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由于轮轨的相互作用,轨顶面反复承受接触应力,使轨面出现塑性变形、疲劳磨耗及疲劳裂纹等。
2.横向疲劳裂纹发展到较大尺寸后,在车轮动荷载的作用下,有可能发生横向断裂。
3.为了减少钢轨接头螺栓孔裂纹的产生,新轨或后期加工的钢轨钻孔后,应对螺孔周边进行倒棱。
4.A型显示超声波探伤仪有始发脉冲,但无反射回波,在确认外部连接部件无故障时应重点检查仪器的接收电路。
5.当入射纵波大于第一临界角小于第二临界角,且C L2>C L1时,第二介质中只有横波存在。
6.阴极射线管偏转电压满幅为80V 时,测得输入端信号幅度为40mV,若要使信号显示幅度达到满幅的50%,仪器放大增益应为60dB 。
7.TB/T 2340-2000标准规定,37°探头在GTS-60钢轨探伤试块上探测螺孔和37°倾角的3mm长的上斜裂纹,并能正常报警。
8.TB/T 1632.1-2005标准规定,钢轨焊头表面质量要求不平度应满足:在焊缝中心线两侧各100mm围,表面不平度不大于0.2mm 。
9.TB/T 1632.1-2005标准规定,钢轨焊头表面质量要求不平度应满足:轨顶面及轨头侧面工作边母材打磨深度不应超过0.5mm 。
10.TB/T 1632.1-2005标准规定,钢轨焊头表面质量要求钢轨焊头及其附近钢轨表面不应有裂纹、明显压痕、划伤、碰伤、电极灼伤、打磨灼伤等伤损。
11.TB/T 1632.3-2005标准规定,钢轨铝热焊焊头表面质量要求经打磨后的焊接接头轨头部位不应出现裂纹。
12.在超声波探伤中,为使声束在介质Ⅱ中聚焦,把聚焦探头的透镜(透镜材料为1)制成凹面的条件是介质Ⅰ的声速大介质Ⅱ的声速。
13.超声波探伤,检验近表面缺陷,最有效的探头形式应是收/发联合双晶探头。
14.用超声波检验复层材料,两种材料的声阻抗相差越小,越有利于发现脱粘。
15.用单斜探头检查厚焊逢时,与探测面垂直且大而平的缺陷最容易漏掉。
16.在水浸探伤中,探头与工件之间的水距应使二次界面回波显示在底面回波之后。
17.TB/T 2658.9-1995标准规定,新建、改建和大中修线路以及伤、断轨焊修以后,应先进行超声波探伤,并以此为验交主要凭证。
18.TB/T 2658.9-1995标准规定,现场气压焊缝和铝热焊缝,除按规定周期探伤外,应用专用仪器进行焊缝全断面探伤。
19.TB/T 2658.9-1995标准规定,伤轨数量出现异常,新换钢轨地段和超期服役钢轨地段应缩短探伤周期。
20.TB/T 2658.9-1995标准规定,当一台探伤仪发现伤轨时(含伤损发展),应用多种方法进行复核确认。
21.超声波探伤,根据仪器示波屏上显示的缺陷回波进行探伤的方法,称为缺陷回波法。
22.超声波探伤,根据底面回波的高度变化,判断试件缺陷情况的方法,称为底面回波高度法。
23.从超声波近场声压不规则的角度考虑,脉冲反射法不适宜薄件探伤。
24.脉冲反射法超声波探伤,由于近场区的干扰,对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检出能力较差。
25.脉冲反射法超声波探伤,对与声束轴线不垂直的缺陷,容易造成漏检。
26.垂直法超声波探伤,检出效果最佳的缺陷是与探测面平行的缺陷。
27.接触法超声波探伤,当耦合层的厚度为/4的奇数倍时,透声效果最差。
28.在钢轨焊缝各种缺陷中,最不易检测的缺陷有灰斑和光斑。
29.采用超声横波探伤时,为避免纵波的干扰,探头的入射角应在大于第一临界角小于第二临界角之间选择。
30.采用超声波探伤时,为避免纵波的干扰,探头的入射角应在第一临界角至第二临界角之间选择。
31.磁力线与缺陷破裂面平行时不产生磁痕显示。
32.在被磁化的工件上磁力线离开和进入工件的部位形成磁极。
33.在缺陷附近离开试件进入空气的磁力线叫漏磁场。
34.把通过单位面积的磁通量叫做磁感应强度,其符号用“B”表示。
35.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之比称为磁导率,其符号用“u”表示。
