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山风景名胜旅游区申报建设级旅游景区工作汇报山西石膏山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A工作领导小组二〇一三年八月简介石膏山位于灵石县城东南约35公里处,1987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9年被省国土资源厅批准为拟建的省级地质公园.石膏山知名于世,始自汉唐,盛于明清.汉唐时期,石膏山因灵沁古道而知名.古人取”石膏”二字作山名,以专注山水而来,《春秋·玄命苞》曰:“膏者,神之液也”,其山“石中流津,喷液如珠似玉”,素以“膏山活石”之说传之,故名“石膏山”.石膏山属太岳山脉,海拔2532米,与介休绵山、沁源灵空山鼎足而立,景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石膏山风景区的自然景观以山、水、森林及喀斯特景观为主景.它群山环抱、奇峰耸翠,有清清河水,千尺飞瀑,还有古刹、溶洞,以及阴郁的白皮松林.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参谒、登临、神游、咏诵的历史名山。
石膏山景区目前由山西灵石通宇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由其下属公司:山西石膏山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实施。
景区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分为天河、卧龙、天竺等十大景区,各景区又分为若干景点,分别以休闲、度假、宗教、探险、科普、服务为主题,该项目于2007年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71亿元,分为风力发电、滑雪场和景区建设三大部分。
其中风力发电项目50亿元,滑雪场项目10亿元,景区建设项目11亿元。
目前景区建设项目已累计投入资金7.1亿元。
已完成进山道路、人行步道、客运索道、佛教景观群、公寓楼、管理楼、天竺景区、红叶景区、龙吟谷景区、客服中心景区等景区景点建设。
2007年,石膏山景区开始投资兴建,2010年9月实行试运营。
建设之初,即立足于高品位、高规格,为开发利用好山水自然资源,保证有序建设开发好利用好旅游资源。
公司成立后就以建设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对石膏山旅游景区进行全面打造、包装。
经过5年多的努力,通过专家指导,政府引导,参观学习,景区交通环境面貌、卫生和服务设施、服务质量、营销宣传、安全管理、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
通过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使石膏山景区面貌、旅游质量焕然一新,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和改进。
加强领导全力创A石膏山旅游公司为加强对创A工作的领导,保障创建工作顺利进行,成立了以总经理温海清为组长,各部门经理为成员的创A工作领导小组。
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明确工作任务,全面而扎实的开展争创级旅游景区工作。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国家级旅游景区质量标准,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对创建级旅游区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安排和精心的布署,各部门按照创方案中所分配的任务,分别制定了本部门的创A落实方案,将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和责任人身上。
同时,实行每周一汇报,每月一检查制度,督促创建工作快速开展。
同时,省、市旅游局主管领导、灵石县人民政府创A工作领导组、灵石县旅游局对我公司创建工作经常给予指导和帮助,协助我们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3年8月,石膏山景区召开石膏山风景区运营发展论坛暨高管专家顾问受聘仪式,通宇集团董事长张建新、山西石膏山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温海清、公司各副经理及部门中层、中国旅游报社代总编辑,高级编辑,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投资所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10 省市及企业营销策划咨询顾问邵春、著名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顾问导师,城乡战略与旅游地产规划专家许豫宏、县旅游局副局长刘艳花参加了会议,其中两位旅游界权威专家针对石膏山景区创建旅游区活动做了主要讲话,对创旅游区的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责任要求等做了明确的布署,调动了石膏山旅游公司全体员工创建工作积极性,使创A工作全面展开。
大家纷纷表示:无论再大困难,我们也要争创条件,将石膏山景区建设为级旅游景区。
规划建设提高品位规划是建设发展的灵魂,石膏山旅游公司始终把景区规划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通过多种方式邀请国内具有一流水平的设计单位和专家,为我们规划设计一流的建设蓝本。
2007年,景区开发之初,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聘请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广州海森旅游策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阳市水利勘察设计院等专家、教授前来宝天曼进行现场勘察,实地采线,编制了《宝天曼峡谷漂流旅游区总体规划》《宝天曼峡谷漂流旅游区建设总体规划》,获得内乡县人民政府批准后,严格按照规划组织施工建设。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上中下码头及服务区、拦蓄大坝建设和环保工程。
在试运营期间,根据实际工作,完善和配备了其他基础服务设施,使宝天曼峡谷漂流在建设项目工作中,一步到位,构成完整的基础服务设施体系,品位、档次具国内先进水平。
我们建设的主要项目有:一、上、中、下码头服务区二、拦蓄大坝三、漂流河道四、综合办公楼五、上码头职工宿舍六、外餐部七、温泉度假酒店(正在装修)八、待建项目:县城四星级宾馆狮子坪商贸区附近乡镇建设的项目有:大龙服务区、赵峪服务区二道河服务区葛条爬服务区。
