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习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习

第一单元绪论要点:1.中西医结合外科工作的发展简史及成就2.中医结合外科学的内容与范围第二单元中医外科证治概要细目一:中医外科命名与专业术语要点:1.疾病的命名原则2.专业术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致病因素2.发病机理细目三:诊法与辨证要点:1.诊法2.辨证细目四:治法与方药要点:1.内治法2.外治法第三单元无菌术细目一:概述要点:1.定义2.灭菌3.消毒细目二:外科手术器械和物品的消毒与灭菌要点:1.化学消毒法2.物理灭菌法细目三:手术人员和手术室的无菌原则要点:1.手术人员和病人的准备2.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3.手术室的设置、消毒和管理4.医院感染及管理现状第四单元麻醉细目一:概述要点:1.麻醉方法的分类2.麻醉方法的选择细目二:麻醉准备与用药要点:1.麻醉前准备2.麻醉前用药细目三:针刺镇痛与辅助麻醉细目四:局部麻醉要点:1.常用局麻药2.局部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3.局麻药的不良反应与防治细目五:椎管内麻醉要点:1.蛛网膜下腔麻醉2.硬膜外麻醉3.椎管内复合麻醉细目六:全身麻醉细目七:气管内插管与拔管术第五单元体液与营养代谢细目一:体液代谢与酸碱平衡要点:1.体液的含量与分布2.水的平衡3.电解质含量与代谢4.体液平衡的调节5.酸碱平衡的维持细目二:体液代谢的失调要点:1.水和钠的代谢紊乱2.钾的异常细目三:酸碱平衡失调要点:1.代谢性酸中毒2.代谢性碱中毒3.呼吸性酸中毒4.复合的酸碱失衡细目四:外科补液要点:1.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2.外科补液的基本要求细目五:外科营养支持概述要点:1.正常营养需要2.营养状态的评定与监测细目六:肠外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防治细目七:外科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防治第六单元输血细目一:外科输血的适应证及输血方法细目二:输血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细目三:血浆及血浆增量剂细目四:自体输血与成分输血第七单元休克细目一:概述要点:1.定义及分类2.中医病因病机3.病理生理细目二:休克对主要脏器的影响细目三:休克的临床表现与监测细目四:休克的预防和治疗细目五:外科常见的休克第八单元围手术期处理细目一:概述细目二:手术前准备要点:1.术前一般处理2.术前特殊准备细目三:手术后监测与处理要点:1.一般监测2.恶心、呕吐、腹胀、呃逆的处理3.常用导管与引流物的处理细目四: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细目五:中医中药在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第九单元重症救治与监测细目一:心、肺、脑复苏要点:1.概述2.心肺复苏3.脑复苏细目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要点:1.概述2.急性肾功能衰竭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急性肝功能衰竭第十单元疼痛与治疗细目一:概述细目二:慢性疼痛的治疗细目三:手术后的镇痛细目四:癌症疼痛与治疗第十一单元内镜、腔镜及显微、移植技术细目一:内镜外科技术细目二:腔镜外科技术要点:1.腹腔镜手术适应证2.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第十二单元外科感染细目一:概述要点:1.外科感染的特点2.分类3.病因4.发病机理5.临床表现及检查6.诊断与治疗细目二:局部化脓性感染要点:1.疖和疖病2.痈3.急性蜂窝组织炎4.丹毒5.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6.脓肿细目三: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细目四:全身性感染要点:1.诊断2.治疗细目五:特异性感染要点:1.破伤风2.气性坏疽细目六:抗菌药物在外科临床中的应用细目七:中医药在外科感染中的应用第十三单元损伤细目一:概述要点:1.定义2.病因分类3.损伤的修复4.临床表现及检查5.治疗6.清创术细目二:颅脑损伤要点:1.头皮血肿2.头皮裂伤3.头皮撕脱伤4.颅骨骨折5.脑震荡6.脑挫裂伤7.颅内血肿细目三:胸部损伤要点:1.肋骨骨折2.气胸与血胸细目四:腹部损伤要点:1.概述2.脾损伤3.肝破裂4.胰腺损伤5.十二指肠及小肠损伤6.结肠与直肠损伤细目五:泌尿系损伤细目六:烧伤要点:1.临床表现2.诊断与鉴别诊断3.治疗细目七:冷伤细目八:咬蜇伤第十四单元肿瘤细目一:概述要点:1.定义2.西医病理3.良性和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与区别细目二:常见体表肿物要点:1.脂肪瘤2.纤维瘤3.神经纤维瘤4.皮脂腺囊肿5.血管瘤细目三: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要点:1.临床表现及检查2.诊断与鉴别诊断细目四:食管癌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临床表现及检查细目五:胃癌要点:1.病因病理2.诊断与鉴别诊断细目六:原发性肝癌要点:1.诊断2.治疗细目七:大肠癌要点:1.结肠癌2.直肠癌第十五单元急腹症细目一:概述细目二:急性阑尾炎要点:1.病因病理2.临床表现及检查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细目三:肠梗阻要点:1.分类2.病因病理3.临床表现及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四:胆道感染及胆石病要点:1.急性胆道感染2.胆石病细目五:急性胰腺炎要点:1.病因病理2.临床表现及检查3.