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


1.2转基因抗虫、抗病作物
对传统农药造成冲击,抗虫作物的出现使杀 虫剂的生产和销售有所下降,害虫种类的演替也 导致农药品种发生变化。杀菌剂总体变化不大, 但部分品种也受到影响,呈下隆趋势。有人估计: 到2005年,转基因作物在农药市场中所占份额将 达到15%~20%,约60亿美元,全球1999年种植面 积达到880万hm2。以转基因抗虫棉为例,美国 1998年已推广棉花播种面积40%,我国也有200 万亩,安徽省1999年就达40万亩。以棉铃虫防治 减少一半用药计,其效益也相当可观。
2.5其它植物性农药
• 青蒿素是从青蒿(黄花蒿)中分离出来的倍半萜类化合 物,青蒿素及其类似物对菜粉蝶、小菜蛾幼虫具有拒食 活性; •茼蒿素是从蔬菜茼蒿中分离出来的活性化合物,茼蒿素 及其类似物对小菜蛾、菜粉蝶和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较 好的拒食、生长发育抑制和毒杀活性,能明显地降低 菜粉蝶幼虫体壁、血淋巴、血淋巴蛋白质、血淋巴总 糖原和幼虫糖原的含量,少血细胞数量,抑制中肠酯酶的 活性; •除虫菊酯是除虫菊中分离出来的杀虫活性物质,天然成 分具有光不稳定性,是一类有较长历史的植物性杀虫 剂; ••••••
四、仿生合成农药
• 采用人工有机合成方法,产品在有效成分分子结构上 仿照了某种生物源物质。 • 仿生合成产品与天然物除生产规模与成本不同外,在 有效成分分子结构上往往也有许多变动,目的一般主 要为降低成本、提高药效、增强稳定性,有时也为降 低毒性、减缓抗药性。但是,只有不但作用机制相同, 而且在分子基本结构、主要功能团、甚至分子结构的 立体构像也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才属于仿生合成范 畴。
2.4精油
•精油是指植物组织中的水蒸气蒸馏成分,常常具 有植物特征性气味,通常含有分子量的萜烯及生物 酚类,大多数精油是由几十种到几百种化合物组成 的复杂混合物。 •精油对昆虫具有引诱、杀卵、熏蒸、忌避和影响 昆虫生长发育等作用。某些精油对昆虫具有神经 毒性,如某些精油可抑制昆虫的乙酰胆碱酯酶,有的 是章鱼胺的拮抗剂。 •与有机农药混配,其混配作用主要为:增效作用、 溶剂作用和掩盖有机农药不良气味的作用。
生物农药
讲述要点
I. II. III. IV. V.
定义及分类 生物农药的种类及其特点 生物农药发展动态及应用技术 生物农药的优缺点 生物农药发展前景
Ⅰ基本定义:
生物农药又称生物源农药,一般是指直接 利用生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用来 防治病害、虫害、杂草等的制剂,其中也 包括保护生物活体的保护剂、辅助剂和 增效剂,以及模拟某些杀虫毒素和抗生素 等人工合成的制剂。
1.3转基因作物面临的问题
转基因作物通过5年多的推广,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主 要表现在: ①对人类和环境的安全性; ②抗性风险(a、室内用转基因棉花叶片饲养棉铃虫6~12代, 抗性指数从1.5倍增到4.4倍;b、一般预测转基因作物的使用寿命 为8~10年;c、超级抗性生物的出现;d、抗性基因的漂移等); ③防治上的局限性:如转B.t.基因棉,防治棉铃虫的效果随其代数 而降低,第1代不须用药,但第3和4代每100株仍有 20~40头3~4龄幼虫,每代仍须喷药3~4次; ④昆虫群落的演替(a、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转基因棉株体 内单宁、酚类化合物分别降低22%和24%,导致棉蚜、棉红蜘蛛、 棉粉虱、棉蓟马、棉盲蝽等害虫的数量急剧上升;b、天敌种群数 量呈下降趋势:如棉田龟纹瓢虫及寄生蜂下降约20%~90%)。
2.3鱼藤酮(rotenone)
•鱼藤酮是从鱼藤属、灰叶属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 种有杀虫活性的物质,具有触杀、胃毒、生长发育抑 制和拒食作用。 •目前已知鱼藤酮对15个目137个科的800多种害虫 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而对人畜安全,易光解变成无毒 或低毒的化合物,在环境中残留时间短,对环境无污染。 其药源植物分布广泛,生长迅速,鱼藤酮类杀虫剂的大 量使用,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及生态效益。目前室内已 可以通过组织培养途径获得鱼藤酮及其类似物,而对 其立体构型的研究有望进一步提高其杀虫效果。
③动物生物农药
• 是指由动物产生的毒素或激素(如脑激 素和性信息素等)。它们对害虫有毒杀 效果,或者抑制昆虫的生长发育和干扰 新陈代谢,从而控制害虫对农作物、森 林和果树的危害。
二、生物化学农药
生化农药对靶标有害生物必须是直接毒 杀作用之外的作用方式,如调节生长、 干扰取食、产卵、觅偶等行为。
生物化学农药 Biochemical pesticides
张兴,马志卿,李广泽,等. 生物农药评述
Ⅱ生物农药的五大种类及其各自的特点
生物农药
生物合成农药 生物化学农药 生物源农药
仿生合成农药 转基因合成农药
微生物生物农药
植物生物农药
动物生物农药
一、生物源农药
①微生物生物农药 ②植物生物农药 ③动物生物农药
OECD(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生物农药包括: 信息素:昆虫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提取物;微生物; 大生物(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天敌)
欧盟:信息素和植物的作为化学农药进行登记,不允许登
记转基因作物。
EPA(美国环境保护局)认为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
(活体微生物);生物化学农药(信息素、激素、天然的 昆虫或植物生长调节剂、驱避剂以及作为农药活性成分的
生物农药的分类
一般情况下,可将生物农药分为2大类:一 类是微生物农药,包括病毒农药、真菌农 药和细菌农药;另一类是生物工程植物。 就微生物农药而言,目前已经研究成功的 主要有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除草剂和 农用抗生素制剂等。 微生物除草剂 细菌杀虫剂
微生物农药
生物工程植物 微生物杀虫剂
农用抗生素
真菌杀虫剂 病毒杀虫剂
生物农药分类图
动物体农药:天敌昆虫、捕食螨、转基因昆虫等 Zoic pesticides:Natural enemy insects and mites, transgenic insects, etc 生物体农药 Organism pesticides 植物体农药:转基因作物 Botanical pesticides:Trangenic plants 微生物体农药: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微孢子虫等 Microbial pesticides:Fungi, bacteria, virus, nematode, microsporidian, etc 生物农药 Biopesticides 植物源生物化学农药:毒素、激素、防卫素、植物源昆虫 激素、异株克生物质等 Botanic biochemical pesticides:Phytotoxin, plant hormone, phytoalexin, phytogenous insect hormone, allelochemical , etc 动物源生物化学农药:昆虫信息素、昆虫激素、毒素等 Zoic biochemical pesticides:Pheromone, Insect hormone, animal toxin, etc. 微生物源生物化学农药:抗生素、毒素类等 Microbial biochemical pesticides:Antibiotic, toxin, etc
①微生物农药
• 主要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酵母菌 和病毒等。
∆微生物生物农药应用最广的是苏云金芽孢杆菌,自1901
年日本科学家发现苏云金芽孢杆菌(简称B.t.)以来,国内外 科学家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取 得了重要成果。据报道,发现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多达 60000多株,制 备生产苏云金芽孢杆菌产品达100多种,在 全球范围内用于防治农业、林业病虫害的微生物农药,其中 苏云金芽孢杆菌产品占90%,广泛用于防治稻苞虫、稻纵 卷 叶螟和粘虫、松毛虫、茶毛虫和玉米螟等多种害虫。 ∆微生物农药杆状病毒用作生物控制剂和杀虫增效剂,用 于防治农作物和森林害虫也有良好的效果。
此类农药必须是天然存在的,如用人工 有机合成,产品主要化学成分的分子结 构必须与模拟的天然存在类似物分子结 构相同。 生物化学农药包括有昆虫化学信息素、 昆虫激素、内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三、生物合成农药
• 一般通过微生物发酵工艺,以微生物代谢次 生物质为有效成分的农药,其有效成分实际 上是生物合成有机化学物质。 • 此类农药中用于防治农业有害生物的抗生素 农药,一般具有药效高、针对性强、无药害、 与环境相容较好等优点,但因其有效成分也 是有机化学物质,因此也具有一般有机化学 农药往往存在的抗药性、农产品中残留污染 等问题。 • 生物合成农药目前主要品种是杀菌剂,如井 冈霉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等,杀虫剂如 阿维菌素(该品种亦具杀螨与杀线虫活性), 杀螨剂如浏阳霉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细胞
二、植物性农药


