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性能沥青路面(SBS改性沥青Superpave-20)中面层施工指导意见(修订版)

高性能沥青路面(SBS改性沥青Superpave-20)中面层施工指导意见(修订版)

高性能沥青路面(SBS改性沥青Superpave-20)中面层施工指导意见(修订版)Superpave沥青混合料采用旋转压实仪成型试件,依据沥青混合料初始、设计和最大旋转压实次数时的密实度以及在设计压实次数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填隙率、填料与有效沥青之比进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它在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时首先依据石料的性质进行级配组成设计,然后再进行油石比的选择。

在吸收国外先进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省试验研究成果,制定了《高性能沥青路面(SBS改性沥青Superpave20)中面层施工指导意见(修订版)》,以指导我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面层施工。

沥青路面中面层采用Superpave20结构时其厚度不小于6cm。

其沥青混合料级配应满足表一和表二,技术指标应满足表三和表四。

Superpave20设计集料级配限制区界限表一Superpave20设计集料级配控制点界限表二一、材料要求1、沥青沥青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五。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省高指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市高指中心试验室按苏高技(2004)203号《关于进一步明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原材料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的通知》规定对到场沥青进行检测,并留样备检。

Superpave20技术指标表表三Superpave20混合料马歇尔技术指标表表四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

中面层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石料,应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按苏高技(2004)203号文规定进行检验。

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六。

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石质为石灰岩,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对进场细集料,按苏高技(2004)203号文规定进行检查。

细集料规格见表七。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八,进场填料按苏高技(2004)203号文规定进行检验。

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不能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五沥青中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六二、做好施工机械与质量检测仪器的准备工作1、必须配备齐全施工机械和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调试和试机,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

沥青面层应采用单幅全宽机械化连续摊铺作业,对于单幅双车道面层,应实施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以确保铺面的质量。

因而必须配备以下主要施工机械(一个施工点)。

沥青中面层用细集料规格表七(2)砂当量不得小于60%(宜控制在70%以上),亚甲蓝值不大于25g/kg,亚甲蓝试验待试验规程正式发布后执行;(3)小于0.075mm质量百分率宜不大于12.5%;(4)棱角性不小于30s。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表八(1)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产量大于320T/H,另配有80T 以上热贮料仓。

全部生产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配有良好的打印装臵。

(2)进口沥青混合料摊铺机三台(其中一台备用)。

(3)压路机:25T轮胎压路机2台,18~20T轮胎压路机2台,10T双钢轮压路机4台。

(4)载重量15T以上的自卸汽车不少于20辆。

2、必须配备性能良好、精度符合规定的质量检测仪器,并配备足够的易损部件。

主要仪器设备如下。

(1)针入度仪(2)延度仪(3)软化点仪(4)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仪(5)马歇尔试件击实仪(6)试验室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7)脱模器(8)沥青混合料离心抽提仪(配离心加速沉淀仪)(9)标准筛(方筛孔)(10)集料压碎值试验仪(11)烘箱(12)试模(不少于10只)(13)恒温水浴(14)冰箱(15)路面取芯机(16)路面弯沉仪(17)砂当量仪(18)真空法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仪(19)旋转压实仪三、高性能沥青路面中面层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标准高性能沥青路面中面层为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其体积性质应满足表三,同时根据JTG F40 2004的规定,还应符合表四规定的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动稳定度不小于3000次/mm,小梁低温抗裂试验的弯曲破坏应变不小于2000με。

四、必须进行完善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高性能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Superpave混合料设计方法设计,用马歇尔试验检验,并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检验。

2、热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遵照下列步骤进行:(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a、目标配合比设计首先应根据Superpave级配要求,初选粗中细三个级配,计算各级配的沥青用量,用旋转压实仪成型试件,求出各级配的沥青用量。

初选的三个级配中至少有2个级配其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性质指标应满足表三的规定。

根据经验从上述2个级配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级配,按计算沥青用量,计算沥青用量±0.5%,计算沥青用量+1%分别成型四组试件求出最佳沥青用量。

b、根据JTGF40-2004的规定,用Superpave方法设计出的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检验,其最佳沥青用量的马歇尔体积性质应满足表四。

c、残留稳定度检验。

按以上配合比制备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件,做浸水48小时马歇尔试验,检验残留稳定度必须满足表四的规定。

(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a、确定各热料仓矿料和矿粉的用量。

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矿料取样进行筛分,根据筛分结果,通过计算,使矿质混合料的级配接近目标配合比,以确定各热料仓矿料和矿粉的用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