在我们建设的上下码头服务区内:分别设置有游客中心、洗浴(更衣)中心、投诉中心、医护中心、停车场、休闲亭等。
它们在建筑风格、体量、色彩、外观、造型、质材方面,均按照规划设计制作,符合景区建设标准,和宝天曼峡谷漂流景区自然景观相协调,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培训入手规范管理宝天曼峡谷漂流是新建景区,新员工较多。
为提高大家的业务素质,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我们制订了中长期培训计划,从培训着手,提高素质。
2005年以来,我们先后聘请河南大学、北京达沃斯峰巅策划中心、南阳师范学院旅游系.体育系教授、讲师等,对员工进行了多期培训,共培训员工800多人次。
培训重点是旅游接待(含服务礼仪、服务用语、员工形象、行为标准、服务规范)、安全生产(含消防知识、安全用电、护漂技能、安全救护、导车驾车、卫生知识、)、营销宣传(新闻写作、营销策划、外部联络)、内部管理(接待服务、器材运输)等,使职工业务素质、理论素质有了显着提高。
同时,我们请长期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资深员工,以亲身经历的实践经验来讲解,从如何正确处理旅游接待服务中的一些难题入手,给员工讲授形象具体,易于操作的教育课,为景区规范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为推动景区规范化管理,我们根据工作实际,设置相关部、室,加强部、室编制,研究制定了《部门职责》、《员工职责》和安全、服务、营销、管理等规章制度,贯彻到全体员工中间。
为加强安全生产,解除游客的后顾之忧,使宝天曼峡谷漂流安全品牌唱响中州大地,2007年,我们积极参与景区安全创星工作,取得四星级安全景区标准。
为真正体现游客是上帝的服务宗旨,我们大力推行诚信服务,在各码头设置游客意见箱,公布投诉电话号码,自觉接受游客监督。
设置医护中心,为患者提供医护服务。
绿化美化环境宜人为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从开工建设之日起,我们即聘请河南绿野园林绿化工程公司,依照设计方案,为上中下码头、办公区、服务区进行绿化美化,投资近千万元,在码头、服务区、停车场、游客集散地进行综合治理。
经治理的景区景色秀丽,青山绿水掩映红房绿瓦,翠柳秀竹簇拥道路站口,望去如江南水乡。
我们完成的主要项目有:一.四个停车场周边绿化工程。
二.上下码头服务区门前1000米绿化带。
三.上下码头功能房后墙、景区道路砌石及绿化。
四.码头临河岸1000米绿化带。
五.建设四座环保型水冲式公厕,改造了两座三星级公厕。
六.配置一辆垃圾运输车。
这些绿化工程的建设,和基础服务设施如游客中心等、洗浴中心、投诉中心、医护中心、功用电话相配套,和景区环境融洽协调,将景区装点的更加亮丽。
安全护漂责任如山宝天曼峡谷漂流是以水上漂流为主题的娱乐型旅游区。
漂流是我国旅游业一个新兴的朝阳行业,尽管人们普遍喜欢玩水,然而,对于水上运动安全保障却心存疑虑。
为切实保障广大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做到客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宝天曼峡谷漂流公司下决心抓好安全管理工作,努力创造条件,建设安全景区、放心景区,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在软硬件建设方面作出显著成效。
开业3年来,无出现一例安全事故。
一、硬件建设1、购买有中国船级社认证的厂家生产的漂流器材:广东省佛山市申悦水上器材公司、河南省新野华夏漂流器材厂生产的橡皮筏、救生衣、头盔等。
2、治理河道,购买一台挖掘机,专门用来平整河道,消除险石。
3、建设一座储量350万立方米的拦蓄大坝,雨旬期拦坝调洪,漂流时间及时调节水量,开、关闸门,保证客人安全。
4、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森林防火、食品卫生方面均按照有关要求,进行了设施、设备建设。
5、添置紧急救援设施设备,如急救车、医护室等。
6、建设闭路监控设施,加强安全监督管理。
二、软件建设1、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置了有关人员,其中仅安全护漂员达300名,固定安全救护员60名,安全巡逻员30名。
2、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的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分工明确。
3、对有关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人员实行岗前培训,做到技能熟练、职责明确方可上岗。
4、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实行安全生产奖罚制度,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责任感。
5、实行安全宣传、安全信息交流管理制度,使安全责任目标达到职工明白、游客放心。
6、设置安全警示、警告标志。
创新策划宣传营销宝天曼峡谷漂流旅游景区在重视规划建设、旅游管理工作的同时,把宣传促销工作摆到了重要的位置,决心通过大手笔的营销策划,使宝天曼峡谷漂流走出河南,面向全国。
三年来,我们印制了大量的宣传资料,在中央、省(市)级电视台.报刊播发、刊登了大量图文,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宝天曼峡谷漂流品牌短期内声誉鹊起、风靡全国。
一、大型宣传活动1、2006年6月,组织开展了河南作家采风行活动,把30多名本省市知名作家、省内30家新闻媒体50多名记者请到宝天曼峡谷漂流开展采风创作,使宝天曼峡谷漂流在全省报刊上得到全方位的宣传。
2、从2007年5月,邀请河南电视台在景区举办《超级导游》专题拍摄活动,使全省电视观众了解、认识了宝天曼峡谷漂流品牌。
3、2007年8月,举办南阳周边6省、市电视台记者“聚焦宝天曼漂流欢乐行”采风活动,借此机会使宝天曼峡谷漂流在河南电视台、河南卫视、中国体育报、中国旅游报、河南日报、大河报等强势媒体上得到有力的宣传。
4、2008年5月28日,在旅游区举办全国“首届漂流高峰论坛”,国内旅游界、体育界36名专家、教授与会,发表学术文章。
中国旅游报、河南卫视、大河报、东方今报等主流媒体记者50多人予以采访、报道。
二、专题宣传1、从2007年4月开始,每天在中央电视台7套早间新闻后,《天气预报》节目黄金时段播发宝天曼峡谷漂流图象。
2、2006年5月以来,大河报、东方今报等省级报刊、河南各市地报刊连续刊载宝天曼峡谷漂流采访录、专题报道、新闻等。
3、2007年5月23日,中国旅游报3板刊载宝天曼峡谷漂流主题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