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部署及集群配置
手册
版本:1.1
变更记录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新HD是集群部署,所以在HD上线的时候我才有机会我目睹了部署的整个过程,所以编写一份集群部署的文档来和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2安装系统、存储设置
2.1 服务器配置
现有设备HP服务器两台,首先是给服务器安装windows2008系统。
注意事项:HP服务器的特点是要先安装驱动,然后系统会提示插入系统盘,会自动将系统盘上的数据存入复制到服务器上的硬盘,然后再安装系统。
2.2 存储设置
2.2.1存储布线
电源线:将电源线插头插入到各电源装置中的插座中。
LAN连接线:以太网LAN电缆连接到控制器#0或控制器#1上的LAN管
理端口中另一端连接到管理控制台上的LAN端口。
*
10.0.0.16/10.0.0.17是无法改变的。
正常情况下请使用管理端口,连接时准备两条网线,将两个控制器同时联入内部局域网进行带外管理。
2.2.2存储设置
2.2.2.1安装管理软件
从随机光盘中找到对应版本的 Storage Navigator Modular2 安装程序,这里是“HSNM2-0600-W-GUI-P01.exe” ,双击该程序,安装默认安装即可。
2.2.2.2安装和配置JA V A
首先要删除管理PC上存留的所有java版本及所有的安装目录和文件,检查JAVA 目录下只有唯一的JAVA版本,并确保“添加/删除程序”中也只有唯一的JAVA 版本。
设置临时文件不要保留在计算机上。
将JAVA Runtime参数设置成:-Xmx192m
2.2.2.3登录管理软件
在管理PC上运行web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
http://<IP address>:23015/StorageNavigatorModular/
其中 <IP address> 是管理PC的 IPv4 地址。
http://127.0.0.1:23015/StorageNavigatorModular/Login
USER ID:system
Password: manager
2.2.2.4添加阵列
①点击“Add Array”出现添加阵列向导,点击“next”。
②输入阵列两个控制器默认的管理IP(192.168.0.16 / 192.168.0.17),点击“Finish”。
③阵列列表窗口中出现刚才添加的阵列。
2.2.2.5创建RAID组
①按次序选择“Groups”“RAID Groups”,点击右侧窗口下方的“Create RG”。
②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适的选择:RAID级别,如RAID5;
Parity Group,如8D+1P,表示由8块磁盘组成的RAID组,8块数据盘+1块校验盘;Drives,如自动还是手动。
选择自动,系统根据硬盘的ID由小到大自动选择合适数量的磁盘;
选择手动,挑选上(勾上)合适数量和类型的硬盘然后。
确认后,点击“OK”。
③右侧的RG菜单中会出现新添加的RAID Group。
2.2.2.6创建Logical Unit
①按次序选择“Groups”“RAID Groups”“Logic Units”,点击右侧窗口下方的“Create LU”。
②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适的选择:
Basic中Capacity,是选择LU的容量。
Advanced中Stripe Size默认是256KB,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默认情况下,Format是勾选的,创建完成之后会自行进行格式化;
2.2.2.7设置LU的映射打开“Mapping Mode”
①按次序选择“Settings”“Advanced Settings”,点击右侧窗口的“Open Advanced Setting”
②在出现的“Advanced Setting”里,按次序选择“Access Mode” “Mapping Mode”,点击窗口右下方的“Modify”,把映射模式更改为“Enable”
③激活各端口的“Host Group Security”
