽蒸法、浸渍法或以其中二者结合
主要工艺参数:温度和时间
④水洗后处理
作用:洗去黏附在织物上的水解物及其杂质
酶退浆的特点:
方法简单;退浆率高(可达90%);退浆速率快;对棉纤维无损伤;但对棉纤维的共生物及其他浆料的去除效果差
2、碱退浆
(1)原理:
淀粉及化学浆在热烧碱的作用下,发生强烈膨化,与纤维的粘着变松,再经机械作用,就很容易从织物上脱落下来。
有些化学浆如CMC、PVA、PA在热碱液中溶解度增大,再经有效的水洗,容易从织物上洗去,
同时热烧碱溶液能去除一部分天然杂质,尤其适用于含棉籽壳较多的棉布。
退浆率50~70%
应用煮炼或丝光废碱,成本低,不损伤纤维
(2)注意问题:
碱退浆仅使粘着力下降,并不能使浆料降解,水洗必须充分,以免浆料重新沾附到织物上。
(3)碱退浆工艺:退浆效果取决于碱浓度温度、堆置时间及水洗情况
平幅加工:6~10g/L烧碱液,温度为70~90℃,汽蒸或保温堆置后热水洗。
绳状加工:绳状轧碱,烧碱浓度10g/l左右,温度50~70℃,绳状堆置6~12h,堆置时要注意保温、保湿,防止风干,堆置后经水洗。
涤/棉混纺织物宜采用平幅退浆和水洗。
3.氧化剂退浆
特点:退浆迅速,退浆率较高,并兼有部分漂白作用,但对纤维素有一定的损伤
原理:碱性条件下,氧化剂使浆料氧化、降解,使其相对分子质量降低,水溶性增大,再经水洗去除而达到退浆的目的
常用氧化剂:过氧化氢、亚溴酸钠等
氧化剂退浆多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可以与煮练或漂白同浴处理。
小结:主要讲了退浆的目的、方法及各种方法的原理、步骤。
作业:简述酶退浆原理及工艺。
板书设计:退浆
(一)退浆的目的
(二)常用浆料及其性能
(三)、常用退浆方法与工艺
1.酶退浆
2、碱退浆
3.氧化剂退浆
(四)小结
(五)作业
课后记:本次课主要讲了退浆的目的、方法及各种方法的原理、工艺,希望同学们课后及时巩固、复习。
无迟到、旷课的现象。
参考资料:染整概论张洵栓中国纺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