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
院系:基础医学院
课程名称:医学生物学实验
授课时间:2007年10月27日
实验目的:
一、 熟悉光镜下细胞的一般形态结构。
二、 初步学会从电镜照片和录相片上观察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三、 了解细胞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四、 掌握DNA、RNA在细胞内分布的显示方法。
实验用品:
一、 材料:兔肾切片、平滑肌制片、神经细胞制片、猫脊髓横切片、兔脊神经节切片、蟾蜍
二、试剂:70%乙醇、0.1%酸性固绿染液(PH2.0-2.5)、0.1%碱性固绿染液(PH8.0-8.5)、甲基绿-派咯宁混
合染液
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动物细胞的各种形态结构
(一)、上皮细胞:
上皮组织分布于各种器官的内表面或外侧。
上皮组织中的细胞叫上皮细胞。
今日看的肾切片,因为肾脏是管状组织,所以其是上皮细胞。
HE染色(苏木素-伊红染色):细胞质,嗜酸性,染成红色,细胞核,嗜碱性,染成蓝色。
肉眼:呈一锥体形的红蓝色组织切片,锥体底染色较深,尖端染色较浅。
低倍镜:观察尖端染色较深的部分,有许多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小管切面,肾小管是弯曲的,切面中的视野有横、纵、斜等,管壁有许多单层上皮细胞组成,细胞间界限清楚,细胞的形状有的呈柱状,有的立方形,有的扁平。
高倍镜:可见细胞质被染成极浅的红色,圆形的细胞核被染成蓝色。
(二)、平滑肌细胞:取平滑肌细胞制片,低倍镜下可见许多长梭形的细胞,注意在高倍镜下观察的呈柱状的细胞核位于细胞中间。
(三)、神经细胞:神经细胞是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镜下呈星形,每个神经细胞体都具有长短不一、数目不等的细胞质突起,因为切法不一样,可能又有不完整的,一半一半的。
细胞中央有一个圆形的核,核内有着色深的核仁。
二、光镜下的细胞器
(一)、线粒体(蟾蜍肾切片)
线粒体是细胞中能量储存和供应的中心,视野中有许多圆形或椭圆形的肾小管断面,中央为管腔,管壁细胞彼此界限不甚分明,但可依据核的位置大致确定细胞的范围。
核圆形,浅灰色,内有一深染的核仁。
核周围的细胞质中有许多蓝黑色呈颗粒状或短线状的结构即线粒体。
(二)、尼氏小体(密集的核蛋白体和粗面内质网)-------猫脊髓横切片
肉眼:蝴蝶形染色深的部位
低倍镜下:可见脊髓灰质中的运动神经原,其胞体有突起,胞体中央有一圆形的核,内有一深染的核仁。
高倍镜下:核周围的细胞质中有许多大小不等、形态不定的嗜碱性物质即尼氏小体(虎斑)。
(苏木素染色使嗜碱性物质染成蓝色)
作用:传递神经递质。
(三)、高尔基体(内网器)------兔脊神经节切片
低倍镜下:圆形且大的淡黄色的感觉神经细胞
高倍镜下:细胞中央圆形呈空泡状核的周围,有些卷曲的断断续续的呈深棕色网状结构。
功能:是将细胞中合成的物质进行加工、浓缩、包装,然后向一定方向运输。
高尔基体与细胞的分泌机能有关,与多糖的合成有关,
三、细胞的超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有很高的分辨力,是现代细胞形态学研究中较为先进的仪器之一。
通过细胞超微结构录象片,认识以下结构:
(一)、细胞膜
电镜下呈三层结构,中间一层电子密度低(照片上较亮),两侧电子密度较高(照片上较暗)。
为单位膜。
(二)、粗面内质网
由膜构成的长形小管或囊泡,其末端膨大称为池,膜的胞质面上附有核蛋白体,照片上狭长的电子密度较低
的亮处为内质网腔,膜的临腔面上无核蛋白体附着。
(三)、滑面内质网
以多分支的小管为主,表面无核蛋白体附着。
(四)、高尔基体
5-10个弓形扁囊紧叠,在扁囊附近附有小泡群,以及扁囊末端膨大而形成的大泡。
