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
(二)象形字的逻辑分类
1、整体图形造字法
以简洁的线条勾画出事物的整体图形。同时 以局部特征来强调事物的属性或特性,从而拉开 事物之间的形象差别
2、局部特征造字法
指舍弃事物整体形象,只选取事物具有代 表性的典型特征加以描绘,这是一种以局部代 表全体的构字方法。
3、形象依托造字法
运动和变化中的事物难以独立的描绘出来, 因而需要将事物的关联之物(即字缀)一并描绘: 有些事物单独描绘容易使人产生歧义,因而需要 将事物的连接部分作为衬托背景一并描摹。这种 依托相关形象,以衬托手法表现事物运动或变化 的造字方法称为形象依托造字法。
■
段玉裁(1735~1815)清代文字训诂 学家、经学家,字若膺,号懋堂,晚年又 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 苏金坛人,龚自珍外公。乾隆举人,历任 贵州玉屏、四川巫山等县知县,引疾归, 居苏州枫桥,闭门读书。曾师事戴震,研 究文字训诂音韵之学。著有《说文解字 注》、《六书音均表》、《古文尚书撰 异》、《毛诗故训传定本》、《经韵楼集》 等,对我国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校 勘学诸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2、轮廓图形勾摹法
轮廓图形勾摹法之以简练的线条走向勾勒出物 体轮廓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要点在于整体轮廓形状 与所表达事物轮廓的相似度,以及整体轮廓与局部 轮廓的比例。
3、线条轮廓混用法
线条轮廓混用法指运用线条描绘法和轮廓勾摹法 于一“形”,更为形象的表示物体的方法。这种方法 见备了轮廓相似和线条比例的特点。
二、象形定义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 也。” -----许慎 (诘诎,即弯曲)意思是说,象形字就是 字形画成字义所表示事物的形状,随着物体的 外形而曲折字的笔画,“日”、“月”就是这 种字。
这句话隐含两重含义:
其一,象形字均源自事物的物象,乃是对外界 现实事物的勾勒描绘,即“画成其物”。也就是说, 象形字的所指对象一定是现实生活中人人皆知的事 物,它的能指意义一定是事物形象的充分体现,使 人见而可识,识而知义。象形字必须要“象‘其’ 形”,使人观而知之。
3、人本主义原则
所谓“人本主义原则”,即许慎在《说文解字· 序》 里说的“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显然,此处的远和近 乃是以人为中心的以人为立足点的远和近只有在人的视 域之中,在人的掌控之中的世界和事物才是真实的、现 实的,成为汉字造字的依据。离开了历史的真实的人, 离开了环绕并限定于人的生活场景,仪表仪和共性经验 也必然化为乌有
一、单体象形
单体象形也叫独体象形,即不附加任何其 他成分,由单一的一个像形独立构成。他是最 早产生的象形文字,是从原始图画脱胎而来的。 例:
二、复体象形(合体象形)
复体象形是由两个乃至两个以上单体象形基文 构成,以表现出几种物形间关系的高级物形。它是 在单体象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体象形一般只能 表现名词,复体象形则能表现动词、形容词、副词 等更复杂深刻的内容和含义。例:
云,像天空云彩之形,甲骨文字作: 。
④有关居室器用的:高、向、囱、皿、 行、其、弓、矢、戈、刀、斧、斤、舟、 车等。如: 舟,像舟船之形,甲骨文字作: 。 。
车,像车有蓬有两轮之形,甲骨文作:
二、象形字的分类(形式分类与逻辑分类)
(一)象形字的形式分类
1、线条(示意)描绘法
所谓线条示意描绘法,乃是指以简练的的线 条走向,示意性(抽象的)地画出物体形状的方 法。这种方法的要点,在于描绘物体主体的同时, 掌握好主体与非主体特征之间的线条长度及空间 比例。
三、象形造字法的原则
1、以形表意
以形表意原则指所有的象形文字,无一 例外,都是有形可“依”,有形可“象”的
2、共性经验原则
作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而演变、进化的象 形字。同时遵循着“共性生活经验”这一基本原则。 即只有见而可识,人认可知,大众化世俗化的形象 结构,才能正确无误地传达思维者的概念,成为社 会交往和思想交际的工具。
三、象形字的归类、分类 与象形造字法的原则及象 形与其他造字法的联系
一、象形字的归类
①有关人体的:人、大、子、巳、 女、夫、 目、耳、口、自、眉、 而、手、足、止、心、胃等。如:
人 人,甲骨文字作 ,像一侧面 的人形。 大 与“大”不同,大像正面 的人形,古文字 作 ,在文献中 用作“大人”之义。
象 形
一、象形起源与定义 二、“象形”造字(单体象形、复体象 形) 三、象形字的归类、分类与象形造字法 的原则及象形与其他造字法的联系 四、各家对象形的看法
一、象形起源与定义
(一)象形的起源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 的造字方法,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 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 中国的甲骨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 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