36.晶体三极管组成的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由于输入、输出回路以集电极作为公共端,发射极为输出端,所以常叫做射极输出器。
37.晶体三极管组成的共基极放大电路,电流放大倍数约等于1,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共射极电路,但输出电压相位和输入电压相位一致。
38.晶体三极管组成的共射极放大电路,由于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电压相位相差180°,所以也称做倒相放大器。
39.在晶体管放大电路中,如果引入的反馈信号增加了输入信号,从而使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得到提高,这样的反馈称为正反馈。
40.在晶体管放大电路中,如果引入的反馈信号有削弱输入信号的作用,使放大倍数降低,则称为负反馈。
41.在晶体管放大电路中,如果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称为电压反馈。
42.在晶体管放大电路中,如果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称为电流反馈。
43.钢轨母材常见的伤损有核伤、螺孔裂纹、水平裂纹、纵向裂纹和轨头表面缺等。
44.钢轨母材螺孔裂纹主要发生在列车驶入端第一孔,多数裂向轨端。
45.钢轨焊缝常见的水平裂纹主要发生在轨腰部位。
46.按探测区域划分,70°探头主要是检查轨头的缺陷。
47.钢轨探伤仪使用70°探头检查钢轨轨头时,提高二次反射波增益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核伤缺陷。
48.在一块半导体晶片上采取一定的掺杂工艺,使两边分别形成P型和N型半导体,那么在这两种半导体的交界处会形成一层很薄的层,称为PN结。
49.金属中液体转变为晶体的现象称为结晶。
50.金属加热以后,破碎的晶粒变为整体的晶粒,变形的晶粒变为等轴的晶粒过程称为再结晶。
51.目前我用的钢轨焊接类型有闪光焊、气压焊和铝热焊。
52.闪光焊又称为电阻焊或接触焊。
53.焊接接头由焊缝和热影响区构成。
54.在钢轨焊接中,含碳量高的钢轨比含碳量低的可焊性差。
55.磁感应线通过的闭合回路称为磁路。
56.磁粉探伤的检测材料只能是铁磁性材料。
57.衡量磁介质被磁化的难易程度的术语称为磁导率。
58.在超声波斜入射探伤时,入射角确定后,工件中折射角的大小仅与两种介质的声速有关。
59.晶体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分为三个区域,I b≤0的区域称为截止区。
60.晶体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分为三个区域,当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时,曲线近似水平的部分称为放大区。
61.晶体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分为三个区域,当电源E c一定,I c很大,V ce很小,I b再增大,I c缓慢增大或不增大,三极管失去放大作用,此时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
62.在逻辑电路中,实现“与”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与门。
63.在逻辑电路中,实现“或”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或门。
64.在逻辑电路中,实现“非”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非门。
65.二输入端与非门电路,当输入端A、B全为高电平时,输出端应为低电平。