按次序选择“Groups”“Host Groups”“Host Group Security”,选中第一个Port,点击窗口右下方的“Change Host Group Security”,把该端口对应的“Host Group Security”更改为“Enable”。
同样的方法,依次把所有的端口对应的“Host Group Securit y”都更改为“Enable”。
2.2.2.8根据连结方式选择端口的参数
①按次序选择“Settings”“FC Settings”,可以看到当前系统所有端口的设置情况。
②如果需要更改端口的设置,点击上图窗口右侧的某个端口后,右上角会出现“Edit FC Port”按钮。
③点击“Edit FC Port”按钮,进入该端口的设置界面。
④Topology:主机和存储如果通过交换机连结,选择“P oint-to-Point”;如果直连,选择“Loop
2.2.2.9选择主机的操作系统类型和模式设置
2.2.2.10光纤端口设置
按次序选择“Settings”“FC Settings”,可以看到当前系统所有端口的设置情况
2.2.2.11Spare Drives设置热备磁盘
2.2.2.12在服务器上查看磁盘管理出现新的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
3集群配置
3.1 配置windows2008故障集群
3.1.1准备工作
首先把服务器、存储放到有域环境的网络中,这里我们放到了机房。
布线:
电源线:将电源线插头插入到各电源装置中的插座中。
网线:每台服务器上有三个网线插口,网线分别连接服务器与交换机、服务器与服务器(心跳线ip:10.0.0.1)、服务器与存储(ISCSI)。
3.2服务器分别加入域管理
3.2.1服务器加入域管理
步骤:我的电脑—右键属性—计算机名—更改---隶属于域
3.3配置windows2008故障集群
3.3.1安装故障转移集管理器
①打开服务管理器:
②点击添加功能,点选故障转移集群,点击下一步
③在向导最后,点击安装。
3.3.2验证集群配置
在创建集群之前,运行验证集群配置,确认服务器、网络、存储是否符合要求。
①开始—管理工具—故障转移集群管理,打开故障转移集群管理单元
②在管理界面的中间位置,点击验证配置
③点击下一步,添加节点服务器
④检查完毕后,可以点击查看报告,也可以到C:\Windows\Cluster\Reports路径下去查看。
3.3.3建立集群
①开始——管理工具——故障转移集群管理,打开故障转移集群管理单元
②在中间位置点击创建一个集群
③点击下一步,添加集群内的节点服务器
填入集群名称和使用的虚拟IP地址,途中10段的ip地址用来连接iSCSI存储,可以将其去掉。
在生产环境的IP地址段,选择一个空闲IP当做集群的IP地址
确认之后,点击下一步继续,则开始创建集群
3.3.4添加存储:
3.3.5设置仲裁
步骤:打开故障转移集群管理器-选中集群节点—右键—更多操作—配置集群仲裁设置
3.3.6设置共享存储
打开故障转移集群--点击右侧“存储”项--选择右侧的“添加磁盘”功能
将节点中新添加的iSCSI存储添加到集群存储,并修改磁盘名称为SQL
3.3.7添加分布式事务处理集群化
①打开故障转移集群管理器,点击配置服务或应用程序
②选择添加“分布式事物协调器”进行添加
③下一步
3.4集成安装SQL server 2008
SQL Server集群要安装在共享磁盘上。
3.4.1安装sqlserver
①在弹出的安装界面中,选择新的SQL Server 故障转移集群
②通过安装检测
③点击安装,安装支持文件
④选择要安装SQL功能,选择全部数据库引擎服务
⑤创建实例名为SQL2008的数据库,并填写集SQL群网络名
⑥选择创建SQL Server资源组,名称为SQL Server(SQL2008)
⑦选择集群可用的SQL作为集群磁盘,此磁盘不用添加到集群共享卷中,作为网络磁
盘,只要添加到集群中,并在系统中可见即可。
正在被使用的磁盘不能选择
⑧指定集群的网络配置
⑨配置集群安全策略,本例为了方便都是用域管理组。
但是推荐在域内分别建立数据库引擎组、和SQL Server代理组。
例如在域内建立SQLadmin用户、SQLAgent组、SQLEngine
组,SQl隶属于这两个组,并且将sqladmin添加到个节点本地管理员组中
⑩指定SQL服务账户
11使用混合身份验证、配置数据库存储路径为之前添加的共享磁盘SQL“I:\SQLDarta
12检查通过,进行安装
13等待安装
打开故障转移集群管理器,我们可以看见SQL集群应用的一个节点已经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