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

b、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OAC 和OAC±0.3%,取以上计算的矿质混合料,用试验室的小型拌和机拌制沥青混合料进行旋转压实试验,检验沥青混合料体积性质,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生产配合比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与目标配合比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之差应不超过0.2个百分点。

c、残留稳定度检验。

按以上生产配合比,用室内小型拌和机拌制沥青混合料,做浸水48小时马歇尔试验,检验残留稳定度,必须满足表四的规定。

(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合格后铺筑试铺段。

取试铺用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旋转压实检验、马歇尔试验检验和沥青含量、筛分试验,检验标准配合比矿料合成级配中,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及公称最大粒径筛孔的通过率接近目标配合比级配值,并避免在0.3mm~0.6mm处出现驼峰。

由此确定正常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3、关于沥青混凝土室内试验中几点统一做法(1)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设计时,制备试件的混合料,需采用小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机拌和,以模拟生产实际情况。

(2)每组试件个数Superpave方法一律用3个,马歇尔一律用6个。

(3)试件成型温度:对于改性沥青,由改性沥青商提供拌和和压实温度。

(4)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试验方法: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统一用表干法的毛体积密度。

(5)相对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按JTG F40 B〃5〃9条规定以每天总量检验的平均筛分结果及油石比平均值计算获得,并与生产配合比设计值进行验证,差值应不大于0.005g/cm3,否则应分析原因,论证后取值;试件的体积指标按B〃5〃10条规定的方法计算。

(6)试件的配料、拌和均应单个进行,以确保试验结果的一致性。

五、做好沥青下面层的检查与清扫1、检查下面层的工程质量和与基层的粘结性,对下面层局部质量缺陷(例如严重离析和开裂以及油污造成松散等)应按规定进行修复。

2、对下面层表面浮动混合料应扫至路面以外,表面杂物亦清扫干净。

灰尘应提前冲洗,风吹干净。

3、铺筑中面层前,对下面层表面应进行彻底清扫,清除纹槽内泥土杂物,风干后均匀喷洒粘层沥青,施工工艺按苏高技(2003)107号《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面层粘层沥青施工暂行规定》执行。

粘层沥青喷洒后应进行交通管制,禁止任何车辆通行和人员踩踏,不粘车轮时才可摊铺中面层。

六、铺筑试铺路面沥青各面层施工开工前,均需先做试铺路面。

每个面层施工单位,通过合格的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拟定试铺路面铺筑方案,采用重新调试的正式施工机械,铺筑试铺路面。

试铺路面宜选在正线直线段,长度不少于300m。

试铺路面施工分为试拌和试铺两个阶段,需要决定的内容包括:1、根据各种机械的施工能力相匹配的原则,确定适宜的施工机械,按生产能力决定机械数量与组合方式。

2、通过试拌决定:(1)拌和机的操作方式——如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

(2)验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决定正式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油石比。

3、通过试铺决定:(1)摊铺机的操作方式——摊铺温度、摊铺速度、初步振捣夯实的方法和强度、自动找平方式等。

(2)压实机具的选择、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

(3)施工缝处理方法。

(4)沥青面层的松铺系数。

4、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修订施工组织计划。

5、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6、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通讯及指挥方式。

试铺路面的铺筑,严格按部颁标准JTG 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操作。

在试铺段的铺筑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一起参加,检查施工工艺、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测温、观色、取样,并记录试验与检测结果,检查各种技术指标情况,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各层试铺,必须力争一次铺筑成功,使试铺面层成为正式路面的组成部分。

否则应予铲除。

试铺路面的质量检查频率应根据需要比正常施工时适当增加(一般增加一倍)。

试铺结束后,试铺路面应基本上无离析和石料压碎现象,经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定,施工单位应立即提出试铺总结报告,由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总监代表和总监助理确认,经总监批准后即可作为申报正式开工的依据。

七、沥青中面层施工1、把好原材料质量关(1)要注意粗细集料和填料的质量,应从源头抓起,对不合格的矿料,不准运进拌和厂。

(2)堆放各种矿料的地坪必须硬化,并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避免材料被污染;各品种材料间应用墙体隔开,以免相互混杂。

(3)细集料及矿粉宜覆盖,细料潮湿将影响喂料数量和拌和机产量。

2、关于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统一规定(1)对同一拌和厂两台拌和机,如果使用相同品种的矿料,可使用同一目标配合比。

目标配合比需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报总监代表批准和总监助理确认后才能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

如果某种矿料产地、品种发生变化,必须重新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

(2)每台拌和机均应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由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总监代表和总监助理确认,经总监批准后,才能进行试拌与试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