临床分型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第十六单元甲状腺疾病细目一:概述要点:1.分类2.中医病因病机细目二:单纯性甲状腺肿要点:1.临床表现及检查2.诊断与鉴别诊断3.治疗细目三:甲状腺炎要点:1.急性甲状腺炎2.亚急性甲状腺炎3.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细目四: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要点:1.病因病理2.诊断3.治疗细目五:甲状腺肿瘤要点:1.甲状腺腺瘤2.甲状腺癌第十七单元乳腺疾病细目一:概述细目二:乳房检查细目三:急性乳腺炎要点:1.病因病理2.临床表现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四:乳腺增生病要点:1.临床表现及检查2.诊断与鉴别诊断3.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五:乳房纤维腺瘤要点:临床表现及检查细目六:乳腺癌1.病理2.临床表现及检查3.诊断4.临床分期5.鉴别诊断6.治疗第十八单元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细目一:概述要点:1.手术适应证2.外科治疗方法细目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要点:1.临床表现及检查2.诊断与鉴别诊断3.治疗细目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1.临床表现及检查2.诊断与鉴别诊断3.治疗细目四:瘢痕性幽门梗阻要点:1.临床表现及检查2.诊断与鉴别诊断3.治疗第十九单元门静脉高压症要点:1.解剖概要2.临床表现及检查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第二十单元肠道炎性疾病的外科治疗细目一:克罗恩病要点:1.临床表现与检查2.治疗细目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要点:1.临床表现与检查2.治疗第二十一单元腹外疝细目一:概述要点:1.腹股沟区的解剖2.西医病因病理解剖3.临床类型细目二:腹股沟斜疝细目三:腹股沟直疝细目四:股疝细目五:其他疝第二十二单元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与处理原则细目一:上消化道大出血要点:1.诊断2.治疗细目二:下消化道大出血要点:1.小肠出血2.结肠、直肠、肛门出血第二十三单元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细目一:概述要点:1.解剖生理2.临床表现3.外科检查方法细目二:泌尿系结石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临床表现与检查3.治疗细目三:睾丸炎与附睾炎要点:1.病因病理2.诊断与鉴别诊断3.治疗细目四:前列腺炎要点:1.临床表现与检查2.诊断与鉴别诊断3.治疗细目五:前列腺增生病要点:1.临床表现与检查2.诊断与鉴别诊断3.治疗细目六: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要点:1.肾癌2.膀胱癌第二十四单元肛门直肠疾病细目一:概述要点:1.解剖与生理概要2.辨证3.治疗细目二:痔要点:1.痔的分类和病理2.临床表现与检查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细目三: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要点:1.病因病理2.临床表现与检查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第二十五单元周围血管疾病细目一:概述细目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临床表现与检查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细目三: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临床表现与检查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细目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要点:1.病因病理2.临床表现与检查3.治疗细目五: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要点:1.临床表现与检查2.治疗二十六,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一,概述1,中医病因病机2,中医辨证3,治疗二,单纯疱疹1,概述2,临床表现3,诊断4,鉴别诊断5,治疗三,带状疱疹1,概述2,病因病理3,临床表现4,诊断5,鉴别诊断6,治疗四,疣1,概述2,临床表现3,诊断4,鉴别诊断5,治疗五,脓包疮1,概述2,临床表现3,鉴别诊断4,诊断5,治疗六,癣1,概述2,常见类型3,西医病理4,中医病机5,临床表现6,诊断7,鉴别诊断8,治疗七,疥疮1,概述2,病因病理3,临床表现4,诊断八,荨麻疹1,概述2,病因病理3,临床表现4,诊断5,鉴别诊断6,治疗九,接触性皮炎十,药物性皮炎十一,湿疹十二,神经性皮炎十三,皮肤瘙痒症十四,银屑病十五,白癜风十六,斑秃十七,脂溢性皮炎十八,红斑狼疮十九,淋病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绪论1、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金创瘛疭方》)2、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3、提出"五善七恶"的著作是(《圣济总录》)4、正宗派的代表(陈实功)5、全生派的代表(汪洪绪)6、心得派代表(高锦庭)第二单元中医外科证治概论一、中医外科专业术语1、疡――是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2、疮疡――广义指一切浅显外科疾患。

