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释
1.石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组成的呈液态可燃有机矿产,是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2.地温梯度:在内热层里,深度每增加100米升高的温度数值。
3.矿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天然单质和化合物。
4. 储集层:凡能够储存和渗滤液体的岩层。
5.干酪根:生油母质,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沉积有机质。
6. 地球物理勘探法:依据地下岩石物理性质(密度、速度、电阻率、磁性、弹性)的差别,运用物理规律来进行数学推演、推断地下圈闭的位置,此法叫物探法。
7.生产井:也叫开发井,是在油田开发阶段为油田生产而钻的井,包括油(气)井、注水井、调整井等。
一般不取岩心,地层情况清楚,钻井速度快,费用低。
8.压裂:用地面高压泵组将带有支撑剂的液体注入地下岩层压开的裂缝中,形成具一定长度、宽度及高度的填砂裂缝。
9.石油化学工业: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
10.HSE: HSE是英文health、safety、environment的缩写,即健康、安全、环境。
HSE也就是健康、安全、环境一体化管理。
二、填空
1. 石油工业是从事石油勘探、石油开发和石油加工的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生产部门。
它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密集的行业。
2. 1959年9月26日,松辽盆地松基3井获得了工业油流,大庆油田发现。
3.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14日,五国宣告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简称“欧佩克”。
4. 地质构造包括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5. 倾斜岩层的产状三要素是指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6. 岩石按成因可划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三种类型。
7. 地球内部存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两个重要的的波速不连续面,将地球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8. 在十级摩尔硬度计中硬度为6的矿物是石英。
9. 油气藏按圈闭成因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水动力油气藏和复合油气藏。
10. 油气田勘探的基本方法包括地面测量法、油气资源遥感、地球化学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法、钻探法、地球物理测井、地质录井和试油(气)地质资料。
三、
1、地球内部根据温度的分布状况可分为哪几个温度层?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根据地内温度分布状况可分为外热层、常温层和内热层。
(1)外热层(变温层):固体地球的最表层,一般陆地区深度为10-20米,内陆或沙漠地区可达30-40米。
本层热量来自太阳辐射。
(2)常温层(恒温层):在外热层下界一带(在太阳热能影响的深度以下),是一个厚度不大的层带,温度与当地的年平均温度相同,不受季节性变化的影响,故称为常温层。
(3)内热层(增温层):在常温层以下,热量由地球内热提供,温度随深度增大而增加,而且很有规律,即每向下加深一定深度便增加一定温度,不受太阳辐射热的影响。
2、简述有机质演化与成烃模式。
生物化学生气阶段;热催化生油气阶段;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3、简述钻井液用途。
带动涡轮、冷却钻头钻具;携带岩屑;保护井壁,防止地层垮塌;平衡地层压力,防止井喷、井漏。
4、简述固井的目的。
固井的目的是封隔疏松、易塌、易漏等地层;封隔油、气、水层,防止互相窜通,形成油气通道;安装井口,控制油气流,以便于钻进和生产。
四、什么是风化作用?试述风化作用的类型、方式及产物。
风化作用:是指由于温度的变化,大气、水以及生物的生命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
根据风化作用的性质与结果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
风化作用三种类型。
(1)物理风化作用
温度的变化以及岩石空隙中水和盐分的物态变化,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成分的过程叫做物理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的进行方式主要有:岩石释重引起剥落或崩解作用、岩石、矿物的热胀冷缩发生剥离作用、岩石空隙中水的冻结与融化引起冰劈作用、岩石空隙中盐的结晶与潮解——结晶撑裂作用。
(2)化学风化作用
氧、水和水溶液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化学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过程叫做化学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方式主要有:氧化作用、水溶液的作用(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
(3)生物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分解或分泌物质对岩石、矿物的破坏作用。
这种作用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化学的。
由于生物广泛分布,因此,生物风化作用十分普遍。
生物风化作用的进行方式主要有:生物的机械风化作用、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母岩的风化产物:地壳表层岩石风化的结果形成三种不同性质的风化产物,即碎屑残留物质,新生成的矿物和溶解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