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资源的分类及评价

旅游资源的分类及评价

旅游资源的分类及评价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一)旅游资源含义:是指能够吸引人们前来旅游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旅游资源最大特色就是具有吸引力,其次,必须将旅游资源开发为旅游产品。

1、旅游资源类型:自然旅游资源和人为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如:名山、峡谷、岩洞、石林、火山、海滩、沙漠、岛屿、湖泊、河流、泉水、瀑布、冰雪、森林、草原、名木古树、野生动物、自然生态景观等,是在自然界不断发展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是自然历史的产物。

人为旅游资源,如古遗、历史纪念地、古墓、宫殿、寺院、古建筑、古园林、现代城市风貌、公园、游乐场所、民俗风情等,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2、游资源特征
(1)有形与无形:旅游资源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

自然旅游资源和部分人为旅游资源是有形的,构成旅游资源的主体,而人为旅游资源中的有关文化、技艺、文学、科技因素属于无形的资源。

2、劳务性的和非劳务性的
旅游资源包不包括人的劳务活动?当然包括。

但不是所有旅游从业人员的劳务活动都是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中的如民族舞蹈、习俗、戏曲、杂技、武术、体育、文学作品等,都需要人的活劳动参与表演,才能反映真实内涵。

3、固有的和人造的。

绝大多数旅游资源的产生和存在不是以旅游经济为目的。

但在现代旅游中,以赢利为目的的人造摸拟景观越来越多,弥补了旅游资源的不足,充实旅游的内容。

但应注意人造景观的立意。

1.14旅游资源的特点
1、空间分布的地域性
各类旅游资源总是分布在一定的地理环境或一定的区域之中,地理环境在空间分布的查差异性,必然导致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表现在各个地区旅游资源有不同的特色(差异性、独特性)。

2、时间上的季节性
旅游资源的季节性是由其所在地的纬度、地势和气候等因素所决定的。

季节性有两方面的表现:其一、自然资源本身有季节性的变化,旅游应选择最佳季节。

其二、旅游资源所处环境有季节性,对旅游者的生理器官产生不同影响,从而导致人们选择生理适宜的季节外出旅游。

3、内容上的包涵性
4、使用上的共享性
旅游资源一般是公共财物,既受到人人的保护,也让人人共享。

即人人都有享受旅游资源的权利。

二、旅游资源分类
为了使旅游资源便于归档、查找、管理和对比,需要将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是认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客观需要。

旅游资源的分类是根据存在的同质性与异质性,按照一定的目的、需要,将其进行合并归类的一种科学区分过程。

(一)分类原则
1、独立原则
2、简明原则
(二)分类系统
由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广泛性、复杂性、重叠性以及随时代的延展性,有许多分类方案。

1、按特定内涵分类:如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为旅游资源;可在生旅游资源
和不可再生旅游资源;有形旅游资源和无形旅游资源;;动态旅游资源和静态旅游资源;未开发旅游资源和已开发旅游资源;观赏性、运动性、购物性以及特殊旅游资源等。

2、中国旅游资源分类
(1)中国旅游普查分类(1992年旅游资源分类分级系统)。

分类系统:类—基本类型
(2)旅游资源分类、分级、分态系统(1997年)
分类系统:景系—景类——景型。

景系为第一层次,景类为第二层次,景型为第三层次。

共划分3个景系、10个景类、98个景型。

分级系统:景型分为三个空间尺度等级,景域、景段、景元,体现大、中、小。

如瀑布景型:既有景域——大瀑布群,又有景段——大中型瀑布,景元——小型瀑布或人工瀑布。

(3)景观资源分主类、亚类和基本类型系统
分类系统:主类——亚类——基本类型
结果:8个主类、34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
三、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就是选择某些因子运用一定的方法来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价与鉴定。

旅游资源评价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评价结果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旅游地的规模产生影响。

(一)评价目的
1、通过对旅游资源的种类、组合、结构、功能和性质等评价,确定旅游资
源的总体水平。

2、通过对旅游资源的规模水平鉴定,确定旅游地性质、类型。

3、通过对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条件综合评价,为合理利用资源,发挥整体
宏观效益提供经验。

(二)评价内容
1、旅游资源自身评价
(1)独特性:有特色、个性,表现为奇、绝、古、名、珍。

(2)规模:数量、密度、分布、地域组合。

(3)历史价值:历史远久性、保存完整性、社会影响力。

(4)科学价值: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