狭义指感染因素引起体表的化脓性疾病3、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4、溃疡――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5、胬肉――肉芽组织6、痈――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7、疽――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8、根盘――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9、根脚――肿疡之基底根部10、护场――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约束邪气使之不外散11、痰――发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的或软或硬、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

12、结核――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二、治疗(一)内治总则――消、托、补(二)外治法1、膏药――适用于一切外科病症初起、已成、溃后各个阶段。

2、油膏――肿疡期;溃疡期;3、箍围药――肿疡初期促其消散4、掺药5、酊剂――疮疡未溃及皮肤病6、洗剂――适用于急性、过敏性皮肤病第三单元无菌术1、消毒――用化学的方法消灭微生物2、手术区皮肤消毒的范围,应距切口周围(15cm)3、手术室的面积应为(24-40平米)4、手术室的湿度一般为(48%)5、灭菌――杀灭芽孢类微生物第四单元麻醉一、麻醉方法分类1、针刺镇痛与辅助麻醉2、全身麻醉(吸入麻醉;非吸入性麻醉)3、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区域阻滞;椎管内麻醉)4、复合麻醉二、麻醉方法的选择1、充分估计病人的病情和一般情况;2、根据手术需要;3、按麻醉药和麻醉方法本身的特点进行选择;4、麻醉者的技术和经验。

三、麻醉前用药(一)麻醉前用药目的:1、减少病人精神紧张;2、使麻醉过程平稳3、增强麻醉效果4、减缓病人疼痛感(二)麻醉前常用药物1、镇静安定药:苯二氮?类(地西泮,咪达唑),丁酰氨类,吩噻嗪类2、催眠药:苯巴比妥,戊巴比妥3、麻醉性镇痛药:吗啡,哌替啶,芬太尼,镇痛新4、抗胆碱类药:阿托品,东莨菪碱,格隆溴胺5、稳定血流动力学药:可乐定,右美托咪啶6、防治恶心呕吐药:丁酰苯类药,胃动力,抗胆碱药7、预防误吸及其危害药:H2受体阻滞剂四、局部麻醉1、常用药物:丁卡因,利多卡因,达克罗要,布比卡因2、不良反应的处理局麻药加肾上腺素目的:延缓药物吸收,延长作用时间局麻前给巴比妥类药目我:减少局麻药中毒出现中枢兴奋或惊厥时用:苯巴比妥钠肌注或安定五、椎管内麻醉1、腰麻(蛛网膜下腔麻醉)适应证:下腹部及盆腔手术;下肢手术;肛门及会阴部手术并发症:术后头痛;腰背痛;尿潴留;下肢瘫痪2、硬膜外麻醉适应证:胸壁,上肢,下肢,腹部和肛门会阴区各部位手术颈椎病,腰背痛及腿痛等急慢性疼痛的治疗并发症:血压下降,咀嚼抑制,恶心呕吐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脓肿,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六、气管插管1、经口明视插管:用于除口腔、咽腔手术之外的病人2、经鼻腔明视插管法:主要用于口腔、颌面、咽腔手术病人3、经鼻盲探插管:张口确实梭,喉镜难以置入并呼吸道管理的4、经口盲探气管内插管:部分张口困难;呼吸道部分梗阻;颈部强直,颈椎骨折、脱臼等颈部活动受限者;颈斑痕挛缩面严重影响抬头活动者;喉结过高,颈部粗短,下颌退缩等5、清醒气管内插管:不能耐受较深麻醉,但必须要控制呼吸或人工呼吸者;消化道梗阻或饱食者;颅脑、开胸等针麻手术6、双腔支敢管导管(DLT)插管术:"湿肺"全麻;开放性肺结核其分泌物有扩散感染能力者;支气管胸膜瘘,外伤性支气管断裂者;近期有大咯血者。

相关主题