■
感谢老师以及同学们给我这 次机会,由于能力有限加之初次 试讲,难免会有失误,不到之处 请大家多多见谅,谢谢!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一书说:“文字所作, 首必象形,渐而会意,指事之类兴焉。今之文 字,形声转写,而察其缔构.什九以象形为本 抵。”
四、各家对象形的看法
1、郑
樵
“书与画同出。画取形,书取象;画 取多,书取少。凡象形者皆可画也,不可 画,则无其书矣。然书穷能变,故画虽取 多,而得算常少;书虽取少。而得算常多。 六书也者,皆象形之变也。”
4、姚孝遂
“象形字直接取象于事物的形状,所以 它反映的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形体,成为一个 独立的基本字形,一般不能再拆开来分析”。
关于文字学的知识,我们了解的还 太少,还有很多未知的知识空缺与研究 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希望,我们在座 的每个人是发现者中的一份子。
朱骏声(1788~1858)中国清 代文字学家。字丰芑,号允倩,晚 年又号石隐,清代大学者,自署元 和人。雍正二年(1724)分江苏省 长洲县置元和县,1912年元和县与 长洲县并入吴县,有关传记或作江 苏吴县人。博学无书不读,娴习经 史,擅长诗赋词章。著作甚多,刻 板的只有《说文通训定声》和《传 经堂文集》。
2、段玉裁
“下象掌,上象指爪,是为象形。许意 先有采字,乃后从爪而象其形,则非独体 之象形,而为合体之象形也。”
他把象形字分做独体象形合体象形两 类,认为“有独体之象形,有合体之象形。 独体如日月水火是也。合体者,从某而又 象其形,如眉从目而以尸象其形,箕从竹 而以对象其形……”
3、王筠
王筠《说文释例》分象形为正例变 例两类,“正例”如其说 “日”“月”“变例”有“其形不能显 白,因加同类字以定之,是谓以会意定 象形”,“会意定象形而别加一形者”, “兼声意之象形”等等多种。
■
郑樵,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 田)人,世称夹漈先生。生于北宋崇宁三 年三月三十日(1104年4月26日),卒于南宋 绍兴三十二年三月七日(1162年4月26日)。 郑樵一生不应科举,刻苦力学30年,郑樵 立志读遍古今书,他和从兄郑厚到处借书 求读,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 之学、语 言学、自然科学、文献学、史学 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
■
王筠,道光元年(1821) 举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 以国史馆誊录议叙选山西乡宁知县, 并曾权知曲沃、徐沟二县。王筠少 喜篆籀,进而博涉经史,尤深《说 文》之说。一生著述宏富,影响巨 大。
■
、姚孝遂(1926-1996),湖北省武汉市人。 1945-1950年就读于华中大学中国语 文学系, 1957-1961年就读于吉林大学甲骨文、金文 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吉林大 学古籍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第一、二 届委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殷商 文化学会理事。撰写且主编的着作有《许慎 与说文解字》、《小屯南地甲骨考释》、 《甲骨文字诂林》等。
■
朱宗莱,(1881~191 9)教育家、图书馆事业家。字蓬仙, 一字布宣。浙江海宁人。光绪和安澜 书院旧藏,又购置多种书籍,供人观 览借用。不久复往日本早稻田大学研 习文科,并在此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 同盟会。回国后,兼任海宁州图书馆 馆长,聘请蒋汝康为馆员,在馆内附 设“金石保存处”。1923年刊印 有《海宁县公立图书馆书目》。
②有关动物的:马、牛、羊、 鹿、豕、鸟、隹、象、犬、 虎等。例如: 马,像马之形,甲骨文字作: 。 牛,像牛头之形,甲骨文字作: 。 羊,像羊头之形,甲骨文字作: 。 鹿,像鹿之形, 古文字作: 。
③有关自然界的:山、水、回、木、 屮、日、月、云、雨、申(电)、火 等。如:
火,像火焔上升之形,甲骨文字作: 。
其二,象形造字法以简括、明晰的写意笔 法或 即构型并不追求规整,而是像图画一般“随体 诘诎(qu)”,笔画上该直的要直,该拐弯的 必须拐弯,在形似的基础上,更为重视事物的 差别性或区分性的特征。
二、“象形”造字(单 体象形、复体象形)
四、象形与其他造字法的联系
象形字是组成合体字的基本构件,是字之基 本。 “六文之中,象形者,苍颉本所起,观察天 地万物之形谓之文,故文少;后相配合孳益为字, 则形声会意者是也,故形声最多”。 “‘象形’是汉字体系中很重要的一种造 字方式,用这种方法所造出来的文字符号虽然数 量有限,却成为大多数指事、会意和形声字的基 本构件,汉字系统正是在象形符号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