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醇酸树脂

醇酸树脂

醇酸树脂
由多元醇、邻苯二甲酸酐和脂肪酸或油(甘油三脂肪酸酯)缩合聚合而成的油改性聚酯树脂。

按脂肪酸(或油)分子中双键的数目及结构,可分为干性、半干性和非干性三类。

干性醇酸树脂可在空气中固化;非干性醇酸树脂则要与氨基树脂混合,经加热才能固化。

另外也可按所用脂肪酸(或油)或邻苯二甲酸酐的含量,分为短、中、长和极长四种油度的醇酸树脂。

醇酸树脂固化成膜后,有光泽和韧性,附着力强,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候性和绝缘性等。

醇酸树脂可用熔融缩聚或溶液缩聚法制造。

熔融法是将甘油、邻苯二甲酸酐、脂肪酸或油在惰性气氛中加热至200℃以上酯化,直到酸值达到要求,再加溶剂稀释。

溶液缩聚法是在二甲苯等溶剂中反应,二甲苯既是溶剂,又作为与水共沸液体,可提高反应速率。

反应温度较熔融缩聚低,产物色浅。

树脂的性能随脂肪酸或油的结构而异。

醇酸树脂主要用作涂料、油漆,在金属防护、家具、车辆、建筑等方面有广泛应用,也可用作漆包线的绝缘层,制成油墨大量应用于印刷工业,此外也用于制造模压塑料。

v危规分类及编号易燃液体。

参照GB3.3类33645。

UNNO.1866;IMDG CODE3278、3379页,3.3类。

物化性质黄褐色粘稠液体。

是豆油改性的季戊四醇和邻苯二甲酸酐缩聚物在200号汽油溶剂中的溶液。

危险特性易燃,闪点23~61℃。

遇高温、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

树脂的热解产物有毒。

辨识事故类型:火灾、中毒、容器爆裂。

应急措施消防方法:消防人员须穿戴防毒面具与全身防护服。

用泡沫、雾状水、干粉、二氧化碳、1211灭火剂,砂土灭火。

急救:应使吸入热解气体的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

严重者送医院救治。

储运须知危险货物。

包装标志:易燃液体。

包装方法:(Ⅲ)类。

铁桶。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中。

远离热源和火种,避免阳光直射。

与氧化剂隔离储运。

泄漏处理:首先切断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

用砂土吸收,倒至空旷地方掩埋或焚烧炉中烧掉。

被污染的地面用油灰刀刮清。

大面积泄漏周围应设雾状水幕抑爆。

以醇酸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合成树脂涂料。

醇酸树脂是由脂肪酸(或其相应的植物油)、二元酸及多元醇反应而成的树脂。

生产醇酸树脂常用的多元醇有甘油、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等;常用的二元酸有邻苯二甲酸酐(即苯酐)、间苯二甲酸等。

醇酸树脂涂料具有耐候性、附着力好和光亮、丰满等特点,且施工方便。

但涂膜较软,耐水、耐碱性欠佳,醇酸树脂可与其他树脂配成多种不同性能的自
干或烘干磁漆、底漆、面漆和清漆,广泛用于桥梁等建筑物以及机械、车辆、船舶、飞机、仪表等涂装。

沿革19世纪中期德国合成了醇酸树脂,1912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用邻苯二甲酸酐和甘油经缩合制成醇酸树脂,代替电绝缘材料──虫胶。

1927年美国R.H.基恩尔利用树脂性质依多元酸而异的特点,开发出适于各种用途的醇酸树脂的制造方法,特别是用苯酐或顺酐制造涂料用树脂,同年由通用电气公司进行工业化生产。

醇酸树脂涂料产量很大,约占涂料工业总量的20%~
25%。

分类按加入油的种类不同,醇酸树脂可分为干性油(亚麻油或脱水蓖麻油)和不干性油(蓖麻油、棉子油或椰子油等)两类树脂。

干性油醇酸树脂直接涂刷成薄层,在室温与氧作用下转化成连续的固体薄膜,可制成自干型与烘干型的清漆及磁漆。

不干性油醇酸树脂则不能直接用作涂料,而是与其他种类树脂混合作用。

醇酸树脂按油和苯酐的含量,可分为四种(表1),醇酸树脂涂料按用途可分为七类(表2)。

生产方法工业上生产醇酸树脂,根据原料不同,可分为脂肪酸法和醇解法两种。

前者用的是脂肪酸、多元醇与二元酸,能互溶形成均相体系在一起酯化,缺点是脂肪酸通常系由油加工制造,增加了生产工序,提高了成本。

后者是用多元醇先将油加以醇解,使之在与二元酸酯化时形成均相体系,可制得性能优良的醇酸树脂。

在缩聚工艺上又分为溶剂法和熔融法两种。

如在缩聚体系中加入共沸液体以除去酯化反应生成的水,则称为溶剂法;不加共沸液体则称为熔融法。

溶剂法的优点是所制得的醇酸树脂颜色较浅,质量均匀,产率较高,酯化温度较低且易控制,设备易清洗等。

但熔融法设备利用率高,比溶剂法安全。

anyview。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