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1章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数控机床的开环控制系统”如下:
note: 开环系统的优点:结构简单,系统稳定性好,成本低; 开环系统的缺点:当控制过程受到各种扰动因素影响时,将会直接 影响输出量,而系统不能自动进行补偿。

滑动台面系统 (开环系统)
2.闭环控制系统
定义: 如果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存在 反馈回路,输出量对控制过程产生直接影 响,这种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
总结:人工控制过程就是 “检测偏差再纠正偏差 ”的过程
当然可以用一个控制器来代替人的职能,把人工控制变成 一个自动控制系统。
note: ∆u=u1-u2 当偏差信 号∆u=0时 电动机才 停转!!
综上所述,可以归纳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检测输出量的实际值; (2) 将实际值与给定值(输入量)进行比较得出偏差 值; (3) 用偏差值产生控制调节作用去消除偏差。
附加实例

实例1:
恒值控制系统、随动系统和程序(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判 断下列系统属于哪一类系统? 电饭煲、空调机、热水器、仿形加工机床、自动跟踪雷达、交流稳压器、 数控加工中心和啤酒生产自动线等。
[答]:1.恒值控制系统的特点:系统的输入量是恒量,并且要求系统的输出量相应地
保持恒定; 随动系统的特点:系统的输入量是变化着的(甚至是随机的),并且要求系统 的输出量能跟随输入量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变化; 程序(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生产过程中的各物理量按照程序指令作协调的调 整和变化。
3.半闭环控制系统
定义:如果控制系统的反馈信号不是直接
从系统的输出端引出,而是间接地取自中 间的测量元件(例如在数控机床的进给伺 服系统中,若将位置检测装置安装在传动 丝杠的端部,间接测量工作台的实际位 移),则这种系统称为半闭环控制系统。

1.1.3 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

包括:给定元件、反馈元件、比较元件、放大元件、 执行元件及校正元件 。
第1章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0 绪论
时不变线性定常系统 研究内容 单输入、 单输出系统( SISO system) 拉普拉斯变换(拉氏变换) 经典控制理论 数学基础 有关复数、 微分方程的计算 数学(拉普拉斯变换/复数/微分方程) 自动控制理论 先导课程电工学(RLC/运算放大器/直流电机电枢回路等计算) 力学(“质量-弹簧-阻尼”系统) 时变非线性系统 研究内容 多输入、 多输出系统( MIMO system) 现代控制理论 矩阵 数学基础 状态方程

1.2 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
1.2.1 按输入量的特征分类 1.恒值控制系统 定义:系统的输入量是恒量,并且要求系统的输 出量相应地保持恒定。

[实例]空调机、交流稳压电源等就是恒值控制系统
2. 随动系统 定义:系统的输入量是变化着的(甚至是随机 的),并且要求系统的输出量能跟随输入量的 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变化。
上图表示一个用于“机床切削加工”的程序控制系统 (上图:构成开环;下图:构成闭环)
1.2.2 按系统中传递信号的性质分类

1.连续控制系统
定义:系统中各部分传递的信号都是连续时间变量的系统称 为连续控制系统。
note: ① 连续控制系统分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② 能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线性系统, 不能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存在着非线性部件的系统 称为非线性系统。
右 图 : 为 一 随 动 系 统
液压缸缸体(刀具6)完全跟 随阀芯(触销8)运动_____ 随动系统
3.程序控制系统 定义:这种系统的输入量不为常值,但其变 化规律是预先知道和确定的。可以预先将 输入量的变化规律编成程序,由该程序发 出控制指令,在输入装置中再将控制指令 转换为控制信号,经过全系统的作用,使 控制对象按指令的要求而运动。
“恒温箱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职能框图如下:
note:⊗代表比较元件;箭头代表作用方向;每个职 能框代表一个环节。
1.1.2 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1.开环控制系统
定义:如果系统只是根据输入量和干扰量 进 行控制,而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不存在反馈 回路,输出量在整个控制过程中对系统的控 制不产生任何影响,这样的系统称为开环控 制系统。

实例4:

第一章结束 作业:习题 1-1 1-2 1-4
thank you!!!