66.二输入端或非门电路,当输入端A、B有一个为高电平时,输出端应为低电平。
67.钢轨铝热焊缝常见的缺陷有夹渣、气孔、夹砂、缩孔、疏松、未焊透和裂纹。
68.钢轨焊缝的气孔缺陷发生在铝热焊焊缝。
69.钢轨焊缝的夹渣缺陷发生在铝热焊焊缝。
70.钢轨焊缝的缩孔缺陷发生在铝热焊焊缝。
71.钢轨焊缝的疏松缺陷发生在铝热焊焊缝。
72.钢轨焊缝的夹砂缺陷发生在铝热焊焊缝。
73.钢轨焊缝体积型缺陷主要发生在铝热焊焊缝。
74.钢轨闪光焊常见的缺陷有灰斑、烧伤和裂纹。
75.钢轨焊缝光斑缺陷发生在气压焊焊缝。
76.钢轨焊缝过烧缺陷发生在气压焊焊缝。
77.钢轨焊缝断面氧化缺陷发生在气压焊焊缝。
78.钢轨焊缝灰斑缺陷发生在闪光焊焊缝。
79.钢轨焊缝烧伤缺陷发生在闪光焊焊缝。
80.钢轨闪光焊接头正火加热的起始温度低于500℃(轨头表面)。
81.钢轨闪光焊时,如果烧化中期出现长时间短路而加速烧化时又不能补偿,极容易造成焊缝灰斑缺陷。
82.钢轨焊接的残余应力主要是由于温度变化而形成的热应力。
83.钢轨闪光焊时,即使端角不存在氧化膜,但如果接口个别地方未形成共同晶粒,这也是一种未焊透缺陷。
84.阴极射线示波管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组成。
85.钢轨探伤仪显示屏的种类有阴极射线示波管、场致发光板和液晶屏。
86.阴极射线示波管的偏转系统有水平和垂直偏转系统组成。
87.A型显示钢轨超声波探伤仪的扫描电路由扫描闸门发生器、锯齿波发生器锯齿波放大器三部分组成。
88.A型显示钢轨超声波探伤仪的扫描电路的作用产生时基线。
89.A型显示钢轨超声波探伤仪的扫描电路中产生锯齿波的电路是锯齿波发生器。
90.A型显示钢轨超声波探伤仪接收电路由衰减器、高频放大器、检波、抑制和视频放大器组成。
91.A型显示钢轨超声波探伤仪接收电路中衰减器的作用是调整增益。
92.A型显示钢轨超声波探伤仪接收电路中抑制的作用是抑制杂波。
93.TB/T 2340-2000标准规定,A型显示钢轨超声波探伤仪总衰减量不小于60dB 。
94.A型显示钢轨超声波探伤仪视频放大器是接收电路的组成部分。
95.A型显示钢轨超声波探伤仪发射电路阻尼不同时,将影响仪器的发射强度和脉冲宽度。
96.A型显示钢轨超声波探伤仪发射电路的作用是产生高频电脉冲。
97.使用示波器观察被测电路的频率时,应适当选择与X轴有关的旋钮和量程开关。
98.A型显示超声波探伤仪,为了使扫描正程显示在荧光屏上而逆程不显示的电路称增辉电路。
99.A型显示超声波探伤仪,为使反射回波由下向上显示在荧光屏上,视频放大信号应接在垂直偏转板。
100.超声波探伤,为获得稳定的耦合状态,在曲面探伤时探头上可加用弧形接触板。
101.接触法超声波探伤,由于近场区声束中的声压变化不规则,一般不在近场区中定量探伤。
102.接触法超声波探伤,探测近距离(或小直径)工件时,为获得较大声场围,可选用较小直径晶片的探头。
103.接触法超声波探伤,探测距离较大时,为获得较为集中的能量,应选用较大直径晶片的探头。
104.接触法超声波探伤,用底波高度法调整灵敏度时可不考虑耦合差,但是对厚工件深部位的缺陷应进行材质衰减补偿。
105.接触法超声波探伤,对大于声束直径的缺陷,可采用6dB 法或叫半波高度法测定其大小。
106.GB/T 9445-2005标准规定,1级无损检测人员应能在2级或3级人员监督、指导下,能调整设备。
107.GB/T 9445-2005标准规定,1级无损检测人员应能在2级或3级人员监督、指导下,实施检测。
108.GB/T 9445-2005标准规定,2级无损检测人员应能根据确定的工艺,编写适合于实际工作的操作指导书。
109.GB/T 9445-2005标准规定,2级无损检测人员应能安装设备并验证及调试情况。
110.GB/T 9445-2005标准规定,2级无损检测人员应能具体实施和监督检测。
111.GB/T 9445-2005标准规定,2级无损检测人员应能根据法规、标准和规、解释和评定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