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3-09法理大题

2003-09法理大题

2003年法理学试卷
一. 名词解释
1. 法的现象的价值评价
2. 权利推定
3. 法典编纂
4. 强行性规范
5. 法律推理
6. 法律职业
7. 平权型法律关系
二. 简答
1. 如何认识法的现象的相对独立性?
2. 如何认识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要素?
3. 什么是法律的形式合理性?如何理解法律形式合理性的基本要求?
三. 论述题(30X2=60)
1. 试述法律程序的价值意义.
2. 试述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动因.
2004年法理学
一、名词解释(20)
1、法的现象的价值评价
2、法的现象的历史继承性
3、法律调整
4、法律职业
5、法律关系的客体
三、简答题(30分)
1、简述法的现象起源的一般规律
2、简述前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类型的基本特点
3、简述法律观念的概念和特点
4、简述法治国家的内涵和优点
5、简述作为法律要素的法律概念的作用
6、简述法律职业的思维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非法理专业考生作1、2题。

法理专业考生作3、4题)
1、试述法的现象价值评价的标准
2、试述法律传统在法治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及其实现机制。

3、试述正当法律程序的现代法治意义。

4、试述法律国际化的内在机理及其在法治现当化过程中的价值。

2005年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卷----法理学
一. 名词解释(4X5=20)
1. 法律渊源
2. 立法体制
3. 法律清理
4. 法律秩序
5. 法律职业
五. 简答题(8X5=40)
1. 简述法律概念的作用
2. 简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法的特征
3. 简述法律心理的概念的特点
4. 简述权力对权利的作用
5. 简述内发型法制现代化的模式特征
六. 论述题(15X2=30)
1. 运用法治国家的原理,论证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途径
2. 为什么说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是混合型法制现代化?
06年法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法律观念
2、法律原则
3、法律责任
4、法律推理
5、权利客体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法的现象的起源主要表现为哪几种形式?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2、权利本位的法律模式有哪些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恩格斯的以下论述:“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的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

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为了法律。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
卷、第309页)
4、什么是法律体系?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取决于哪些因素?
5、什么是法制现代化?简述现代型法制在形式合理性方面的具体要求。

六、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运用法理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论述权利保障的主要方式及其内涵。

2、什么是法律秩序?试论影响法律秩序得以形成的外部社会条件和内在机制。

2007年法理学
一.名词解释(4×5=20)
1.法律心理
2.法治
3.法的现象的历史继承性
4.法律调整
5.法律秩序
五.简答题(8×5=40)
1.市民社会和国家分离对近代西方世界有着怎样的历史性意义?
2.什么是法律部门?简述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和原则。

3.简述民法法系和普通法系的特征差异。

4.确定法律效力等级应遵循那些原则?
5.什么是法制现代化?马克思关于法律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式有哪些基本特征?
六.论述题(第1.2题15分,第3题30分)
1.比较前资本主义社会法律你类型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类型在基本特征上的差异。

2.论述法律形式合理性的具体表现。

3.试论法律与自由之间的关系
2008年硕士研究生法理学初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1.法的现象的价值评价
2.法律关系
3.法的现象的历史类型
4.法律文化
5.法治国家
五.简答(40分)
1.简述法的现象的特征.
2.简述司法法治主义的基本要义.
3.什么是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有何基本特征?
4.简述立法的法治化原则.
5.简述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的含义.
六.论述(1.2题每题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
1.试论法律秩序形成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
2.论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3.通过法律与市场经济的历史逻辑关系论证法律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南师大2009年法学硕士真题之法理学
一、名词解释
1、英美法系
2、法律意识
3、公平责任原则
4、相对法律事件
5、法律责任
五、简答题
1、请运用法律功能理论分析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这段话:“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95页。


2、简述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其各自涵义。

3、简述我国司法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4、法的效益价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什么是权利推定?简述权利推定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形式。

六、论述题(第一、二题15分,第三题20分)
1、试论法与法律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2、请运用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模式理论,论述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模式和动力来源。

3、请运用法律原则和法律价值的相关原理,对以下材料展开评论。

1994年黄某与张某相识,并于1996年底公开以夫妻名义租房同居。

2001年2月,黄某被确诊为肝癌晚期。

在黄某住院治疗期间,张某不顾他人的嘲笑和挖苦,俨然以妻子身份陪侍在黄某的病床前。

2001年4月黄某立下公证遗嘱,将其去世后的住房补贴、公积金和原住房售价的一半赠给张某。

黄去世后,由于其妻蒋某拒绝执行该遗嘱,张某以蒋某为被告诉至法院。

最后,法院以原告与被告丈夫的婚外情为由,认定被告的丈夫将财产赠给原告的遗嘱违背了我国《民法通则》第7条关于“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的法律原则,宣告该遗嘱无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