1948年
:维纳→《控制论》→形成了经典 控制理论; 1968年 :麦克斯威尔→ 〖调速器原理〗 → “反馈控制理论”; 劳斯(1884年)、霍尔维茨(1895年) →代 数稳定判据; 1932年 :Nyquist(奈奎斯特)→Nyquist 稳 定判据;
此后:Bode(波特)→负反馈放大器; 1948年:伊万斯→根轨迹法→充实《控制理论》; 二战后:控制理论(扩充)→民用、化工、炼油、冶 金中→使之发展! 1954年 :钱学森→《工程控制论》! 50、60年代:→导弹制导、数控、空间技术→
⒞ 快速性: 快速性是指当系统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产生偏差 时,消除这种偏差的快慢程度。

note: ⒜由于控制对象的具体情况不同,各种系统对稳定、精确、 快速这三方面的要求是各有侧重的: 例如,调速系统对 稳定性要求较严格,而随动系统则对快速性提出较高的要 求; ⒝即使对于同一个系统,稳、快、准也是相互制约的。提高 快速性,可能会引起强烈振荡;改善了稳定性,控制过程 又可能过于迟缓,甚至精度也会变差。

【答】★ 家用洗衣机为定时设定,无反馈环节;普通车床、多 速电风扇、调光台灯、自动报时电子钟等均为预先的设定控 制,并无反馈环节,它们都是开环控制; ★ 而电冰箱、空调器、电饭煲等都有测温元件和温度反 馈控制; ★ 高楼水箱、抽水马桶等都有水位检测和水位反馈控制, 因此,它们是闭环控制。
实例3:
1.1.1
工作原理
下面以恒温控制系统分析控制系统的控制工程
人工调节过程可归结如下:
(1)观测由测量元件(温度计)测出的恒温箱内的温度(被控制 量); (2)与要求的温度值(给定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的大小和 方向。
(3)根据偏差的大小和方向再进行控制。当恒温箱内温度高 于所要求的给定温度值时,调整调压器使电压减小,温度 降低。若温度低于给定的值,则调整调压器,使电压增加, 温度升到正常范围。
控制工程:是一门新型的科学技术,也是一门 边缘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是工程控制论; 历史:一千多年前〈铜壶滴漏计时器、指南针、天文 仪器〉(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 瓦特:(1788年)发明了蒸汽机飞轮调速器,充实了 “经典控制理论”; 战争:二次大战前 〈试凑法〉,二次大战期间 【由 于建造】〈飞机、自动驾驶仪、雷达跟踪系统、火炮 瞄准系统〉,从而推动了控制论的发展!

2.离散控制系统
定义:系统中某一处或数处的信号是脉冲序列或数字量 传递的系统称为离散控制系统(也称数字控制系统)。 note: 由计算机参与的控制系统肯定是离散控制系统
note:
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的信号形式
有较大差别,因此在分析方法上也有明显 的不同; 连续控制系统以微分方程来描述系统的运 动状态,并用拉氏变换法求解微分方程; 而离散系统则用差分方程来描述系统的运 动状态,用Z变换法引出脉冲传递函数来研 究系统的动态特性。
2.恒值控制系统:电饭煲、空调机、热水器、交流稳压器;
随动系统:仿形加工机床、自动跟踪雷达; 程序(过程)控制系统:数控加工中心和啤酒生产自动线。
实例2:
指出下列系统中,哪些属于开环控制?哪些属于闭环控制? ①家用电冰箱;②家用空调器;③家用洗衣机;④抽水马桶; ⑤普通车床;⑥电饭煲;⑦多速电风扇;⑧高楼水箱;⑨调 光台灯;⑩自动报时电子钟。
说明:
给定元件:用于产生给定信号或输入信号; 反馈元件:测量被控制量或输出量; 比较元件:用来接收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并进行 比较,产生反映两者差值的偏差信号; 放大元件:对偏差信号进行放大的元件; 执行元件:直接对控制对象进行操纵的元件; 校正元件:校正元件又称校正装置。串接在系统 前向通路上的称为串联校正装置,并接在反馈回 路上的称为并联校正装置。
1.3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稳定、精确、快速
⒜ 稳定性: 稳定性就是指系统动态过程的振荡倾向及其恢复平 衡状态的能力。 ⒝ 精确性: 控制系统的精确性即控制精度,一般以稳态误差来 衡量。所谓稳态误差是指以一定变化规律的输入 信号作用于系统后,当调整过程结束而趋于稳定 时,输出量的实际值与期望值之间的误差值。

电子计算机技术→形成了 “现代控制理论”!
【总之】对“现代控制理论”有突出贡献的科学 家
1892年(沙俄):李稚普诺夫; 1956年(前苏联):邦特略京(极大值理论); 1957年(美国)
:贝尔曼(动态规划理论); 1960年(美国) :卡曼(卡曼滤波理论)。
1.1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note: ①.反馈控制系统必是闭环控制系统; ②.前述的恒温箱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就是一 个闭环控制系统;
note:
③.闭环系统的优点:控制精度高,不管遇到什么
干扰,只要被控制量的实际值偏离给定值,闭环 控制就会产生控制作用来减小这一偏差; 闭环系统的缺点:由于是靠偏差进行控制的,因此, 在整个控制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偏差,由于元件的 惯性(如负载的惯性),若参数配置不当,很容易 引起振荡,使系统不稳定,而无法工作。所以,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精度和稳定性之间总存在着矛 盾,必须合理地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