(五)、线粒体
双层膜构成的封闭结构,外膜平滑,内膜向内折叠成嵴,嵴间充满基质。
嵴膜上有基本微粒,是偶联磷酸化
的关键位置。
(六)、溶酶体
单层膜包围的卵圆形小体,内部可以喊有衰老的细胞残骸。
从形态上不易区分初级溶酶体和次级溶酶体。
(七)、核膜和核孔
核膜为双层结构,外层附有大量核蛋白体,内层光滑。
核膜上有核孔,即照片上不连续的部分,是细胞质与
细胞核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八)、过氧化氢体(微体)
单层膜包围的卵圆形小体,内有似晶体状结构的类核体。
(九)、中心粒
一对中心粒常互相垂直。
每一中心粒呈圆筒状,其壁由九组大小相等、且平行于圆筒长轴的三联微管以风车
旋叶角度排列成圆。
筒的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合,筒内充满低密度的基质。
(十)、微管、微丝
微管主要含微管蛋白,为中空结构,有的微管是纤毛、鞭毛和中心粒的基本结构。
微丝为实心细丝。
四、 细胞内DNA 和RNA 的显示与定位
(一)、原理
利用化学试剂与细胞中的某些物质结合,产生有色沉淀,来确定细胞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是细胞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
由于DNA 和RNA 两种核酸的聚合程度不同(DNA 分子比RNA 分子聚合程度高),在用两种特异性染料甲基绿 --哌罗宁染液混合时,两者发生竞争,DNA 位于核内,因为是脱氧核苷酸,高聚分子,与甲基绿结合被染成绿色;RNA 位于细胞质中,低聚分子,与哌罗宁结合被染成红色,据此反应特点,就能立即使细胞中的两种核酸从形态方面区别开来。
(二)、操作步骤 1、取材和涂片:(一人两张片,一张推,一张涂,切记标记正反面,因为一会要放在染色缸内染色)
处死蟾蜍:在枕骨可以摸到一个空,用针穿入前后连贯,上下破坏(上破坏延髓,下破坏脊髓),这个时候,蟾蜍已经不能动,但是心脏还可以跳动,剪开胸腔,打开心包,小心将心脏剪一小口。
涂片:取心脏血滴一滴在干净载玻片一端,用另一载玻片的一端边缘紧贴在血滴处,待血液沿其边缘展开后,以45度角均匀地向另一端推片,使血液在玻片上成为较薄的血膜,切记不要来回推,因为这样会破坏细胞的完整性,推成单层是最好的,利于观察。
室温下晾干。
血涂片的制备
2、固定:
在一端标号,浸入70%乙醇中固定5-10分钟,室温下晾干。
3、染色:
甲基绿-哌罗宁混合染液染色15-20分钟,清水冲洗,吸水纸吸去片上多余的水分。
4、镜检结果
空气干燥后,高倍镜下仔细观察蟾蜍红细胞的核质和细胞质各被染上什么颜色?如能见到核仁应被染成什么颜色?你对这种染色差异能说明点什么?DNA(核质)呈蓝色或绿色,RNA(细胞质)呈淡红色。
核仁主要是由RNA-蛋白质和DNA-蛋白质组成,主要功能是rRNA的转录和核糖体亚单位的装配,故呈红色。
复习思考题:
1、 细胞形态的多样性与什么有关?
2、 什么叫细胞器?你看到的细胞器主要有哪几种?其超微结构怎样?与功能有何关系?
3、 在我们所观察的几种细胞器标本为什么只能见到其中的一部分在细胞质中?为什么所见到的形态结构和电
镜照片不同?
4、 如果用同样方法对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进行核酸的显示和定位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为什么?
作业:
画图注意线条平滑,不要有阴影,用点表示。
1、 绘制兔肾的柱状、立方细胞图。
2、 绘制线粒体、尼氏小体和高尔基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图。
绘图标明蟾蜍红细胞内DNA和RNA显示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