2.1光活化农药
近年来,人们发现一些植物次生物质在光照条件下对害虫的毒效可 提高几倍、几十倍甚至上千倍,显示出光活化特性。 自从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花椒毒素的光活化性质被首次发现以来, 陆续发现的植物源光活化毒素主要有:呋喃香豆素类(线型--花椒毒 素;角型--当归根素)、多炔类与噻吩类、生物碱类、扩展醌类、其 它化合物。 自70年代以来,光活化农药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光活化杀 虫剂已开始应用于田间,特别是在防治蚊子幼虫方面获得成功。聚 乙炔类化合物作为有害生物控制剂在加拿大已取得了专利保护,有 些已商品化生产,如赤藓红B。除了用于杀虫外,光活化农药也用于 杀病毒、病菌、线虫等。与一般化学农药相比,光活化农药具有高 效、低毒、低残留、选择性强等优点,对人畜安全,作为一类新型无 公害农药有巨大的潜力。


2.2印楝素(AZ)
•印楝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理想的杀虫植物。 •印楝素是一类高度氧化的柠檬素,带有许多相似 的官能团。从印楝种子中曾分离出AZ-A至AZ-G 7种活性化合物,其中A是最主要杀虫成分。印楝 素及其制剂对昆虫具有拒食、忌避、生长调节、 绝育等多种作用。目前,已知印楝素制剂对400 余种昆虫表现不同的生物活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