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工程”高校名单(2012年8月21日最新更新)北京(26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上海(9所)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天津(3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重庆(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河北(1所)河北工业大学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1所)内蒙古大学辽宁(4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吉林(3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黑龙江(4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江苏(11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1所)浙江大学安徽(3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建(2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江西(1所)南昌大学山东(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河南(1所)郑州大学湖北(7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3所)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东(5所)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西(共1所)广西大学四川(共5所)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云南(1所)云南大学贵州(1所)贵州大学海南(1所)海南大学青海(1所)青海大学宁夏(1所)宁夏大学陕西(6所)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甘肃(1所)兰州大学新疆(2所)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西藏(1所)西藏大学军事系统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技大学(3所)小贴士:什么是211工程高校?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关于“211工程”的主要精神是: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
并可概括表述为:“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985工程创世界一流大学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是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加大学科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学科交叉,大力提高建设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瓶颈问题的能力而开始进行的国家级教育建设工程。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由此,中国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教育部领导在庆典上建议,今后连续3年,政府每年拿出中央财政收入的1%,作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资金。
建议得到了原则上的肯定,这是“985工程”的名称由来。
以当年财政收入测算,“985工程”总投入将在300亿以上。
2011年3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时明确表示,“985工程”、“211工程”已经关上大门,不会再有新的高校加入这个行列。
2011年12月30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回答委员询问时表示,当前,“211”工程和西安交通大学“985”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引入动态竞争机制,实施了优势学科创新建设平台。
“985工程”一期(34所)学校共建部门协议签署时间北京大学教育部、北京市清华大学教育部、北京市复旦大学教育部、上海市1999.7南京大学教育部、江苏省1999.7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上海市1999.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安徽省1999.7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1999.11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陕西省1999.9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1999.11北京理工大学工业与信息化部、教育部、北京市2000.9南开大学教育部、天津市2000.12天津大学教育部、天津市2000.12山东大学教育部、山东省2001.2华中科技大学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2001.2吉林大学教育部、吉林省2001.2厦门大学教育部、福建省、厦门市2001.2武汉大学教育部、湖北省2001.2东南大学教育部、江苏省2001.2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山东省、国家海洋局、青岛市2001.2湖南大学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湖南省2001.2中南大学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湖南省2001.2大连理工大学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2001.8重庆大学教育部、重庆市2001.9四川大学教育部、四川省2001.9电子科技大学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四川省、成都市2001.9中山大学教育部、广东省2001.10华南理工大学教育部、广东省2001.10兰州大学教育部、甘肃省2001.12东北大学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2002.1同济大学教育部、上海市2002.6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北京市2002.8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北京市2003.9西北工业大学工信部、教育部、陕西省、西安市2001.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与信息化部、教育部、北京市2001.9“985工程”二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三期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简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学科的综合优势,尤其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在所属行业领域全国顶尖的学科优势,国务院决定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又称“特色985工程”,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负责。
西电科大南校区图书馆“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高校从属于“211工程”建设的学校但不属于“985工程”建设的学校中选择。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的主要任务是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在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全国顶尖的优势学科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从而大力提高建设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能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群。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相当于一个Ⅰ类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其建设方式采用“985工程”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模式,与“985工程”同期执行,每期获得的中央财政资金额度与“985工程”高校接近,其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额度以年度项目预算批复为准。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985工程大体系的一部分,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为国家重点工程长期实施,由于平台建设方式和985工程平台相同,所以称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建设平台”,简称“特色985工程”,“特色985工程”大学基本上是没有经历过合并重组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精度极高,拥有一至两个全国顶尖的学科,在行业内认可度极高,具有深厚的行业底蕴和学科积淀。
在高校共建方面,“985”工程高校主要以与所在省市共建为主,只有工信部属院校等少数“985”工程高校与所在省市、所在行业都签署了全面共建协议,而“特色985工程”高校以与所在行业共建为主,只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少数“特色985工程”学校与所在省市、所在行业都签署了全面共建协议。
编辑本段“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大学名单常规平台(30所高校32个平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军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先进雷达技术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飞行器设计制造与飞行安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南京理工大学现代攻防与先进装备技术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现代舰船与深海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与冶金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西南大学“农林实践基地项目”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华东理工大学煤的清洁高效利用与石油化工关键技术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河海大学全球水循环与国家水安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哈尔滨工程大学[3]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安全开采与洁净利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系统过程与矿产资源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与转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绿色化工与材料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安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输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武汉理工大学绿色建材与新材料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合肥工业大学节能环保汽车及其制造装备技术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长安大学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营保障科学与技术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江南大学食品精深加工与安全控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法、管学科融通创新与我国社会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科群与中国金融创新发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东北林业大学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与高效利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北京林业大学应对全球变化的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与可持续经营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生长发育调控优势学科创新平台[4]中国药科大学新药发现理论与技术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北京邮电大学(正式名称未公布)南京农业大学(正式名称未公布)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计划(6所)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示范性举措,加大对于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水平,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教育部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启动实施“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