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系统化构建

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系统化构建

《教学与管理》2010年3月20日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电子信息及网络设备在各级各类教学单位的逐渐
完善,各门学科课程建设中掀起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热潮。

但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材料的数字化过程。

按照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把所研究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
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才能使系统运行达到最优化。


文从系统化角度,论述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系统化构建,以期为各门课程数字化教学
资源系统建设提供一种有用的思路和方法。

一、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当前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中存在若干问题,包括仅仅是静止的资源的建设,资
源之间缺乏联系,无法经常性地更新和补充完善等等。

这就要求课程数字
化教学资源的建设要实现:把分散的资源变成集成的资源,从封闭建设转变成开
放建设,从产品制造到提
供服务的角色及功能的转换。

即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不是一次性的工作,它要求有一个完备的组织体
系和良好的运作机制。

从系统的角度看,课程建设所涉及的内容包括:(1学科课程教
学资料:课程教材、大纲、习题、实验等,也包括社会资源、网络资源等;(2数字化技术;( 3教学思想及教学理念: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在教学思想指导下,融合教学理念和教学
方法的产品;(4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与教学材料之间的关系。

从课程数字化教学资
源建设所涉及的层面看,应该包括建设、管理、应用三个方面,三个方面对有效发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作用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的构架
数字化教学资源包含诸多系统要素,协调这些要素的关系,并能真正发挥资源的作用,
不是单纯进行资料电子化的工作就能实现的,而必须进行包含教学、管理及应用等方面的多个子系统的建设,其基本构架如图。

系统建设构架图
1.资源组成系统
从功能层面分析,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组成系
统构架如下。

(1课程教学资料系统包括:电子教材、实验指导书、电子教案、电子课件、资料库(案例库、试题库、素材库等等基本教学资料。

(2数字化教学平台系统(课程网站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的核心即课程网站
的建设,教学平台系统是课程教学的集中反映,是一个集成的、开放的系统。

它当然不只是资源的呈现,其最重要的特性体现在课堂内外的互动性及广泛的参与性。

学习者成为这个系统中活跃的元素,这个系统才会有其存在的价值,才会有其生命力。

(3共享资源系统数字化教学资源除了课程核心资料以外,相关学
科资源、其他学校资源、网络资源、社会科技资源、国际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共享,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课程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对课程教学基本资
料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但由于这些资源来源
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筅重庆长江师范学院丁世敏
封享华
秦宗会
系统化构建
课22··
复杂,内容涉及面广,因而这些资源的建设并不是原始资源的简单堆砌,需要进行
甄别、筛选、分类等工作,从而形成一个条理清楚,易于搜索的共享资源系统。

2.资源管理系统
结合教学活动的实际运行状况,就特定学科课程教学而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管
理层次自上而下为:学校———课程建设团队———课程教师———
学生。

管理系统运行机制建设应包括:课程负责人制,团队协作机制,技术支持机制,评价与反馈更新机制。

课程负责人制使得课程建设能够进行资源统一调配,分工明确,
责任到位。

而团队协作机制能够有效避免
重复劳动,最大限度提高建设效率。

3.技术支持系统
技术支持是课程资源数字化的前提和保证,是教学资源数字化的基础。

从技术层面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不仅需要实现教学资源的电子化,更要能及
时记录、整理课程教学中产生的各种教学文件、教学信息,同时要求做到与教学过程互动,形成反馈,能够把教学中形成的教学资源再投入到教学中去,发挥相应的作用。

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数
字化资源能够实现实时更新,教学互动,快速反馈,因而单一的数字化表现方式早已不
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为了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放性、立体化、互动性的全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仅靠课程教师所具有的较为肤浅的信息技术
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在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建设中,一个专业化的技术支持系统应该
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应该包括如下方面。

(1技术团队的建设。

数字化技术团队
的专业化知识在教学资源的数字化过程中更具有技术优势,能以更加丰富的表达形式,有效表达学科教学思想,合理展现教学技巧。

(2技术指导机制的建立。

数字化的教学资源最
终使用对象主要为课程教师及学生,同时教师及学生又是教学资源的创造者和
管理者,因此,课程教师及学生应该根据信息技术的进步得到及时的技术指导,才能最
大程度发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作用,技术指导机制的建立为教师和学生解决了技术
瓶颈问题。

(3技术更新机制的建立。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先进的技术应用可以更大限度提升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效率,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及使用中所采用的技术
也应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由此需要建立技术更新机制,以保证数字化教学资源
长久的生命力。

4.教学过程动态循环系统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以课程知识为媒介的教
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

教师、学生、资源是教学过程的
三要素,也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及应用过程中的
三要素。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及应用,使教师从传
统教学中的主导角色变为教学信息资源的引导者、设
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除了主要起到教学资源的组织、整合作用外,还要在教学中起到辅导、督促、观察学生的作用。

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而发生改变,教师教学中
更注重知识获取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中更注重数字化学习的方式,
即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和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协作学习、探究知识、发现知识以及展示知识的学习方式,考试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突出能力考核。

只有教师、学生、资源三者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一个相互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循环系统,才能真正实现数
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目的。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构建中协调几个子系统间的关系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

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是由上述几个分系统构成的整体,分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建设的好坏同
时受到这些子系统建设状况的影响。

在这些子系统的建设中,资源组
成系统的建设是核心,资源管理系统及技术支持系统都是支撑系统,而教学过程
动态循环系统则是应用系统。

整个系统的建设需力求保持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相对稳定及一定的连续性,以便适应情况的变化,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课程资源的开发成为当前研究、指导、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用系统论的方法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进行研究,以系统化的构架进
行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从整体的观点出发,
把握各个子系统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在资源建设中兼顾各方面的要求,做到建设、管理、应用相互促进,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投入型学习,促进教学形态由被动型
向投入型转移,有力地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资料[1]宋玉英.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2.(责任编辑刘永庆
丁世敏封享华秦宗会: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系统化构建
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